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2463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66372.5
申请日:2020-09-15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丝杠螺母夹紧式对接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对接机构包括主动端和被动端,主动端包括主动端壳、锥面螺母A、锥面螺母B、横梁A、横梁B、电机、正反丝杠和复位弹簧,在正反丝杠上配合锥面螺母A和锥面螺母B,横梁A和横梁B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在横梁A上表面设有锁紧斜面A和锁紧直面A,在横梁B下表面设有锁紧斜面B和锁紧直面B;被动端包括被动端壳,电机转动带动正反丝杠旋转,带动锥面螺母A和锥面螺母B同步靠近,锥面螺母A和锥面螺母B使横梁A和横梁B移动,锁紧斜面和锁紧直面穿出主动端壳后对接锁紧被动端。本发明对模块化航天器对接过程具有导向、锁紧和分离功能,满足不同模块化航天器在轨组装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06142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67637.3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杆触发式锁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锁释装置包括机架、被锁件、锁紧杆、复位拉簧、解锁杆、中间杆、提拉杆、触发块和动力机构,锁紧杆的底部与机架铰接;解锁杆和提拉杆在滑槽内滑动设置;中间杆的中部与机架铰接,两端分别与解锁杆下部和提拉杆下部铰接;解锁杆的顶部与锁紧杆配合,触发块与提拉杆配合,在锁紧杆的中下部设置复位拉簧,初始状态下,触发块提拉提拉杆,使解锁杆的顶部与锁紧杆接触,锁紧杆在复位拉簧的作用下远离被锁件;锁紧时,动力机构带动触发块和提拉杆向下移动,中间杆逆时针转动,解锁杆向上移动,锁紧杆锁紧被锁件。本发明可重复使用、结构简单、小型化及轻量化,完成航天器之间的多次重复连接与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2124639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966372.5
申请日:2020-09-15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丝杠螺母夹紧式对接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对接机构包括主动端和被动端,主动端包括主动端壳、锥面螺母A、锥面螺母B、横梁A、横梁B、电机、正反丝杠和复位弹簧,在正反丝杠上配合锥面螺母A和锥面螺母B,横梁A和横梁B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在横梁A上表面设有锁紧斜面A和锁紧直面A,在横梁B下表面设有锁紧斜面B和锁紧直面B;被动端包括被动端壳,电机转动带动正反丝杠旋转,带动锥面螺母A和锥面螺母B同步靠近,锥面螺母A和锥面螺母B使横梁A和横梁B移动,锁紧斜面和锁紧直面穿出主动端壳后对接锁紧被动端。本发明对模块化航天器对接过程具有导向、锁紧和分离功能,满足不同模块化航天器在轨组装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06142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967637.3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杆触发式锁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锁释装置包括机架、被锁件、锁紧杆、复位拉簧、解锁杆、中间杆、提拉杆、触发块和动力机构,锁紧杆的底部与机架铰接;解锁杆和提拉杆在滑槽内滑动设置;中间杆的中部与机架铰接,两端分别与解锁杆下部和提拉杆下部铰接;解锁杆的顶部与锁紧杆配合,触发块与提拉杆配合,在锁紧杆的中下部设置复位拉簧,初始状态下,触发块提拉提拉杆,使解锁杆的顶部与锁紧杆接触,锁紧杆在复位拉簧的作用下远离被锁件;锁紧时,动力机构带动触发块和提拉杆向下移动,中间杆逆时针转动,解锁杆向上移动,锁紧杆锁紧被锁件。本发明可重复使用、结构简单、小型化及轻量化,完成航天器之间的多次重复连接与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34079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30293.9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FPGA的输入分块重映射FFT方法,它属于FPGA平台上FFT运算速度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中FFT运算速度慢,并没有对FPGA内部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使用改进输入结构的蝶形算法,从FFT的计算过程以及FPGA的硬件架构出发,采用HLS编译工具将并行输入FFT运算中的数据输入重映射模块与蝶形运算系数初始化进IP核中,实现与硬件综合。本发明设计的FFT方法能够在FPGA平台上对并行输入数据进行FFT计算,最大化并行的插值输入信号在FPGA平台上进行FFT的运算效率,时间性能上优于官方提供的IP核,实现了对FPGA内部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对FPGA平台上FFT运算速度进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56741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1020067.0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B21/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边形压接电缆对边距测量装置,两个卡臂分布着呈正多边形排布的测量模块,卡臂合拢后,对称的测量模块分布抵靠住待测电缆的各条边,通过对称的测量模块测量同时待测电缆的所有相对的两边,具有检测效率高,测量结果稳定可信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19975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439382.4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用于在线检测光学元件损伤的变焦距光学系统,属于光学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目前国内对于光学元件损伤采用的检测方式大多为离线检测,难以满足检测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用于在线检测光学元件损伤的变焦距光学系统,它包括前镜组、后镜组和CCD,前镜组的光轴、后镜组的光轴和CCD的光接收面的中心法线重合,前镜组由3块透镜组成,后镜组由3块胶合透镜组成,后镜组能够沿其光轴前后移动,CCD能够沿光轴前后移动,前镜组将入射光透射后出射至后镜组,后镜组的透射光入射至CCD的光接收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51997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9382.4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用于在线检测光学元件损伤的变焦距光学系统,属于光学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目前国内对于光学元件损伤采用的检测方式大多为离线检测,难以满足检测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用于在线检测光学元件损伤的变焦距光学系统,它包括前镜组、后镜组和CCD,前镜组的光轴、后镜组的光轴和CCD的光接收面的中心法线重合,前镜组由3块透镜组成,后镜组由3块胶合透镜组成,后镜组能够沿其光轴前后移动,CCD能够沿光轴前后移动,前镜组将入射光透射后出射至后镜组,后镜组的透射光入射至CCD的光接收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303224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64874.8
申请日:2008-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14
Abstract: 束靶耦合传感器,本发明涉及光电传感器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监测系统设计、加工、装配难度大,成本高,易产生变形和散射等现象,以及对于特殊靶不能保证打靶的精度和可靠性的问题。它包括上中下三个监测单元,每个单元中包括CCD、显微物镜、激光反射镜和环形LED光源,用于监测靶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环形LED用于实现对靶的照明。入射到靶点的激光通过激光反射镜反射到CCD像面上。CCD上采集的靶的图像和光点图像通过图像。采用真空电机、滚珠丝杠传动副实现上下两路显微监测系统的调焦,采用电动微位移平台实现中路显微监测系统的调焦。本发明实现了精确、快速引导,由于激光不直接打到靶上,光束引导不受靶的影响,对不同靶的适应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226775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60747.1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7/32 , G01S7/4814 , G01S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扫频干涉仪的绝对距离动态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属于绝对距离动态测量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测量系统在振动影响下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测量系统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进行FSI绝对距离测量,另一部分利用单频激光器加上声光调制器构成额外的一个外差干涉仪对目标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测,消除了测量路光程变化引入的多普勒效应带来的影响。所述测量方法为利用所述测量系统中1号探测器、2号探测器和平衡探测器探测到的信号,获得的绝对距离: 本发明利用2号探测器得到的信号用来校正声光调制器调制频率不稳定引入的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