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66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75993.4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RH精炼炉中进行稀土合金化的方法,属于稀土合金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为在RH精炼后期钢水中夹杂物含量最低时,将不同金属壳体厚度的稀土合金块按比例加入钢水中,利用钢水循环流动和气体扰动促进稀土元素分布均匀;所述的稀土合金块为采用双层外壳封闭包裹的稀土料,双层金属外壳由内外表面均光滑的外壳体和外表面凸起、内表面光滑的内壳体组成。本发明通过调整稀土料的结构、稀土料的加入方式以及稀土料的添加时机,从而避免稀土与钢渣直接接触,提高稀土均匀性,从而保证生产效率,以及稀土元素的收得率与稳定性,进而保证改变钢水夹杂物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75989.8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钢精炼用稀土合金块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炼钢精炼用稀土合金块,包括双层金属外壳和填充于双层金属外壳内的颗粒状稀土料,双层金属外壳由外层和内层组成,外层为双面光滑且厚度均匀的壳体结构,内层靠近外层的一侧加工为高低不平的凸起,另一侧加工为光滑面。采用此双层金属外壳的壳体,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对稀土料进行包裹并密封封装处理,封装后制成稀土合金块,投入钢水后可以迅速突破渣层到达钢液特定位置处进行合金化,不仅有效减少了稀土料在渣金液中的氧化烧损,且减少了与渣中元素接触生成其他稀土化合物,显著提高稀土的收得率,达到对钢水成分合理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9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5599.6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锰渣转炉炼钢直接合金化方法,包括:步骤S1:加入一次造渣材料进行一次造渣吹炼,一次造渣材料包括添加量分别为15~19kg/t钢、8~12kg/t钢、18~22kg/t钢的石灰、白云石和返回料,步骤S2:吹炼至钢液中磷含量在0.06%以内,倒渣;步骤S3:倒渣后加入二次造渣材料、富锰渣自还原压块进行二次造渣吹炼和锰合金化,二次造渣材料包括添加量依次为3.3~4.1kg/t钢、2.0~3.0kg/t钢的石灰和轻烧白云石,富锰渣自还原压块的质量6.0~8.0kg/t钢;步骤S4:吹炼直至终点钢水温度1580~1680℃;出钢。采用双渣冶炼工艺,在二次造渣过程中向转炉投入富锰渣自还原压块,在转炉冶炼脱磷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利用富锰渣直接对钢液进行锰合金化,而且进一步提高富锰渣的还原率和锰的收得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9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5315.3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转炉炼钢直接锰合金化用产品及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产品包括块状内核以及包裹于块状内核表面的CaO粉末,所述块状内核由包含锰矿、还原剂与助熔剂的混匀料经压制成型或造球得到。该块状内核自带还原剂,将该产品用于转炉炼钢中,外层粉末与转炉内渣层、钢液反应形成外壳,外壳与钢液接触提供内部反应所需的热量和密闭空间,反应生产的外壳延迟块状内核中新生成单质锰的氧化,不仅实现了利用锰矿直接对钢液进行锰合金化,而且锰的收得率较高,此外适应于更多冶炼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21626.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KR脱硫剂及KR脱硫方法,属于钢铁冶炼生产中铁水预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KR脱硫物质,该KR脱硫物质包含有KR脱硫剂及RH精炼废渣,其中RH精炼废渣与KR脱硫剂的质量比为(0.2~1.5):1。本发明通过将RH出站废渣应用于KR脱硫,不仅有效改善了KR脱硫后的渣样粘度,使其利于扒渣,同时还达到了综合利用RH出站废渣的目的,有利于降低固废产出,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22160234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0901549.7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取向硅钢的氢气退火炉装置,属于变压器铁芯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炉体、设于炉体一侧的氢气处理系统、水冷系统和氢气浓度检测传感器,氢气处理系统的气体导出管一端连接至炉口,另一端与自动点火系统连通;氢气处理系统的橡胶管与水冷系统连通;水冷系统通过水冷圆壁与炉体连接,氢气浓度检测传感器还与自动点火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不仅实现了对未反应的氢气浓度进行检测,并可以自动处理氢气尾气,减少安全隐患;同时,还可以利用氢气处理后的产物起到对炉口温度进行控制,以减少退火结束后炉口处取向硅钢板再结晶不充分、不均匀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