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9076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10551090.7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R31/385 , G01R31/367
Abstract: 一种基于容量衰减和电量消耗的锂电池加热电流获取方法,属于电池加热技术领域。解决了低温下电池放电加热时电流的幅值选取没有依据,以及因没有考虑加热过程对电池容量衰减的影响而导致加快电池衰老的问题。本发明利用电池低温放电时内阻产生的热量对电池进行内部加热,权衡电池容量衰减和电量消耗这两方面因素,通过标准化处理,构建以这两个方面为对象的目标函数。将电池每上升1℃的过程记为一个阶段,采用局部最优算法,从第一个阶段逐个向后计算,得到每一个阶段的最优放电电流,从而获取整个加热过程的最优放电电流。本发明适用于电池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08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75431.4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2 , Y02T10/7011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低温预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预热技术。解决了低温下电池充电和使用时,存在成本较高、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故障率高或无法对电池均匀加热,造成电池组的均衡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池组最外一排电池单体的外侧和每相邻两排电池单体之间均贴设有电热膜,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组的剩余电量信号输出端连接整车管理系统的电池组剩余电量信号输入端,继电器组的供电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池组的电源信号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组应控制电热膜的供电开关;整车管理系统的电池充电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地面充电装置的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地面充电装置为电池组的充电。本发明适用于电动汽车电池预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32187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991417.8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33 , G01R31/36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电池加热方法,属于电池加热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低温下电池充电和使用时,存在无法对电池均匀加热,或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电池充电内阻与放电内阻之间的差异,并且没有考虑到电池健康状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从而导致电池低温加热脉冲幅值选取和控制不当,加速电池衰老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电池施加交流脉冲电流,利用电池内阻产生的热量对电池进行内部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将电池内阻细化地分为充电内阻和放电内阻,以某一恒定的极化电压为限制条件,考虑电池健康状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增加了电池低温加热脉冲幅值选取和控制的精确性,有效抑制了电池的加热过程对电池衰老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06481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74222.6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R31/36
Abstract: 一种锌银电池荷电状态检测方法,属于电池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荷电状态检测方法无法应用于锌银电池,无法对锌银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准确估计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锌银电池荷电状态的检测方法,无需实施复杂的数学算法,只需通过电池开路电压来确定电池当前所在的荷电状态范围,根据不同的荷电状态范围采取相应的措施,一种措施是通过对电池施加放电脉冲,获取电池内阻,另一种措施是以逐渐增加的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斜坡测试,利用斜坡测试获取电池在测试过程中的转移电流。根据预先获得的转移电流与荷电状态的函数关系,以及内阻与荷电状态的函数关系,获取电池当前的荷电状态。本发明适用于锌银电池荷电状态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68447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27553.X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07 , B07C5/344 , G01R27/02 , G01R31/3627 , H01M10/441
Abstract: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的分选方法,属于电池分选配组领域,解决了不同磷酸铁锂电池间的两个电压平台差异很小,很难进行区分的问题。本发明对n个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分别进行充放电测试,保留放电容量满足大于或等于C1小于或等于C2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对保留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分别进行直流内阻测试,保留直流内阻值满足大于或等于R1小于或等于R2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再对磷酸铁锂电池进行小倍率电流充放电测试,绘制电压与容量增量ΔQ/ΔV的变化曲线;提取电压与ΔQ/ΔV的容量增量曲线的三个极值,并利用所述的三个极值作为聚类算法的特征点,对完成第二次筛选的电池进行聚类分组,实现对磷酸铁锂电池分选。本发明适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分选。
-
公开(公告)号:CN10653218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91417.8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33 ,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5 , G01R31/3606 , G01R31/3662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7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池健康状态的电池加热方法,属于电池加热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低温下电池充电和使用时,存在无法对电池均匀加热,或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电池充电内阻与放电内阻之间的差异,并且没有考虑到电池健康状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从而导致电池低温加热脉冲幅值选取和控制不当,加速电池衰老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电池施加交流脉冲电流,利用电池内阻产生的热量对电池进行内部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将电池内阻细化地分为充电内阻和放电内阻,以某一恒定的极化电压为限制条件,考虑电池健康状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增加了电池低温加热脉冲幅值选取和控制的精确性,有效抑制了电池的加热过程对电池衰老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02541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85467.6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10/44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6 , H01M10/448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7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低温可变电流加热方法,属于电池预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池加热方法存在电池在预热过程中电压过高或过低,对电池造成损害的问题。本发明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根据正交试验原理,以不同的充电电流倍率和放电电流倍率,对不同初始荷电状态soc下的电池分别进行充放电实验,电池温度到达目标温度Tgoal后停止进行充放电,并将充放电循环数到达u时,电池温度仍小于目标温度Tgoal的电池筛选出去;根据电池低温加热的目标要求,电池进行筛选,获得电池的最优化充放电倍率组合表;再进行可变电流电池加热实验获得具有增值的充放电电流倍率组合最优表;利用具有增值的充放电电流倍率组合最优表控制电动汽车供电电池的充放电。本发明适用于电池预热。
-
公开(公告)号:CN10729068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710551562.9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R31/385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4 , H01M10/44
Abstract: 一种基于容量衰减和加热时间的锂电池加热电流获取方法,属于电池加热技术领域。解决了低温下电池放电加热时电流的幅值选取没有依据,以及因没有考虑加热过程对电池容量衰减的影响而导致加快电池衰老的问题。本发明利用电池低温放电时内阻产生的热量对电池进行内部加热,权衡电池容量衰减和加热时间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通过标准化处理,构建以这两个方面为对象的目标函数。将电池每上升1℃的过程记为一个阶段,采用局部最优算法,从第一个阶段逐个向后计算,得到每一个阶段的最优放电电流,从而获取整个加热过程的最优放电电流。本发明适用于电池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668447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10027553.X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的分选方法,属于电池分选配组领域,解决了不同磷酸铁锂电池间的两个电压平台差异很小,很难进行区分的问题。本发明对n个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分别进行充放电测试,保留放电容量满足大于或等于C1小于或等于C2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对保留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分别进行直流内阻测试,保留直流内阻值满足大于或等于R1小于或等于R2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再对磷酸铁锂电池进行小倍率电流充放电测试,绘制电压与容量增量ΔQ/ΔV的变化曲线;提取电压与ΔQ/ΔV的容量增量曲线的三个极值,并利用所述的三个极值作为聚类算法的特征点,对完成第二次筛选的电池进行聚类分组,实现对磷酸铁锂电池分选。本发明适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分选。
-
公开(公告)号:CN104972919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430917.X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11 , Y02T10/7022 , Y02T10/7216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车复合能源的能量分配装置及能量分配方法,驱动电动车复合能源的构型及能量分配方法。解决了现有电动车采用电池作为动力源,造成电动车续驶里程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制定相应的电机驱动方法使锂电池‑超级电容复合能源电动车在不同功率需求下都能正常行驶,同时使得复合能源的能量分配更加合理,满足电动车在不同的功率需求下都可以正常工作,避免了能量的不必要浪费,增加了电动车的续驶里程,本发明适用于分布式驱动电动车复合能源的能量分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