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台限界测试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12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811523453.7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台限界测试架,包括内杆、竖杆、外杆、用于测量水平距离的测量板、调节板、用于测量竖直高度的测量针、用于延长或缩短所述内杆的伸缩装置、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装置的手柄;所述竖杆设置于所述内杆上,所述测量板、所述调节板均设置于所述竖杆上,所述测量针设置于所述调节板的侧边;所述外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设置于所述内杆内部,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侧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杆内部加装伸缩装置,通过转动手柄,在锥形齿轮的带动下,螺纹杆可沿外壁的轴线移动,在螺纹套的作用下,填充部沿外壁的轴线运动,延长内杆的长度。

    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01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61260.7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及其施工方法,其中,装配式地铁车站包括:底层组件、中层组件、顶层组件、支撑组件。底层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预制构件和第一侧向预制构件;中层组件包括第二中间预制构件和第二侧向预制构件;顶层组件包括第三中间预制构件和两个第三侧向预制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现浇底纵梁、预制下层中柱、预制中纵梁、预制上层中立柱以及预制顶纵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现浇底纵梁、预制下层中柱、预制中纵梁、预制上层中立柱以及预制顶纵梁的设置能够分担底层组件、中层组件以及顶层组件之间的受力,从而减少底层组件、中层组件以及顶层组件的结构构件尺寸,减小了结构整体外框尺寸,占用更小的地下空间。

    边坡岩体变形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507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011495064.5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岩体变形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进行边坡观测点设置,利用监测设备对边坡岩体进行监测,并基于监测数据进行边坡变形位移量的计算;基于监测数据以及边坡变形位移量确定边坡岩体是否出现变形,并判断变形类型及变形阶段;基于监测数据、变形类型及变形阶段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基于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建立边坡岩体变形破坏模型;基于建立的边坡岩体变形破坏模型确定边坡岩体变形控制控制策略及控制方法。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控制边坡变形,减小边坡变形位移量,提高边坡稳定性,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一种室内工程桩模型的承载力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6993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1068585.1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桩的承载力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室内工程桩模型的承载力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控制器通信连接有加载器,加载器的加载端朝向模型箱设置;模型箱内设有开口朝上的测试腔,模型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测试腔连通,测试腔内设有侧水管和至少两个气囊圈,至少两个气囊圈沿高度方向堆叠,气囊圈包括填砂口,各气囊圈的填砂口沿高度方向向上增大,各填砂口同轴连通形成填砂通道,填砂通道的下端与测试腔连通,相邻的气囊圈之间形成渗水间隙,侧水管安装于气囊圈外侧,侧水管沿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侧面进水口。本发明的室内工程桩模型的承载力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使检测结果更贴近施工因素影响下工程桩的真实承载力。

    一种面向AWGR光交换数据中心网络的资源调度方法及架构

    公开(公告)号:CN11555028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20300.3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AWGR光交换数据中心网络的资源调度方法,包括通过调度器收集流量信息,对流量信息进行排序,按照排序对流量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当前流能否发送,若能发送则将该部分的流量信息加入结果列表,最后对结果列表的长度进行确认,确定后下发调度指令;对应的架构包括机架和与机架连接的调度器和阵列波导光栅,机架包括架顶交换机和多台服务器,服务器之间通过架顶交换机的数据交换拓扑实现通信。此调度方法通过对时隙与波长的分配,解决了光交换网络中光数据包冲突与光波长资源有限的问题,通过调度策略,解决光波长资源及时分配、光数据冲突包重传时延问题,同时采用“错位时隙”方法,规避了“请求‑响应”过程带来的等待时延。

    一种桩基加固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2685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06147.8

    申请日:2020-07-21

    Inventor: 李恒一 雷振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桩基加固方法。该方法包括:S1.在桩基上确定出影响区域;S2.计算影响区域的承载力Q影;S3.确定筏板基础需承受的竖向承载力Q竖=Q影;S4.假设筏板基础底面的宽度为b,计算筏板基础的地基承载力fa;S5.判断筏板基础处实际的地基承载力是否大于或等于fa,若是,则执行步骤S6;S6.假设筏板基础底面的长度为a,计算筏板基础底面的面积A,根据公式p=Q竖/A计算出p;S7.判断p是否小于fa,若是,则确定筏板基础底面的长度和宽度,若否,则重复步骤S4-S7,直至p小于fa;S8.对筏板基础施工。该方法能够利用并保证桩基的承载力,且施工工序简单,工期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