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呼吸下人体呼吸运动数值模拟系统及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2511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283842.1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平静呼吸下人体呼吸运动数值模拟系统及数值模拟方法,属于人体呼吸运动数值模拟技术领域。为解决在人体呼吸运动下的人体呼吸运动数值模拟技术,本发明根据肺部静力学特性将呼气阶段分为吸气阶段、呼气阶段,在膈肌和肋间肌上建立吸气阶段弹簧阻尼等效模型、呼气阶段弹簧阻尼等效模型,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构建吸气阶段、呼气阶段的呼吸肌作用力的力学模型,进行计算整合和可靠性验证,建立呼吸系统有限元模型,进行呼吸系统动力学仿真计算分析得到呼吸系统动力学仿真计算分析结果,分别对气管未变形和最大变形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流体力学仿真计算,基于第三方虚拟平台进行平静呼吸下人体呼吸运动数值模拟。本发明用于人体呼吸运动数值模拟技术领域。

    一种具有电主轴热伸长检测功能的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89874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67280.1

    申请日:2021-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主轴热伸长检测功能的密封结构,涉及高精度电主轴领域,该具有电主轴热伸长检测功能的密封结构包括主轴、防尘盖、传感器固定环、密封环、迷宫密封套圈、压盖、轴承座、径向位移传感器和轴向位移传感器,密封环、迷宫密封套圈和压盖形成两道迷宫式密封结构,径向位移传感器和轴向位移传感器通过轴承座和压盖、密封环和传感器固定环固定在迷宫密封套圈的径向和轴向位置。本发明通过内置的轴向和径向位移传感器测量得到主轴的轴向和径向热伸长数据;内置的位移传感器便于拆装,传感器的系数标定简单;迷宫式密封结构减少了杂质对传感器测量的影响;将主轴热伸长数据反馈到机床,对主轴进行热伸长补偿,提高了主轴加工精度。

    一种数控铣头热误差补偿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21548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40927.4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铣头热误差补偿方法及系统,考虑了无误差情况和实际状态下铣头的热误差,并通过建立热误差补偿数学模型,得到了实际加工情况下各误差补偿量;通过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导入到热误差补偿系统中,基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经模/数转换器模块传递到铣头控制系统,分析计算热误差补偿值,进而对铣头实际工作中的热误差进行补偿;通过编写执行程序,经循环加工以满足精度要求,实现了实际条件下的铣头热误差实时补偿和有效控制,有效提高了数控铣头的加工精度。

    一种高速电主轴水冷系统智能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942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66185.7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电主轴水冷系统智能调控方法,通过建立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在RBF神经网络改进上,建立四层GA‑GRNN神经网络结构框架,四层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结构,利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光滑因子σ,简单准确的找到全局最小值;采用随机初始化种群的方式,初始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光滑因子σ;构造遗传算法(GA)的适应度函数并计算个体适应度,建立的高速电主轴热特性调控冷却介质流量模型,使预测输出与实际值越接近越好,采用GRNN模型的预测温度特性来构造适应度函数;对种群执行自然选择操作,对个体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使种群进化;重复选取适应度函数建立模型和对种群、个体操作,直到满足精度或最大迭代次数停止。本发明利用遗传算法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光滑因子σ进行全局最优搜索,提高了GRNN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提高其训练时的精度和鲁棒性。

    一种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用的引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1388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709457.2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用的引导装置。包括口唇板、通气管、可拆除通槽、气囊、固定板以及润滑海绵块。本装置具有氧气通孔,可以在患者检查过程中提供氧气,防止窒息,由于具有气囊,可以对其进行充放气,用于患者口腔后部咽喉组织与舌头撑起,便于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患者声门,本装置还具有润滑剂,方便纤维支气管镜更容易进入患者气管,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后,可通过可拆除通槽可将整个装置快速拆卸。本发明专利结构简易,工作效率高,方便医生操作纤维支气管镜快速找到声门,降低患者痛苦,保证患者安全,利于气管疾病的诊疗。

    一种散养鸡自动捕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9690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23441.7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散养鸡自动捕获装置,拖拉机为整体提供固定支撑作用,驱动电机Ⅱ带动两个皮带轮旋转,从而带动大齿轮Ⅰ与大齿轮Ⅱ旋转,所述大齿轮Ⅰ与大齿轮Ⅱ带动小齿轮Ⅱ、小齿轮III、小齿轮Ⅵ、小齿轮Ⅶ旋转,通过各轴带动单辊橡胶滚子转动,所述大齿轮Ⅰ与大齿轮Ⅱ带动惰轮Ⅰ与惰轮Ⅱ旋转,所述惰轮Ⅰ与惰轮Ⅱ带动小齿轮Ⅰ、小齿轮Ⅳ、小齿轮V与小齿轮Ⅷ旋转,通过各轴带动单辊橡胶滚子转动,将散养鸡送入支架III内,通过螺旋推进装置,将所述散养鸡送入输送带中,所述输送带将所述散养鸡输送到收集箱中,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散养鸡自动捕获装置,结构简单,灵活性较强,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一种可调式圆柱类工件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8950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382208.8

    申请日:2017-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4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圆柱类工件输送装置,包括管形输送道、导轮、导轮连杆、旋转销、拉伸弹簧、压紧轮、压紧轮连杆、进料口、出料口、步进电机,所述两个导轮压紧圆柱类工件,通过控制带有橡胶外圈的导轮的转动速度调节圆柱类工件的输送数速度;所述导轮连杆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绕旋转销旋转,使导轮压紧圆柱类工件;所述压紧轮将圆柱类工件固定在两导轮和管形输送道之间,使圆柱类工件在两导轮作用下稳定输送,另外本装置通过调节拉伸弹簧长短实现对不同直径圆柱类工件的输送。

    一种自走式全方位可伸缩小浆果采收机

    公开(公告)号:CN106342482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48268.7

    申请日:2016-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D46/22 A01D4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走式全方位可伸缩小浆果采收机,它包括整车车体,起固定连接作用,整车车体底层和中层分别装有滑轨、全方位旋转台和伸缩架,能够实现可伸缩、全方位、距离可调的小浆果采收要求,底层伸缩架前端分别装有自旋展开式接果盘,可以充分与树干接触,并且采用帆布材料,大大的减少了果实由于碰撞引起的损伤,并且在采收完成时,可收缩进车体里,中层伸缩架前端设有C型机械手,并连接有高频液压缸,可实现高频率振动,减少大幅度晃动对果树的损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国内种植农艺的自走式多方位可伸缩小浆果采收机,可用于采收不同高度、不同距离的小浆果果树,以及任何需要调整采收方位和采收距离的采收场合。

    一种滚动体全表面接触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567370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45873.8

    申请日:2016-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6651 F16C33/58 F16C33/66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动体全表面接触轴承,其组成包括外圈、外圈内滚道、滚动体、保持架、内圈外滚道、润滑油槽、内圈。滚动体分别与内外圈滚道两点接触,并用保持架将其隔开。轴承的外圈内滚道和内圈外滚道的结构采用的是非对称V形,内外圈分别有两个不同的倾角,内外圈滚道是轴对称的。内圈外滚道与滚动体之间的间隙构成了润滑油槽。滚动体在滚道内做旋滚运动,可以和滚道发生全表面接触,相应的滚动体表面的摩擦磨损减少了,温升减少了。

    一种新型不对称V形内圈轴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67370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45897.3

    申请日:2016-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583 F16C33/6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不对称V形内圈轴承结构,其组成包括轴承外圈(1)、滚动体钢球(2)、保持架(3)、轴承内圈(4)、储油区(5),外圈内滚道为弧形,内圈外滚道为左右不对称V形,滚动体钢球(2)在弧形外圈(1)与不对称V形内圈(4)之间,由保持架(3)固定,不对称V形内圈(4)和滚动体钢球(2)之间构成储油区。内圈外滚道V形结构两侧倾斜角度不同,非对称V形滚道使钢球在沿滚道公转的同时产生侧向的旋滚,实现了轴承工作过程中钢球与滚道间全表面均匀接触,降低了钢球单点接触循环次数,避免了传统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钢球呈带状磨损,减小了钢球磨损速率,降低了局部温升,延长了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