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封装载板及其制法与半导体封装制程

    公开(公告)号:CN11349698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0285458.6

    申请日:2021-03-17

    Inventor: 周保宏 余俊贤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封装载板及其制法与半导体封装制程,包括:绝缘层与嵌埋于该绝缘层中相互叠设的线路层与导电柱所形成的薄型化线路结构、以及形成于该绝缘层上的支撑结构,且该支撑结构设有外露出该导电柱的穿孔,以于后续进行封装作业前,可先进行该封装载板的电性检测与筛选,以令后续封装作业不会误用到功能有瑕疵的封装载板,故能避免耗损功能正常的电子元件。

    半导体封装载板及其制法与半导体封装制程

    公开(公告)号:CN11349698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285458.6

    申请日:2021-03-17

    Inventor: 周保宏 余俊贤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封装载板及其制法与半导体封装制程,包括:绝缘层与嵌埋于该绝缘层中相互叠设的线路层与导电柱所形成的薄型化线路结构、以及形成于该绝缘层上的支撑结构,且该支撑结构设有外露出该导电柱的穿孔,以于后续进行封装作业前,可先进行该封装载板的电性检测与筛选,以令后续封装作业不会误用到功能有瑕疵的封装载板,故能避免耗损功能正常的电子元件。

    半导体封装基板及其制法与电子封装件

    公开(公告)号:CN11207182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449653.3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封装基板及其制法与电子封装件,该制法包括于线路结构上形成具有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的金属片,使该线路结构的第一焊垫外露于该第一开孔,该线路结构的第二焊垫外露于该第二开孔,且于该金属片上及该第二开孔中的孔壁上形成绝缘层,借由接地用的第一导电元件设于该第一开孔中时能接触该金属片与该第一焊垫,以令在信号传递中所产生的热能可利用该金属片及该第一导电元件进行散逸。

    封装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6971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510500678.0

    申请日:2015-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封装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该封装基板包括:一第一介电材料层,具有一开口区;一第一导电单元,具有一位于该第一介电材料层的该开口区内的第一部分、及一位于该第一介电材料层之上的第二部分;以及一第二介电材料层,包覆该第一介电材料层及该第一导电单元;其中,该第一导电单元的高度大于该第一介电材料层的厚度,且该第一导电单元的该第二部分的横向截面大于其第一部分的横向截面。

    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60798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610013889.6

    申请日:2016-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4846 H01L21/48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装基板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包含:提供一承载板;形成一第一介电材料层于该承载板上,并图案化该第一介电材料层,使得一开口区形成于该第一介电材料层内,得以露出该承载板;形成一第一导电单元于该承载板上,使得位于该开口区的该第一导电单元的高度大于该第一介电材料层的厚度,并使得位于该第一介电材料层之上的该第一导电单元的宽度大于该开口区的宽度;形成一第二介电材料层于该第一导电单元上;形成一第二导电单元于该第二介电材料层上;形成一第三介电材料层于该第二导电单元上;移除该承载板,并移除该第一导电单元位于该开口区内的部分;以及形成一第四介电材料层,使其包覆该第一导电单元。

    整合有电感线路结构的封装载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80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724728.X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合有电感线路结构的封装载板及其制造方法。封装载板包括一第一线路增层结构、一图案化导磁金属层、多个第一导电柱、第二绝缘层以及一第二线路增层结构。图案化导磁金属层设置于第一线路增层结构之上,且图案化导磁金属层的截面图案呈L形及/或U形。多个第一导电柱设置于第一线路增层结构上,并位于图案化导磁金属层的外侧。第二绝缘层包覆图案化导磁金属层及多个第一导电柱。第二线路增层结构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上。第一线路增层结构、多个第一导电柱、第二绝缘层以及第二线路增层结构结合形成为一电感线路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