一种河岸排污口结构及施工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61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06529.9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岸排污口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其中第一混凝土层的高度低于第二混凝土层的高度,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斜坡,第二混凝土层后端设置有明渠,还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贯穿明渠和混凝土斜坡,排污管的出口处设置有与混凝土斜坡一致的斜口,用钢管作为排污管来代替传统的钢筋砼污水井或排水明渠,即满足了日常采用及检测的要求,又节省造价,缩短改造工期,尽可能的减少了对现有污水处理正常运行的影响;排污管的出口与混凝土斜坡倾斜角度一致满足现有生态驳岸的斜面的要求,改造方案简单,造价最省。

    一种生物滞留池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355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136767.X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滞留池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水质特点、出水要求、拟定去除效率初步选择生物滞留池的高度和表面积;选取常见的典型填料,以及适合当地的乡土水生植物,进行填料选择和植物成活实验,通过实验确定实用性的填料和适用性的植物;在测定所述填料渗透系数基础上,得到基于排空时间的生物滞留池填料配比方案,并根据有机质含量对配比方案进行细化;根据所述填料配比方案,基于排空时间和渗透系数复核生物滞留池高度,使入渗雨水在生物滞留池高度范围内的入渗时间满足排空时间要求。本发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物滞留池高度选择随意、填料和植物耦合性不足、填料配比方案科学性、规范性不高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生物滞留池砂基填料的配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32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44565.5

    申请日:2021-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滞留池砂基填料的配比方法,利用有机质含量和排空时间的限值要求,约束与指导填料组成和配比;通过调整不同介质的混合比例,使混合填料同时满足有机质含量和排空时间的双重要求,完成填料主基质配比。本发明通过调整混合填料的渗透系数能够控制设施的排空时间,按照排空时间配比的填料可以较大程度地满足径流控制、植物生长和设施卫生等方面的要求。有机质含量则直接决定着植物生长所需要营养状况以及营养物的淋洗情况,间接影响径流控制效果和设施卫生状况。排空时间和有机质含量是两个影响填料配比的关键参数,具有丰富的指标内涵,承载了填料的主要作用和功能,使其成为体现填料功能的两个关键性指标。

    一种生物滞留池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355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36767.X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滞留池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水质特点、出水要求、拟定去除效率初步选择生物滞留池的高度和表面积;选取常见的典型填料,以及适合当地的乡土水生植物,进行填料选择和植物成活实验,通过实验确定实用性的填料和适用性的植物;在测定所述填料渗透系数基础上,得到基于排空时间的生物滞留池填料配比方案,并根据有机质含量对配比方案进行细化;根据所述填料配比方案,基于排空时间和渗透系数复核生物滞留池高度,使入渗雨水在生物滞留池高度范围内的入渗时间满足排空时间要求。本发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物滞留池高度选择随意、填料和植物耦合性不足、填料配比方案科学性、规范性不高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一种矩阵式并联布置潜流湿地水流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537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58237.8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矩阵式并联布置潜流湿地水流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单体潜流湿地,多个所述单体潜流湿地呈矩阵式并联布置成集合体,所述集合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集合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其中,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单体潜流湿地之间设置有阀门,所述集合内设置有与所述单体潜流湿地相匹配的止回阀;本发明通过将潜流湿地进行并联矩阵式布置,优化潜流湿地的布局,使潜流湿地可以交替运行,在部分潜流湿地堵塞时,停止运行,进行检修。通过在潜流湿地内穿插多种形式的其他造型,可以种植非潜流湿地植物,在景观上提升潜流湿地感官效果,适用于在公园等对景观要求高的区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