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5642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78543.9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Inventor: 农兴中 , 尹学军 , 林志元 , 邹东 , 史海欧 , 王迪军 , 金辉 , 王建立 , 贺利工 , 吴嘉 , 曹明华 , 李平 , 罗信伟 , 朱文海 , 党红玲 , 王建 , 周国鹏 , 尹华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1/00 , E01B19/0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隔离轨道车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的浮置板道床,其包括浮置板和弹性隔振装置,所述弹性隔振装置放置在浮置板上设置的安装预留空位或联结套筒中,并弹性支撑着浮置板使浮置板脱离基础表面,所述弹性隔振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置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所述弹性元件包括静载支承弹簧和联合支承弹簧。本发明频率与荷载弱相关型浮置板道床的系统频率并不随着荷载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系统频率与荷载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其具有结构简单、适应动载变化能力强、隔振性能好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轨道交通隔振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208844363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1391748.9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平 , 尹学军 , 林志元 , 王建立 , 王迪军 , 罗信伟 , 王建 , 兰闯 , 郑翔 , 刘健美 , 苟俊琴 , 尹华拓 , 刘堂辉 , 孔祥斐 , 袁江 , 祝朋玮 , 黄辉 , 潘鹏
IPC: E01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接式剪力铰,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其包括固定连接结构和剪力传递结构,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剪力传递结构包括第一剪力传递部件和第二剪力传递部件,所述第一剪力传递部件与第一连接部件相连,第二剪力传递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相连,第一剪力传递部件与第二剪力传递部件之间铰接相连。本实用新型铰接式剪力铰具有系统受力更合理,使用寿命长,经济性和安全性更佳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轨道交通浮置板道床隔振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208844361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1380746.X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Inventor: 农兴中 , 林志元 , 邹东 , 尹学军 , 史海欧 , 王迪军 , 金辉 , 王建立 , 贺利工 , 吴嘉 , 曹明华 , 王建 , 李平 , 罗信伟 , 朱文海 , 党红玲 , 周国鹏 , 尹华拓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隔离轨道车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的浮置板道床,其包括浮置板和弹性隔振装置,所述弹性隔振装置放置在浮置板上设置的安装预留空位或联结套筒中,并弹性支撑着浮置板使浮置板脱离基础表面,所述弹性隔振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置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所述弹性元件包括静载支承弹簧和联合支承弹簧。本实用新型频率与荷载弱相关型浮置板道床的系统频率并不随着荷载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系统频率与荷载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其具有结构简单、适应动载变化能力强、隔振性能好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轨道交通隔振工程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844362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1391738.5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Inventor: 史海欧 , 林志元 , 邹东 , 尹学军 , 农兴中 , 王迪军 , 金辉 , 王建立 , 贺利工 , 吴嘉 , 李平 , 罗信伟 , 王建 , 黄国庆 , 兰闯 , 王乾安 , 苟俊琴 , 祝朋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的振动及噪声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中置式剪力铰安装通道的浮置板。本实用新型包括浮置板本体,浮置板本体中固定设置联结套筒,联结套筒上设有支承挡块,位于浮置板本体纵向两端的联结套筒的侧壁上还分别设有至少一根用于安装中置式剪力铰芯棒的对接装配管,所述对接装配管位于浮置板本体中部,对接装配管沿钢轨延伸方向或钢轨延伸方向的切线方向水平布置,对接装配管的一端与联结套筒的内部腔室保持连通,另一端开口在浮置板本体的邻近端面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价比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设有中置式剪力铰的轨道交通浮置道床结构中,其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181238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010612448.4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杂散电流测试系统及其方法,该电流测试系统包括:道床模拟件,用于对地铁道床进行模拟;可调电阻,其第一端与所述道床模拟件连接,用于模拟实际现场环境中道床长度发生变化时的阻值;直流可调电源,其第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提供测试电源;电流测试组件,其第一端与所述直流可调电源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流测试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道床模拟件连接,用于测量流经所述道床模拟件的电流值;电压测试部件,其第一端与所述电流测试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压测试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用于测量所述道床模拟件两端的电压值。其能高度模拟地铁现场环境,便于地铁杂散电流泄露量以及腐蚀危险性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7976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1910096726.2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越防淹门的新型轨道系统,包括道床块、防淹门门框、轨枕、钢轨以及扣件,所述防淹门门框横跨所述道床块且设有左右两个钢轨槽,所述轨枕设于所述防淹门门框两侧的所述道床块上,所述钢轨穿过所述钢轨槽并架设在所述轨枕上,所述扣件成对地设于所述轨枕上并扣紧所述钢轨所述防淹门门框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所述轨枕;所述扣件包括特制扣件和常规扣件,所述特制扣件设于所述钢轨槽上,所述常规扣件设于所述轨枕上,所述特制扣件与所述常规扣件的间距不大于700mm。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越防淹门的新型轨道系统,防淹门门槛处扣件间距符合正线轨道运营规范,有效地避免了因扣件间距过大造成的钢轨不稳定及打火花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087667.3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罗信伟 , 刘文武 , 赵才友 , 王平 , 郑钧元 , 贺利工 , 胡思安 , 吴嘉 , 陈帅 , 钱鼎玮 , 张新亚 , 赵晨 , 赵炎南 , 高鑫 , 张鑫洁 , 师多佳 , 雷佳鑫 , 惠庆敏 , 耿明婧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F18/25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浮置板轨道精细化设计方法,属于轨道交通减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提出浮置板轨道评价的关键指标;得到浮置板轨道结构多目标协同的综合评估多指标融合评价体系;对不同的浮置板轨道进行同档分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浮置板轨道同档分级设计方法,通过建立浮置板轨道结构振动、噪声、磨损、寿命多目标协调的分析模型,创建浮置板轨道结构振动、噪声、磨损、寿命多目标协同的评价体系,提出浮置板轨道同档分级设计方法,优化了地铁浮置板轨道的设计流程,提升了浮置板轨道的设计品质,增强了减振效果的长期保持能力和浮置板的稳定性,能够极大地降低浮置板轨道结构产生病害的严重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87666.9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刘文武 , 赵才友 , 贺利工 , 郑钧元 , 罗信伟 , 胡思安 , 潘鹏 , 尹华拓 , 陈帅 , 孙魁 , 王明昃 , 赵炎南 , 高鑫 , 张鑫浩 , 师多佳 , 雷佳鑫 , 惠庆敏 , 耿明婧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的浮置板轨道隔振器,属于轨道交通减振技术领域,该隔振器包括钢骨架,作为隔振器的主体,用于提供支承刚度;旋转质量块,用于吸收隔振器受到的垂直方向荷载的振子;橡胶连接件,用于控制旋转质量块作旋转运动,钢骨架为镂空式的笼状结构,旋转质量块放置于钢骨架的内部,旋转质量块通过橡胶连接件与钢骨架连接,当列车运行引起的垂向荷载施加到隔振器时,钢骨架产生扭转变形,同时橡胶连接件带动旋转质量块旋转,将一部分能量转移至旋转质量块中,以此实现隔振。本发明提供的隔振器,由于其具有额外的压扭耦合性能,进而使其具有额外的隔振能力,且结构简单,通过提高支承部件的横截面积,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3607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310201282.0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阮莹 , 冯剑冰 , 黄德亮 , 党红玲 , 罗信伟 , 黄文新 , 张标 , 温寿辉 , 黄国庆 , 张长生 , 王岭 , 李平 , 刘文武 , 尹华拓 , 刘堂辉 , 祝朋玮 , 赖晨翔 , 王明昃 , 赵晨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黑洞能量聚集效应的吸振装置及系统,由声学黑洞聚集装置、橡胶包覆层、空心钢柱和若干金属传动杆组成,由空心钢柱和橡胶包覆层组成动力吸振器,基于声学黑洞聚集装置的声学黑洞能量聚集效应,将钢轨振动的能量聚集,从而放大受控点振幅,通过金属传动杆连接声学黑洞聚集装置和动力吸振器,将声学黑洞聚集装置收集的钢轨振动通过金属传动杆传导至动力吸振器上,从而增强了动力吸振器的谐振效果,起到降低钢轨振动的效果,进而提高钢轨动力吸振器的振动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4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770267.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枕式整体道床轨行区快速BIM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绘制出一个闭合的钢轨断面,根据线路数据形成三维空间线路,对钢轨断面进行空间放样完成钢轨三维模型建模;基于所述钢轨模型来建立扣件模型组装族;建立轨枕模型族,将所述扣件模型组装族和轨枕模型族整合,形成扣件轨枕组合模型;建立道床横断面,沿空间线路放样完成道床建模;设置道床长度和缝值实现道床等间距断开,完成BIM模型初步设计;根据线路不同位置情况,对BIM模型进行修改完善,生成完整长枕式整体道床BIM模型。通过上述步骤即可以准确、高效地实现长枕式整体道床轨行区快速BIM设计,提高设计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