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45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75989.8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钢精炼用稀土合金块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炼钢精炼用稀土合金块,包括双层金属外壳和填充于双层金属外壳内的颗粒状稀土料,双层金属外壳由外层和内层组成,外层为双面光滑且厚度均匀的壳体结构,内层靠近外层的一侧加工为高低不平的凸起,另一侧加工为光滑面。采用此双层金属外壳的壳体,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对稀土料进行包裹并密封封装处理,封装后制成稀土合金块,投入钢水后可以迅速突破渣层到达钢液特定位置处进行合金化,不仅有效减少了稀土料在渣金液中的氧化烧损,且减少了与渣中元素接触生成其他稀土化合物,显著提高稀土的收得率,达到对钢水成分合理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65274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119972.5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粒取向纯铁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电工钢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晶粒取向纯铁,该晶粒取向纯铁中N和Als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N:0.005~0.0125%,Als:0.007~0.035%。且Als和N的质量百分比关系为:Als/N=2~6。本发明的一种晶粒取向纯铁的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连铸、热轧、常化、冷轧和退火;其中,连铸后得到的板坯中N和Als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N:0.005~0.0125%,Als:0.007~0.03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晶粒取向纯铁的磁感应强度不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晶粒取向纯铁及其生产方法,所生产的晶粒取向纯铁具有较高的磁感应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9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5599.6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锰渣转炉炼钢直接合金化方法,包括:步骤S1:加入一次造渣材料进行一次造渣吹炼,一次造渣材料包括添加量分别为15~19kg/t钢、8~12kg/t钢、18~22kg/t钢的石灰、白云石和返回料,步骤S2:吹炼至钢液中磷含量在0.06%以内,倒渣;步骤S3:倒渣后加入二次造渣材料、富锰渣自还原压块进行二次造渣吹炼和锰合金化,二次造渣材料包括添加量依次为3.3~4.1kg/t钢、2.0~3.0kg/t钢的石灰和轻烧白云石,富锰渣自还原压块的质量6.0~8.0kg/t钢;步骤S4:吹炼直至终点钢水温度1580~1680℃;出钢。采用双渣冶炼工艺,在二次造渣过程中向转炉投入富锰渣自还原压块,在转炉冶炼脱磷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利用富锰渣直接对钢液进行锰合金化,而且进一步提高富锰渣的还原率和锰的收得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5263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119685.4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段式常化生产晶粒取向纯铁的方法,属于电工软磁材料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两段式常化生产晶粒取向纯铁的方法,通过连铸、热轧得到取向纯铁板坯,而后对板坯进行常化处理,常化处理包括高温段常化和低温段常化;高温段常化的温度T高为850~1100℃,低温段常化的温度T低为:T低=0.55~0.95T高,常化处理后的取向纯铁板坯再进行冷轧和退火处理得到晶粒取向纯铁成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两段式常化生产晶粒取向纯铁的方法,所生产的晶粒取向纯铁具有较高的磁感应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9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5315.3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转炉炼钢直接锰合金化用产品及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产品包括块状内核以及包裹于块状内核表面的CaO粉末,所述块状内核由包含锰矿、还原剂与助熔剂的混匀料经压制成型或造球得到。该块状内核自带还原剂,将该产品用于转炉炼钢中,外层粉末与转炉内渣层、钢液反应形成外壳,外壳与钢液接触提供内部反应所需的热量和密闭空间,反应生产的外壳延迟块状内核中新生成单质锰的氧化,不仅实现了利用锰矿直接对钢液进行锰合金化,而且锰的收得率较高,此外适应于更多冶炼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4383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032514.X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智能识别故障的钢铁冶金炉,所述炉体内设置也有测温层,所述测温层内设置有监控机构,所述炉体的一侧设置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与炉体之间设置排出机构,输送机构上设置有识别装置,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物料;本发明通过在冶金炉的一侧设置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与冶金炉之间设置排出机构,物料从输送机构上掉落到排出机构上,排出机构上设置有识别装置,识别装置识别出上错料,即控制排出机构将上错的物料排出,让上错的物料及时的排出,起到保证冶金炉内的冶金液体质量的作用,使得本发明的实用价值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21626.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KR脱硫剂及KR脱硫方法,属于钢铁冶炼生产中铁水预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KR脱硫物质,该KR脱硫物质包含有KR脱硫剂及RH精炼废渣,其中RH精炼废渣与KR脱硫剂的质量比为(0.2~1.5):1。本发明通过将RH出站废渣应用于KR脱硫,不仅有效改善了KR脱硫后的渣样粘度,使其利于扒渣,同时还达到了综合利用RH出站废渣的目的,有利于降低固废产出,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59392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119793.1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二次退火生产晶粒取向纯铁的方法,属于电工软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采用二次退火生产晶粒取向纯铁的方法,对板坯进行二次退火处理,二次退火包括升温段,高温净化段以及降温段;升温段的保护气体为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且该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氮气的体积比为3:1;高温净化段中的保护气体为氢气。高温净化段的温度T高净为880~900℃,采用二次退火生产的取向纯铁的磁感应强度B800>1.90T,B10000=2.12~2.15T。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晶粒取向纯铁的生产方法中高温退火阶段净化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二次退火生产晶粒取向纯铁的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并且通过配合其他工艺步骤,从而可以提高晶粒取向纯铁的磁感应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7729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152829.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Ce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及制备方法,其质量百分比成分为:小于或等于0.003%的C,1.10%~1.50%的Si,0.15%~0.45%的Mn,0.30%~0.55%的Als,小于或等于0.002%的S,小于或等于0.005%的O,0.0010%~0.020%的Ce,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充分利用稀土Ce变质夹杂、调控晶粒尺寸、改善有利织构的机制,并采用薄板坯热送热轧的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制备,制备的所述含稀土元素Ce的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其磁感应强度B50可达到1.804T。
-
公开(公告)号:CN10968012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19791.2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26 , C21D1/74 , C21D3/04 , C21D22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粒取向纯铁的热处理工艺,涉及取向纯铁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将纯铁板坯进行脱碳退火,其中脱碳退火温度为775~825℃,退火时间为2~5min;将脱碳退火处理后的纯铁板坯进行二次退火,其中二次退火包括升温段、净化段和降温段;升温段的平均升温速率为85~131℃/h;净化段的净化温度为升温段的最终到达温度,净化时间为8~12h,降温段的平均降温速率为166~305℃/h。本发明使得纯铁中达到合适的碳含量,避免纯铁中多余的碳导致电磁性能的恶化;并且通过二次退火二次再结晶形成单一的高斯织构{110} ,进而有利于最终晶粒取向纯铁产品电磁性能的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