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4203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386647.2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径拱桥基础,包括拱座和用于支撑所述拱座的持力层,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持力层外围,所述支撑件用于在横向上支撑所述持力层。本申请的基础结构,大幅提升了本申请基础的横向承载能力,支撑件的尺寸根据实际施工中,持力层所受横向载荷的大小进行确定。由于支撑件的设置,提高了基础结构的横向承载能力,进而降低了对持力层承载能力的要求,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减小地基的开挖深度,降低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而且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地质条件;再一方面,能够提高更大的支撑能力,进而能够适用于大跨径,甚至超大跨径的拱桥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776154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384883.0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跨径拱桥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开挖沟槽:在拱桥基础支撑件对应的地面上开挖沟槽,所述沟槽下部分位于持力层中;B、浇筑支撑件:在步骤A开挖的沟槽内浇筑混凝土,硬化后得到支撑件;C、开挖基坑:对持力层上方的土层进行开挖,直至持力层;D、浇筑基础板:在步骤C形成的基坑内浇筑混凝土得到基础板;E、浇筑拱座:在步骤D的基础板硬化后,在基础板上浇筑拱座。本申请的施工方法,一方面是可以减小开挖深度,使本申请的基础结构可以适用于覆盖层较厚的地质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使本申请的基础结构能够适用于大跨径拱桥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24627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32763.3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广西大学
IPC: G01N3/24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岩石非线性应变率的剪切蠕变模型构建方法,其构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岩石进入启动黏塑性变形和加速黏塑性变形的剪切特征应力,表征岩石黏塑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非稳定扩展;S2、确定岩石弹性模量损伤方程D,构建岩石损伤弹性元件ue(t)和分数阶黏弹性元件uve(t)表达函数;S3、构建分数阶黏塑性元件uvp(t)表达函数;S4、构建非线性黏塑性元件up(t)表达函数;S5、构建一个由损伤弹性元件ue、分数阶黏弹性元件uve和分数阶黏塑性元件uvp以及非线性黏塑性元件up串联的表征岩石剪切蠕变元件模型u(t);S6、对岩石试样开展剪切试验,验证步骤S5中岩石剪切蠕变元件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94140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555722.8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一种凹凸状蓄水层绿色屋顶与建筑屋面一体化结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建筑屋顶结构板、防水卷材、凹凸状蓄水层、过滤层、种植层和植被层,所述建筑屋顶结构板为建筑屋顶的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所述防水卷材铺设在建筑屋顶结构板上;所述凹凸状蓄水层安装在防水卷材上,所述凹凸状蓄水层与种植层通过过滤层分隔,所述植被层种植在种植层上。本发明采用凹凸状蓄水层替代传统建筑屋面的隔热层和混凝土保护层,一体化的目的在于去掉传统屋面结构的保温层,避免重复使用防水层;通过设置排水沟、排气口、对流散热孔和弧形叶片散热等等方式,有效降低绿色屋顶建设成本和渗漏风险、减轻屋面荷载,提升建筑节能减碳和雨水滞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4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64442.6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广西城通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考虑施工找平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包括步骤:确定基坑开挖面积的卸荷量、深度范围和分层厚度;根据Boussinesq解计算基坑卸荷引起第j层土中心的附加应力,并计算地基自重应力分布,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得到附加应力;按分层总和法求得总的回弹量;基于总的回弹量求分层土厚的土颗粒体积;取土体塑性指数界限下限作为回弹部分土体的含水率,求出土体回弹部分的土颗粒体积;求出第一层经过施工找平后剩余土颗粒的体积;求出第一层沉降,加上其他层沉降即为施工找平后总的沉降量。本发明考虑基坑工程存在施工找平因素计算地基沉降,从理论上推导出施工找平后的坑底孔隙比,通过编程计算附加应力,比传统查表法节省大量的时间,也避免人为查表取值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398263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140218.3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控制基坑开挖引起下卧盾构隧道上浮变形的隧道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隧道洞内注浆,对周围土体进行加固;(2)隧道内采用可拆卸的型钢门架对盾构隧道管片进行支撑及加固,型钢门架包括沿着隧道横向设置的若干片状钢架以及沿着隧道纵向设置的型钢连接件,各片片状钢架通过螺栓与型钢连接件连接;(3)隧道压重加固,使用沙袋进行隧道内部的压重处理,在铺设压重之后,于隧道内设置监测点,使用全站仪对监测点进行定期监测。本发明快速直接控制盾构隧道上浮变形,确保盾构隧道结构安全;型钢门架外围安装可调节支撑,型钢门架与盾构隧道管片仅接触支撑并无刚性连接,施工完成后可拆除并重复利用,且可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隧道。
-
公开(公告)号:CN11128722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63910.7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隔震系统及方法,该减隔震系统包括抽注液装置和设于地基上的容腔,所述容腔中填筑有卵石层,所述容腔中保持有液体,所述抽注液装置用于向所述容腔中注液或者抽液,所述卵石层用于作为建筑结构的地基。该减震系统,能够通过向容腔中卵石层抽注液体改变卵石层的质量,实现卵石层惯性力大小的调整和自振频率的调节,改变卵石层惯性同时基本不改变卵石层的承载性能,使卵石颗粒与颗粒间液体相互作用,通过卵石层运动发挥谐振作用和液体晃动摩擦消能,减少建筑结构震动响应,大幅提高了系统的减震耗能效率,有效减轻地震灾害;该减隔震系统具有开创性的工程意义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93859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711037171.1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压电材料进行波浪能发电的防波堤结构,包括:防波提主体,呈倾斜设置,所述防波提主体的倾斜面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多片压电振子;以及活动挡板,其对应所述防波提主体的倾斜面设置,位于倾斜面的表面,所述活动挡板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设置,并向所述凹槽内延伸,所述凸起端部设有弹性件,所述凸起外表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压电振子相对应的拨片。本发明的防波堤结构,采用压电发电技术,直接将波浪动能转换为电能,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而且利用活动挡板作为波浪能吸收装置,起到缓冲作用,减小了波浪上涌高度。压电发电振子体积小,有效节省防波堤内空间,提高了防波堤后的陆地空间使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30606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710418535.4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广西大学
IPC: E02D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冻土开挖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地面进行水切割,形成开挖自由空间,该开挖自由空间至少有一个倾斜的开挖自由空间面,对切割完的冻土块进行挖掘;(2)以开挖自由空间的一开挖自由空间面作为起点,水切割冻土开挖区域的开挖底面,沿着开挖底面的方向,水切割冻土开挖区域,形成倾斜的开挖自由面,沿着开挖自由空间面至开挖自由面之间进行水切割,完成对冻土开挖区域冻土块的切割;(3)对切割完的冻土开挖区域的冻土块进行撬挖,运输;(4)重复步骤(2)和步骤(3),形成工程所需的冻土开挖空间。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对冻土造成破损能力强,施工成本低,施工可控度简易,施工噪声小、隐蔽性强,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57481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27814.6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自转式钻孔管桩,包括:管桩,呈中空结构;活动接头,其可滑动的套设于牵引导管上,下端与牵引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接头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所述管桩内;钻杆,其与所述活动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管桩内;以及钻头,其设于所述钻杆底部,与驱动机构连接,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钻头转动;所述钻头包括机械钻头和多个高压水射流喷嘴,所述多个高压水射流喷嘴设于所述机械钻头上,多个所述高压水射流喷嘴呈不同倾斜方向设置。本发明克服了管桩在沉桩施工过程中难以贯入岩层的问题;减少在沉桩过程导致的桩身损坏,减少在管桩沉桩过程中的土塞效应。施工方便简单,便于实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