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3607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310201282.0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阮莹 , 冯剑冰 , 黄德亮 , 党红玲 , 罗信伟 , 黄文新 , 张标 , 温寿辉 , 黄国庆 , 张长生 , 王岭 , 李平 , 刘文武 , 尹华拓 , 刘堂辉 , 祝朋玮 , 赖晨翔 , 王明昃 , 赵晨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黑洞能量聚集效应的吸振装置及系统,由声学黑洞聚集装置、橡胶包覆层、空心钢柱和若干金属传动杆组成,由空心钢柱和橡胶包覆层组成动力吸振器,基于声学黑洞聚集装置的声学黑洞能量聚集效应,将钢轨振动的能量聚集,从而放大受控点振幅,通过金属传动杆连接声学黑洞聚集装置和动力吸振器,将声学黑洞聚集装置收集的钢轨振动通过金属传动杆传导至动力吸振器上,从而增强了动力吸振器的谐振效果,起到降低钢轨振动的效果,进而提高钢轨动力吸振器的振动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0002178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821898567.5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道岔区加固结构,包括若干岔枕,还包括设在岔枕之间的金属槽件;所述金属槽件由金属板制成,并包括底板、两个侧板以及两个延伸板;所述两个侧板连接在底板的两侧与底板共同围成向上的槽区;所述两个延伸板分别从两个侧板的顶部向外延伸;所述延伸板与对应的岔枕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槽件下方区域填充有混凝土。本实用新型的铁道岔区加固结构,对岔区转辙机所需的拉杆槽、连杆槽与岔枕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加强,使不能设置钢筋的薄混凝土壁也能得到有效的加强,同时能防止混凝土剥落,保障轨道系统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0520975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2041842.9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纵连式梯形轨枕预制板轨道结构,包括若干个纵向连接的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钢轨、扣件、后浇承轨台和梯形轨枕预制板;所述后浇承轨台设于所述梯形轨枕预制板,所述钢轨通过所述扣件固定于所述后浇承轨台;相邻的所述轨道组件之间设有用于连接的锚固装置。本申请的纵连式梯形轨枕预制板轨道结构中,轨道组件之间采用纵连式的结构,可以将每块梯形轨枕预制板受到的剪切应力传递、分散到相邻的轨道组件处,也消除由于温度梯度引起的梯形轨枕翘曲变形,可有效提高梯形轨枕预制板轨道结构的纵向及横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6559618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20045074.7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铁院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轨道室内振动试验的落锤冲击装置,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升降支杆,且每个升降支杆的底部均装设有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上固定有手轮机构,所述横梁上通过滑动连接有行车,所述行车的底部装设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一端缠绕有钢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手轮机构,通过升降底座上的手轮机构,可以自由地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铁路轨道结构落锤冲击试验,通过设计的行车,通过行车的左右移动,可以自动调整落锤的横向位置,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铁路轨道结构落锤冲击试验,通过设计的电磁铁,采用电磁式的落锤释放方式,可以保证落锤完全自由落体,防止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齿轮的磕碰而导致动能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208844362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1391738.5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Inventor: 史海欧 , 林志元 , 邹东 , 尹学军 , 农兴中 , 王迪军 , 金辉 , 王建立 , 贺利工 , 吴嘉 , 李平 , 罗信伟 , 王建 , 黄国庆 , 兰闯 , 王乾安 , 苟俊琴 , 祝朋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的振动及噪声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中置式剪力铰安装通道的浮置板。本实用新型包括浮置板本体,浮置板本体中固定设置联结套筒,联结套筒上设有支承挡块,位于浮置板本体纵向两端的联结套筒的侧壁上还分别设有至少一根用于安装中置式剪力铰芯棒的对接装配管,所述对接装配管位于浮置板本体中部,对接装配管沿钢轨延伸方向或钢轨延伸方向的切线方向水平布置,对接装配管的一端与联结套筒的内部腔室保持连通,另一端开口在浮置板本体的邻近端面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价比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设有中置式剪力铰的轨道交通浮置道床结构中,其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