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连铸结晶器渣厚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299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05140.8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连铸结晶器渣厚度检测方法,包括:确定红外相机拍摄位置和激光测距仪安装位置,记录红外相机和激光测距仪的内部参数;对采集的保护渣区域的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检测出图像中所有轮廓特征,利用相似三角形关系计算保护渣的视觉检测厚度;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保护渣液面与激光测距仪间的间距,筛选出有效测量结果取算术平均值作为保护渣的激光检测厚度;控制红外相机和激光测距仪,每10S一个周期采集相应数据,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持续获取连铸机保护渣在每个周期的厚度,本发明克服传统接触式测量方法无法连续测量的问题,并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处理多模态的检测结果,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效率。

    一种磨煤机煤粉细度的预测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907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04101.6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煤机煤粉细度的预测方法,属于磨煤控制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粉煤机工作中历史数据,接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影响煤粉细度的参数作为输入变量,煤粉细度作为输出变量,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步骤二:根据训练集的数据构建LSTM神经网络的煤粉细度预测模型;步骤三:初始化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LST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步骤四:利用预测模型对测试样本进行预测,得到煤粉细度预测值,根据预测值对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评判。本发明能够改善现有的煤粉细度预测方法中存在的采集数据质量差、特征提取困难、模型精度低和模型泛化能力弱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对煤粉细度进行准确预测的问题。

    一种基于DP-PSO-SVR的齿廓偏差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915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380810.X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P‑PSO‑SVR的齿廓偏差测量方法,属于精密测试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量成本高、精度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方法包括:测量待测齿轮的齿廓数据作为待测数据,测量测试齿轮的齿廓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并对待测齿轮的理论齿廓数据进行坐标变换处理;建立齿廓偏差数学模型;建立SVR模型;使用DP‑PSO算法和样本数据对SVR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和训练,得到DP‑PSO‑SVR模型;使用DP‑PSO‑SVR模型对待测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待测齿轮的实际渐开线,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理论齿廓数据得到理论渐开线,通过齿廓偏差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实际渐开线与理论渐开线之间的齿廓偏差。本发明可以实现降低测量成本,提高测量精度,同时具有良好抗干扰性。

    基于慢时变干扰观测器的发电锅炉燃烧连续滑膜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78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62510.7

    申请日:2021-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慢时变干扰观测器的发电锅炉燃烧连续滑膜控制方法,属于锅炉燃烧领域。它包括一、在控制系统中初始化发电锅炉燃烧过程控制参数;二、采集发电锅炉的燃烧过程变量数据,建立燃烧过程模型;三、通过滑模方法对燃烧过程进行控制;四、引入带慢时变干扰信号的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与系统数学模型相符的慢时变干扰观测器,并通过慢时变干扰观测器对滑膜方法进行调整;五、进入下一时刻,重复进行步骤二至步骤五,对燃烧过程进行连续控制。本发明能够对可能存在的慢时变干扰进行实时稳定的监测,并通过滑膜系统对燃烧过程进行连续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抗干扰性。

    用氮和硼改善4H-SiC MOSFET反型层迁移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8915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711135993.3

    申请日:2015-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氮和硼改善4H‑SiC MOSFET反型层迁移率的方法,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步骤如下:A、采用离子注入工艺将五价元素氮植入到4H‑SiC外延层表面;B、采用湿氧氧化工艺形成栅氧化层;C、采用扩散工艺将三价元素硼植入到外延层与氧化层的界面;扩散工艺的扩散温度为950℃,时间为1.5‑2.5小时,确保硼掺杂剂在热动力的驱使下能穿透栅氧化层到达4H‑SiC/SiO2界面;硼扩散工艺后,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退火。该方法能大大减小4H‑SiC/SiO2的界面态密度、提高4H‑SiC MOSFET的反型层迁移率,同时稳定4H‑SiC MOSFET的阈值电压。

    一种燃气锅炉出力评价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6027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66579.3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锅炉出力评价系统及方法,属于燃气锅炉燃烧优化控制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锅炉负荷变化、煤气柜的柜位能力特性随使用时间变化时,参数指定不方便,可操作性和使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锅炉出力评价系统及方法,计算锅炉燃烧不同煤气出力评价系数,根据煤气柜的柜位的情况结合不同煤气的出力评价系数选择合适的出力系数,及时调整煤气流量,根据负荷实时控制锅炉燃烧阶段的所需的燃料量,该系统以锅炉煤气流量作为优化目标值,采用控制算法及时调整煤气,使得燃料利用充分,间接性提高锅炉效率,具有能消除煤气总管压力波动的影响、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且运行安全性高的优点。

    基于混合建模的三坐标测量机测头预行程误差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80377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710697984.7

    申请日:2017-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混合建模的三坐标测量机测头预行程误差预测方法,属于三坐标测量机误差预测领域。它采集测点数据,将测点的测头逼近方位角度θ和作为测点数据输入Xi,对测点数据输入Xi进行分组,并确定输入向量和目标向量,构建基于混合建模的三坐标测量机测头预行程误差的预测模型,训练该预测模型,针对现有技术的触发式坐标测量机预行程误差预测精度低、泛化能力差的问题,它在保证快速逼近的前提下,有效的改善预测未知样本的能力,从而提高包括泛化能力、容错能力在内的整体预测性能。

    燃煤发电锅炉飞灰含碳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9385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39266.4

    申请日:2018-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发电锅炉飞灰含碳量检测装置,属于飞灰含碳量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燃煤发电锅炉飞灰含碳量检测装置,包括:干燥炉,干燥炉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惰性气体供应机构连接,干燥炉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真空泵一连接;灼烧炉,灼烧炉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氧气供应机构连接,灼烧炉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密封容器的一端连接,密封容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真空泵二连接;灼烧容器;以及升降旋转托盘,该升降旋转托盘用于运送灼烧容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燃煤发电锅炉飞灰含碳量检测技术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燃煤发电锅炉飞灰含碳量检测装置,提高了飞灰含碳量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种磨煤机安全运行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3701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810057316.2

    申请日:2017-0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2C23/04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煤机安全运行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属于磨煤机技术领域。它包括位于磨煤机上的进口热风管、煤粉出口管道和原煤入口,还包括惰性气体管道、热风温度传感器、采样管和原煤入口压力传感器,进口热风管上设有热风温度传感器,惰性气体管道与进口热风管连通,煤粉出口管道上设有采样管,原煤入口上设有原煤入口压力传感器,热风温度传感器、采样管和原煤入口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针对现有技术的磨煤机CO含量检测中煤粉堆积检测探头导致CO含量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它可以防止煤粉堆积导致探头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更加准确的对磨煤机中CO含量进行检测,防止磨煤机的自燃爆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