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7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71838.5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梁式轨道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梁式轨道系统包括两条相平行的钢轨;还包括承轨梁、底板、第一减振件和第二减振件;承轨梁支撑于底板上,承轨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承轨槽,钢轨通过第一减振件铺设于承轨槽中,第二减振件设于底板与承轨梁之间。根据设计尺寸绑扎承轨梁的钢筋,放入模具中浇筑混凝土成型;在施工现场根据设计尺寸绑扎底板的钢筋,在预定位置浇筑混凝土成型,完成底板固定;对底板进行整平,在确定好的位置铺设第二减振件,随后铺设承轨梁并精调安装位置;对承轨梁进行固定;在承轨槽内铺设钢轨,安装第一减振件,完成钢轨固定。通过两级减振,大大提升梁式轨道系统减振降噪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93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67093.6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级减振弹簧浮置板道床及调节方法,包括浮置板件、下置式隔振器、侧置式隔振器、第一刚度调节装置、第二刚度调节装置、基底、排水沟和剪力铰装置。本发明的结构具有比普通弹簧浮置板更低的动刚度,但静刚度却未降低,即在提高轨道系统减振效果的同时又保障了承载力。并具有一定的横向刚度,使得轨道结构在曲线地段受力状况明显改善。也可以实现10Hz以内的超低频减振,且抑制了传统弹簧浮置板的“低频振动放大”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7606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93854.3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08 , G06F30/17 , G01N3/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件刚度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线路的车辆参数和轨道参数;获取待检测线路的轮轨垂向力,根据待检测线路的轮轨垂向力计算得到待检测线路的轮轨耦合系统基频;将待检测线路的车辆参数、轨道参数以及轮轨耦合系统基频输入一预设的扣件刚度预测模型,以使所述扣件刚度预测模型根据所述车辆参数、轨道参数以及轮轨耦合系统基频,对待检测线路的扣件刚度进行预测,输出待检测线路的预测扣件刚度。通过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扣件刚度的检测效率,并显著降低扣件刚度检测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92700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21640.8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滚动带式滑床板结构,包括支撑部、基本轨、驱动部、转辙器、尖轨和滚动带,所述基本轨均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滚动带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尖轨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所述滚动带,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滚动带传动连接,以能够通过驱动所述滚动带带动所述尖轨的至少一部分靠近和远离所述基本轨,所述转辙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利用滚动带作为滑床板以带动尖轨的完成转辙,本发明可以减小尖轨扳动时的阻力,进而减少滚动带被磨损的情况而提高滚动带的工作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47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73414.8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翟利华 , 肖军华 , 罗信伟 , 孙元广 , 卢小莉 , 张新亚 , 卓文海 , 董华珍 , 罗天 , 刘文武 , 涂勤明 , 尹华拓 , 袁江 , 戴承欣 , 张金伟 , 孙魁 , 潘鹏 , 刘堂辉 , 李平 , 赖晨翔 , 赵晨 , 陈帅 , 钱鼎玮 , 王海 , 王明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局域共振单元的桩结构定位装置及成型施工方法,所述桩结构定位装置设置于开凿槽的槽口,桩结构定位装置包括固定环、连接板、调节气缸、受力板和定位环;开凿槽内设置有钢筋笼,固定环居中设置于钢筋笼顶部;定位环设置于固定环的内部并其外径小于固定环的内径;定位环底侧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多块竖向延伸入开凿槽深处的连接板,每块连接板的外侧壁设置有调节气缸,调节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设置有受力板且抵接于钢筋笼的内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设计的桩结构定位装置能够确保局域共振单元的放置精度,避免了位置偏差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4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73414.8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翟利华 , 肖军华 , 罗信伟 , 孙元广 , 卢小莉 , 张新亚 , 卓文海 , 董华珍 , 罗天 , 刘文武 , 涂勤明 , 尹华拓 , 袁江 , 戴承欣 , 张金伟 , 孙魁 , 潘鹏 , 刘堂辉 , 李平 , 赖晨翔 , 赵晨 , 陈帅 , 钱鼎玮 , 王海 , 王明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局域共振单元的桩结构定位装置及成型施工方法,所述桩结构定位装置设置于开凿槽的槽口,桩结构定位装置包括固定环、连接板、调节气缸、受力板和定位环;开凿槽内设置有钢筋笼,固定环居中设置于钢筋笼顶部;定位环设置于固定环的内部并其外径小于固定环的内径;定位环底侧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多块竖向延伸入开凿槽深处的连接板,每块连接板的外侧壁设置有调节气缸,调节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设置有受力板且抵接于钢筋笼的内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设计的桩结构定位装置能够确保局域共振单元的放置精度,避免了位置偏差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9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58753.7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枕道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角度放大原理的轨枕道床无级减振增益装置。该基于角度放大原理的轨枕道床无级减振增益装置具体包括:轨枕基体、传动机构、配重台车和吸能机构;上转轴与上活动圆槽转动连接,下转轴与下活动圆槽转动连接;纵轴轴线与水平中心线的夹角为放大角α;上转轴位于最下方的上活动圆槽且下转轴位于最上方的下活动圆槽时,放大角α为最小放大角αmin,上转轴位于最上方的上活动圆槽且下转轴位于最下方的下活动圆槽时,放大角α为最大放大角αmax,放大角α包括上活动圆槽组数*下活动圆槽组数组合方式,放大角α于45°≤αmin≤α≤αmax≤90°间无级变化。本发明具有实现无级减振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5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07650.1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枕道床减振增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杠杆放大原理的梯形轨枕道床减振增益装置。该基于杠杆放大原理的梯形轨枕道床减振增益装置具体包括:杠杆机构、导力机构、吸能机构和承载机构;减震增益装置设置于两轨枕之间,导力机构和吸能机构分别固设于杠杆机构的两端,承载机构作为支点与杠杆机构靠近导力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导力机构与两轨枕连接,吸能机构与混凝土基底固定连接;所述杠杆机构与所述吸能机构连接的一端设有配重仓。本发明具有满足分级减振、降低改造难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1626700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23417238.8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梯形轨枕道床吸音板,其包括铝合金制成的吸音盖板和填充于吸音盖板夹层空腔内的吸音棉,吸音盖板的上表面均布有多个与夹层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形轨枕道床吸音系统,其包括道床、梯形轨枕、扣压件以及上述的新型梯形轨枕道床吸音板,道床上设有水沟和分别设置于水沟两侧的轨枕凹槽,轨枕凹槽的底面为水沟的两侧顶面,梯形轨枕固定在轨枕凹槽上,梯形轨枕与轨枕凹槽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片;新型梯形轨枕道床吸音板盖设在水沟的上方,且通过扣压件固定在轨枕凹槽的底面上,新型梯形轨枕道床吸音板与轨枕凹槽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垫片。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维护、寿命长、吸音性能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1701965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20179270.2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广州振宁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车辆段检查坑的嵌入式轨道,包括布置在检修坑两侧的两排立柱,还包括:两块底板,分别安装在两排立柱的顶部;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块钢制承轨板,两块钢制承轨板与底板之间形成有承轨槽,还包括钢轨,钢轨置于承轨槽内,并在承轨槽中浇注有高分子阻尼材料。该用于地铁车辆段检查坑的嵌入式轨道,采用弹性垫板连续支承钢轨、高分子阻尼材料约束钢轨,替代了传统扣件系统,消除了扣件式轨道离散支承所产生的模态振动,改善了轮轨接触关系,从源头和传播途径上减小了轨道及车辆振动,有助于降低列车行驶时轨道与车辆之间的摩擦和噪音产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