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钣金管路固定护套

    公开(公告)号:CN10489620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38405.0

    申请日:2015-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00 F16L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钣金管路固定护套,包括有金属环、橡胶块、设置于车身钣金上的凸焊螺栓;所述橡胶块包括有橡胶块本体及凸台结构;在所述凸台结构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设计穿过管路的数量相适应;所述金属环包括有第一半环形金属结构和第二半环形金属结构;在所述第一半环形金属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一倒钩配合孔及第一倒钩;在所述第二半环形金属结构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第四固定孔、第二倒钩配合孔及第二倒钩。本技术方案的橡胶护套增加了金属环结构,增加的橡胶护套的使用强度。

    一种空调主机滴水管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90470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334353.X

    申请日:2015-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主机滴水管,包括有滴水管本体,在所述滴水管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压边;所述压边为圆锥台形管结构,其中管径小的一端与所述滴水管本体的外侧壁为一体结构,管径大的一端与空调主机出水口接近;在所述滴水管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设置于所述压边与所述滴水管本体的上端之间。本发明通过压边结构的设置,保证了滴水管与驾驶室钣金之间的固定,另一方面通过旋转槽结构设计,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因震动导致脱落。

    一种汽车空调主机结构和一种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480709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27106.X

    申请日:2015-0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主机结构,其包括安装在驾驶室内的汽车空调主机,所述汽车空调主机内的鼓风机进风口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芯框架、设置在所述过滤芯框架内的过滤芯;所述鼓风机进风口处的空调主机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过滤芯框架相贴合的过滤芯框架支撑面;所述过滤芯框架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空调主机壳体的内壁相抵接的第一弹性凸起。本发明的汽车空调主机结构,其过滤装置设置在鼓风机进风口,能够对内循环状态下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使得在内循环状态时进入汽车空调主机的空气也具有较好地质量,进而使得蒸发器不易堵塞,同时该过滤装置的安装较为方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

    一种汽车冷却水的循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527557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60698.1

    申请日:2015-11-09

    Inventor: 陈炳 钟凌 童明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冷却水的循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该循环控制系统包括通过管路首尾依次相连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第一水泵、液体加热器以及空调热交换器,还包括:第二水泵,其进水口通过管路与空调热交换器的出水口相连,其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液体加热器的进水口相连;第一单向阀,设置于第一水泵的进水或出水管道上,其导通方向为发动机冷却水套流向第一水泵的方向;第二单向阀,设置于第二水泵的进水或出水管道上,其导通方向为第二水泵流向液体加热器的方向;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以及液体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控制系统,液体加热器提供的热量不会被发动机散发掉,以此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一种汽车空调HVAC混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79136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1013894.3

    申请日:2016-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528 B60H1/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空调HVAC混风系统,由蒸发器冷却进气空气形成空调风,并使部分所述空调风由加热器升温后与所述空调风混合排出,包括:第一风门、第二风门、U型风门、HVAC上壳体、HVAC中壳体及HVAC下壳体。蒸发器与加热器呈互相垂直分布。第一风门与HVAC中壳体的进风通道端连接,第一风门控制HVAC下壳体内冷风进入到HVAC中壳体内的风量。第二风门与HVAC上壳体的进风通道端连接,第二风门控制HVAC下壳体内冷风进入到HVAC上壳体内的风量。U型风门与HVAC上壳体的进风通道端连接,U型风门控制HVAC中壳体内热风进入到HVAC上壳体内的风量。本发明解决现有汽车空调混风结构存在加热器安装空间小、换热容量不足的问题,提高汽车的质量和舒适度。

    一种管夹及管路安装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4930264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71367.1

    申请日:2015-05-25

    Inventor: 童明辉 钟凌 陈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夹,用于固定管路(2);所公开的管夹(1)包括两个管夹段和连接部(12);其中:连接部(12)连接两个管夹段的尾端,且连接部(12)的内侧具有啮合部(121);啮合部(121)和一个管夹段中,一者上设置有啮合齿(1211),另一者上设置有啮合槽(113);啮合齿(1211)和啮合槽(113)啮合以为两个管夹段的首端提供对接力;两个管夹段的首端对接以形成用于固定管路(2)的管路固定孔(14)。上述管夹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管路存在的装卸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管路安装组件。

    一种空调主机滴水管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9047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34353.X

    申请日:2015-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5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主机滴水管,包括有滴水管本体,在所述滴水管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压边;所述压边为圆锥台形管结构,其中管径小的一端与所述滴水管本体的外侧壁为一体结构,管径大的一端与空调主机出水口接近;在所述滴水管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设置于所述压边与所述滴水管本体的上端之间。本发明通过压边结构的设置,保证了滴水管与驾驶室钣金之间的固定,另一方面通过旋转槽结构设计,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因震动导致脱落。

    一种冷凝器总成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192000U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21007491.9

    申请日:2015-12-03

    Inventor: 陈炳 钟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总成安装结构,包括冷凝器、连接在所述冷凝器上的冷凝器支架、单独的橡胶垫片和单独的T型垫片,所述橡胶垫片具有中心孔和位于外壁的周向凹槽,所述T型垫片具有直管部分和凸缘部分,所述冷凝器支架上开有通孔,所述橡胶垫片插入所述通孔使得所述冷凝器支架卡在所述凹槽内,所述T型垫片插入所述中心孔从而使得所述橡胶垫片的一部分被保持在所述冷凝器支架与所述直管部分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抖防撕裂性能且安装方便。

    一种汽车空调主机结构和一种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04593609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288362.5

    申请日:2015-0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主机结构,其包括安装在驾驶室内的汽车空调主机,所述汽车空调主机内的鼓风机进风口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芯框架、设置在所述过滤芯框架内的过滤芯;所述鼓风机进风口处的空调主机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过滤芯框架相贴合的过滤芯框架支撑面;所述过滤芯框架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空调主机壳体的内壁相抵接的第一弹性凸起。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主机结构,其过滤装置设置在鼓风机进风口,能够对内循环状态下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使得在内循环状态时进入汽车空调主机的空气也具有较好地质量,进而使得蒸发器不易堵塞,同时该过滤装置的安装较为方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

    一种旋钮指示灯的静触片组件及旋钮开关

    公开(公告)号:CN204303639U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20022364.X

    申请日:2015-0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钮指示灯的静触片组件及旋钮开关,前者包括静触片固定座和电路板,电路板上布置有两路环形铜箔分别作为正、负极静触片,电路板固定安装在静触片固定座上,正、负极静触片与电路板上的正、负极接线端子对应电性连接。所述旋钮开关包括上述的静触片组件。本实用新型的静触片组件利用在电路板上布置的两路环形铜箔替代现有静触片组件的正、负极静触片,由于电路板易于通过机械手段可靠地固定在静触片固定座上,且不易发生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静触片组件具有易于加工,及正、负极静触片不会发生变形和移位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