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1986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357194.4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安徽对称轴智能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C3/0221 , A62C31/005 , A62C37/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氮气旋转式泡沫比例混合灭火系统,涉及消防灭火系统技术领域,主要由氮气瓶组、泡沫混合液罐、混合器、控制系统、旋转式压缩氮气泡沫喷头等组成。本发明的压缩氮气旋转式泡沫比例混合灭火系统无需市政用电开启消防系统,适用性广,特别适合城市隧道灭火,系统采用独立混合器将氮气及泡沫液进行混合,不在任何管路中混合,混合均匀且混合时间短,混合完成后由管路系统上的各个喷射装置喷射而出,喷射装置上无需任何的吸气装置,简化了整体的结构,混合后的压缩氮气泡沫灭火能力强、时间短,能极大程度的降低火场的燃烧温度,降低火灾的伤亡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7982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54959.6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V20/52 , G06V10/764 , G06T7/73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内高火灾风险车辆识别方法,包括:通过采集隧道内车辆正常通行情况下,以及车辆火灾发生情况下的隧道监控视频,并基于采集到的隧道监控视频构建起数据集,通过数据集对预先构建的车辆烟雾识别模型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好的车辆烟雾识别模型对隧道内的监控设备采集到的隧道监控视频进行识别,确定隧道监控视频的每帧监控图像中车辆的车辆位置、烟雾浓度和烟雾位置。将每帧监控图像中各车辆对应的车辆位置与烟雾位置进行比较,识别出监控图像中与烟雾相交的车辆,结合烟雾浓度即可提前识别隧道内的高火灾风险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1599484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401044.6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灾损场景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包括:S1.构建隧道灾损实验场景;S2.在隧道灾损实验场景下,开展隧道灾损行车试验,得到试验数据;S3.基于试验数据,构建行车安全评价指标体系;S4.基于行车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隧道灾损场景输入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到行车安全评价等级。本发明能够全面地分析隧道发生灾损后驾驶员的行车安全状况,实现对行车安全的可靠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353709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26870.4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K9/00 , G06K9/38 , G06K9/46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 G06T7/11 , G06T7/136 , G06T7/194 , G06T7/2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隧道火灾烟雾动态检测方法,属于公路隧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运动区域提取;S2:疑似烟雾区域分割;S3:特征分析提取;S4:火灾烟雾检测;本发明基于高斯混合模型提取的运动区域再在YUV颜色空间中通过滤色规则进行疑似烟雾区域分割,然后重点研究疑似烟雾区域烟雾的颜色、纹理特征,计算烟雾的颜色矩、提取烟雾的均匀局部二值模式(ULBP)、灰度共生矩阵(GLCM)进行特征融合,利用机器学习分类器进行模型训练区分烟雾和非烟雾,完成烟雾识别,分析结果选取最优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54963.2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浙江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Q50/0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应急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人员疏散路径推演方法。提供了一种隧道人员疏散路径推演方法,包括:采用监控器获得各个目标人员的实时监测数据;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匹配和优化,得到目标标定优化数据;将目标标定优化数据代入轨迹预测模型中,得到各个目标人员的疏散路径结果。本发明通过轨迹预测模型和实时监测数据实时演化推演出目标人员的疏散路径,隧道应急管理结合目标人员疏散路径及时作出相应的应急预案策略,保障人员疏散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726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31583.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47 ,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Q50/40 , G06F16/903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火灾应急处置策略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高速公路隧道内发生的突发火灾事故信息;S2.计算火灾案例库中的火灾案例与突发火灾事故的相似度;S3.提取相似度最高的火灾案例的处置策略作为待优化策略;S4.对待优化策略进行优化,生成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策略,并保存至火灾案例库中。通过上述方法,能够通过上述方法,能够生成快速、准确、指导性强以及成本低的策略,同时能够增强应急策略的处置效果,保障人员安全,降低财产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5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20499.8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结构损伤修复后对行车安全影响的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隧道结构损伤修复后的隧道修复场景;采集驾驶人员通过所述隧道修复场景时的视觉特性信息;根据所述视觉特性信息,计算驾驶人员的区域视觉特性值;使用所述区域视觉特性值对行车安全影响进行评估,区域视觉特性值越大,则表明隧道结构损伤修复后对行车安全影响较小;区域视觉特性值越小,则表明隧道结构损伤修复后对行车安全影响较大。本发明能够量化隧道不同病损模式下加固与修复处置结果对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影响,保障了隧道交通的正常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929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72903.8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ID控制的隧道火灾组合式排烟方法,在隧道顶棚沿纵向间隔布置温度传感器并对温度传感器沿着车流方向按序编号,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光缆实时上传至中央控制系统;当发生火灾时,中央控制系统的火源定位模块判断测得温度最高的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为火源位置;测得温度最高的温度传感器的对应编号为m;在获得火源位置后,中央控制系统将编号为m‑1的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数据与目标控制温度进行对比,然后采用PID自动控制模块,动态调控隧道顶棚射流风机来控制纵向通风临界风速,以适应热释放速率动态变化的火灾场景,并使得位于火源下游的集中排烟效率提升,且避免火源下游烟气分层被过大的纵向气流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4777004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026096.3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断面沉管隧道火灾综合试验方法,步骤:a.在成形的隧道构造内准备用于产生模拟火灾的实验油盘;b.向实验油盘注入设定液位的水,并向实验油盘中注入设定液位的燃油;c.点火使实验油盘中的燃油燃烧开始实验,同时对参数进行采集和数据分析;本发明模拟真实的火灾发生场景并监控,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隧道的真实火灾场景,获取隧道真实的各种条件下的火灾数据,以便避免灾难或者具有针对性的及时应急处理,并为隧道的施工建设以及消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利用油和水物理性质,将油水分层置于实验油盘,可充分发挥燃油的燃烧效率,节约燃油,同时,对实验油盘等附属设施实现有效保护,避免引起意外的火灾或者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592938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572903.8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ID控制的隧道火灾组合式排烟方法,在隧道顶棚沿纵向间隔布置温度传感器并对温度传感器沿着车流方向按序编号,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光缆实时上传至中央控制系统;当发生火灾时,中央控制系统的火源定位模块判断测得温度最高的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为火源位置;测得温度最高的温度传感器的对应编号为m;在获得火源位置后,中央控制系统将编号为m‑1的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数据与目标控制温度进行对比,然后采用PID自动控制模块,动态调控隧道顶棚射流风机来控制纵向临界风速,以适应热释放速率动态变化的火灾场景,并使得位于火源下游的集中排烟效率提升,且避免火源下游烟气分层被过大的纵向气流破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