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冷、热成形柔性化应用的高强塑积超高强度汽车用钢

    公开(公告)号:CN110735022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141401.8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冷、热成形柔性化应用的高强塑积超高强度汽车用钢,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以C-Mn-Cr为主要合金元素,以质量百分比计,该汽车用钢包括以下成分:碳0.18-0.28%,铬1.3-2.4%,锰1.6-3.0%,硅≦1.0%,合金元素总含量不大于3.5%。该钢在经过冷轧工艺及连续退火工艺后成为用于制备汽车部件的钢板,钢板可以经冷成形工艺制备汽车部件,也可以经热成形工艺制备汽车部件,即兼具冷、热成形的柔性化应用,上述两种成形工艺制备的汽车部件,均具有超高强度(≥1000MPa)和高强塑积(≥20GPa%)的性能特征。

    一种电炉炼钢项目废钢物流智慧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40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277930.8

    申请日:2021-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炉炼钢项目废钢物流智慧仿真方法,属于电炉炼钢、物流仿真和智能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步骤为:S1:依据电炉炼钢项目技术方案构建电炉炼钢车间组件;S2:依据电炉炼钢项目技术方案构建主要设备;S3:依据电炉炼钢项目技术方案构建工艺流程;S4:针对电炉跨电炉冶炼过程、加料跨天车吊运料篮过程、废钢跨料篮运输过程、废钢跨天车加料过程、废钢跨天车补料过程、废钢车辆运输过程分别建立模型;S5:耦合上述步骤,形成电炉炼钢项目废钢物流智慧仿真方法,对废钢物流全工艺流程进行模拟仿真,得到电炉炼钢项目的废钢物流方案、废钢物流能力和理论产能。本方法可以提高电炉炼钢项目废钢物流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推动我国钢铁行业的智能制造和转型升级。

    一种吹氩密封及洁净钢水的长水口装置及吹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5567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711282961.6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吹氩密封及洁净钢水的长水口装置及吹氩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长水口的特征在于改变中间部位形状,在长水口中间形成贮流区,同时在贮流区设置一圈吹氩孔,本发明的长水口可同时实现钢液密封防止吸氮和吹氩搅拌脱气功能,通过贮流区吹氩孔吹入氩气并使得贮流区充满氩气,可保持长水口与钢包出水口间缝隙的气体为正压,实现了密封功能有效防止钢水吸气,还可利用长水口管径突变引起的钢水散流与氩气充分接触,以达到脱除钢中气体目的,保证了钢水的纯净度。

    一种轧制变形后可制成标准拉伸试样的梯形板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843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099128.8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制变形后可制成标准拉伸试样的梯形板设计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试样特征;S2:确定梯形板最小厚度;S3:确定梯形板各部分尺寸;S4:计算形变梯度变化。本发明可将梯形板状样品经轧制变形后获得的含形变梯度组织部分的长度控制成标准试样的均匀变形段长度,便于机加工出均匀变形段为形变梯度组织的标准样品,用于测试形变梯度材料的拉伸性能,对形变梯形板进行热处理还可获得梯度细晶强化金属材料,通过机加工出的标准试样还可用于测试梯度细晶强化金属材料的拉伸性能,值得被推广使用。

    一种轧制变形后可制成标准拉伸试样的梯形板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843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99128.8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制变形后可制成标准拉伸试样的梯形板设计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试样特征;S2:确定梯形板最小厚度;S3:确定梯形板各部分尺寸;S4:计算形变梯度变化。本发明可将梯形板状样品经轧制变形后获得的含形变梯度组织部分的长度控制成标准试样的均匀变形段长度,便于机加工出均匀变形段为形变梯度组织的标准样品,用于测试形变梯度材料的拉伸性能,对形变梯形板进行热处理还可获得梯度细晶强化金属材料,通过机加工出的标准试样还可用于测试梯度细晶强化金属材料的拉伸性能,值得被推广使用。

    一种含Ce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729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152829.2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Ce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及制备方法,其质量百分比成分为:小于或等于0.003%的C,1.10%~1.50%的Si,0.15%~0.45%的Mn,0.30%~0.55%的Als,小于或等于0.002%的S,小于或等于0.005%的O,0.0010%~0.020%的Ce,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充分利用稀土Ce变质夹杂、调控晶粒尺寸、改善有利织构的机制,并采用薄板坯热送热轧的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制备,制备的所述含稀土元素Ce的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其磁感应强度B50可达到1.804T。

    一种提高中间包在非稳态状态下钢水洁净度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8394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282843.5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中间包在非稳态状态下钢水洁净度的系统及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长水口的特征在于改变中间部位形状,在长水口中间形成贮流区,同时在贮流区设置一圈吹氩孔,本发明的长水口可同时实现钢液密封防止吸氮和吹氩搅拌脱气,实现了密封功能有效防止钢水吸气,还可利用长水口管径突变引起的钢水散流与氩气充分接触,以达到脱除钢中气体目的;钢水液位测量仪用于测量钢水的液面位置,控流盘口用于控制钢水的流动,凹形塞棒用于控制汇流漩涡的产生,自动升降机构用于控制凹形塞棒的位置可有效地防止回流漩涡的形成,提高了钢液的洁净度。

    一种消除核电管道铸造不锈钢中σ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0425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46441.X

    申请日:2015-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核电管道铸造不锈钢中σ相的热处理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采用同一热处理设备对含不同数量σ相的奥氏体‑铁素体型核电管道用铸造不锈钢进行900~1000℃等温退火处理,退火时间0.25~35h,退火后水淬处理至室温。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核电管道不锈钢中的σ相,材料由于σ相析出而导致的脆化现象消除,硬度、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恢复到不含σ相的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