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0042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286401.7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GmGS1β2基因在调控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中的应用,所述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包括大豆种子的蛋白质含量,和/或百粒重,和/或根瘤数目。本发明中揭示了通过调控大豆中GmGS1β2基因或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或者利用基因编辑改变GmGS1β2基因功能变异位点,能够改变大豆作物的农艺和品质性状。通过利用大豆GmGS1β2基因编码序列构建转基因大豆,其中,过表达GmGS1β2基因的大豆的百粒重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显著提升和根瘤数显著增加;特别利用基因编辑改变GmGS1β2基因功能变异位点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调控大豆GmGS1β2基因在大豆中表达或者改变GmGS1β2基因功能变异位点能够实现改良大豆,调节大豆产量的目的,为大豆改良育种提供了新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639704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1625350.8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大豆百粒重相关的SNP标记及其应用,该SNP标记为大豆基因组版本Glycine max Wm82.a2.v1的Chr18:3450376,该SNP标记的多态性为G或A。本发明基于该SNP标记开发了一种辅助检测大豆百粒重的dCAPS分子标记,所述dCAPS分子标记的碱基转换位点位于第18号染色体3450376位,扩增所述dCAPS分子标记的引物组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利用该SNP(G/A)非同义突变以及设计出的dCAPS分子标记引物,可实现快速准确的检测大豆百粒重大/小的品种,实现筛选百粒重大或小的大豆品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86401.7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GmGS1β2基因在调控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中的应用,所述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包括大豆种子的蛋白质含量,和/或百粒重,和/或根瘤数目。本发明中揭示了通过调控大豆中GmGS1β2基因或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或者利用基因编辑改变GmGS1β2基因功能变异位点,能够改变大豆作物的农艺和品质性状。通过利用大豆GmGS1β2基因编码序列构建转基因大豆,其中,过表达GmGS1β2基因的大豆的百粒重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显著提升和根瘤数显著增加;特别利用基因编辑改变GmGS1β2基因功能变异位点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调控大豆GmGS1β2基因在大豆中表达或者改变GmGS1β2基因功能变异位点能够实现改良大豆,调节大豆产量的目的,为大豆改良育种提供了新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63970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625350.8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大豆百粒重相关的SNP标记及其应用,该SNP标记为大豆基因组版本Glycine max Wm82.a2.v1的Chr18:3450376,该SNP标记的多态性为G或A。本发明基于该SNP标记开发了一种辅助检测大豆百粒重的dCAPS分子标记,所述dCAPS分子标记的碱基转换位点位于第18号染色体3450376位,扩增所述dCAPS分子标记的引物组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利用该SNP(G/A)非同义突变以及设计出的dCAPS分子标记引物,可实现快速准确的检测大豆百粒重大/小的品种,实现筛选百粒重大或小的大豆品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37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98883.1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别大豆抗旱性的dCAPS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其中,扩增所述dCAPS分子标记的引物对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AGTTAACTCGGAACCATGTCAAAC)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TAAACTATCTTTGTGAGTGAGTGTAG)所示。本发明通过采用引入一个错配碱基引物对待测大豆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实现了同步筛选无位点突变大豆基因组DNA和鉴定抗干旱品种的目的,提高了筛选效率和筛选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520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26390.3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嘌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附整粒大豆嘌呤的方法、低嘌呤大豆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整粒大豆嘌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豆、不溶性纳米材料和氯化钙溶液混合,进行浸渍,得到低嘌呤大豆;所述低嘌呤大豆中的嘌呤含量≤1mg/g。所述方法不影响大豆的总体品质,可降低大豆中的嘌呤含量且处理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37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1598883.1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别大豆抗旱性的dCAPS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其中,扩增所述dCAPS分子标记的引物对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AGTTAACTCGGAACCATGTCAAAC)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TAAACTATCTTTGTGAGTGAGTGTAG)所示。本发明通过采用引入一个错配碱基引物对待测大豆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实现了同步筛选无位点突变大豆基因组DNA和鉴定抗干旱品种的目的,提高了筛选效率和筛选准确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