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400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0641484.1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N3/0499 , G06N3/08 , G06Q50/06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可调节资源调度域聚合评估的数据驱动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在离线阶段生成目标电网中基本柔性资源参数和聚合商数量,以计算每个聚合可行域和每个基本柔性资源的可行域;利用每个聚合可行域和每个基本柔性资源的可行域训练前馈神经网络,获得可信评估模型;在线阶段动态接入新柔性资源参数,并对新柔性资源进行动态划分,得到其对应的最优聚合域;将新柔性资源参数和最优聚合域输入至前馈神经网络中进行可信评估,得到柔性资源的可信调控域。由此,解决了现有聚合技术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对柔性资源进行动态评估划分后快速计算其可行域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47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707135.7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7/01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目标贝叶斯优化的寒地储能设备配置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规划领域。采用贝叶斯双层模型,上层采用多目标贝叶斯优化算法,下层构建寒地新型电力系统ESS与TES的协同规划模型,对ESS和TES的协同规划,促进了寒地电力系统的“热电解耦”流程,解放了热电联产机组的功率调节能力,增强了对风光能源的消纳水平,有效支持了绿色低碳安全经济的寒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采用的MOBO算法在迭代收敛效率方面避免过多地代入人为主观性,增强了结果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298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84852.8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绕组线圈及其绕制方法及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防范了绕组的层间电压应力高导致的装置绝缘风险。它包括包括绕组线圈、铝板和磁性材料,所述铝板内设有磁性材料,所述绕组线圈与铝板连接,所述绕组线圈绕制方式为上下层间交叉绕制。它主要用于将绕线层间电压应力降低至百伏级,使用线材自身绝缘即可满足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49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25396.8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简化P2D模型的电池内部健康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利用帕德近似原理对液相、固相扩散过程简化,再通过数学变化对简化后的相关机理行为进行解耦与简化表征,建立电池简化模型;将恒流充电测试数据输入容量损失机理模型提取负极容量,并将其辨识结果代入负极电势中,生成负极电势曲线;将利用固相简化模型生成固相负极电势曲线与该曲线拟合,提取表征的锂离子固相扩散能力;将前述已求解特征参数代入电池简化模型中,提取电解液中锂离子的扩散能力与表征电解液浓度并优化,迭代执行该过程,根据多组特征参数对待测退役电池的健康状态进行诊断。该方法提高了电动汽车退役电池内部健康状态的诊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6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076470.1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3/28 , H02J3/3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密度网络未来态场景的源网荷储配置方法,涉及电力系统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先验分布和期望改进函数;利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后验分布;生成相应的源网荷储配置容量;获得所述源网荷储配置容量的电力系统综合运营成本;利用混合密度网络,生成电网的未来态场景;评估所述电力系统综合运营成本;更新所述后验分布;重复执行所述生成相应的源网荷储配置容量至所述更新所述后验分布的步骤,直到达到所述预先设定的收敛条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新能源配置后电网未来态的场景和模拟不足,无法评估不同新能源配置方案下的电力统运营效益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649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525399.1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量损失机理的退役电池余能快速估计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容量损失机理诊断模型;获取退役电池恒流充电测试曲线,基于容量损失机理诊断模型,并利用模式搜索非线性优化算法对曲线进行拟合,提取容量损失特征;建立SVR模型,利用改进的飞蛾扑火优化算法对其核函数与惩罚因子进行寻优,得到ALMFO‑SVR余能估计模型;将预设容量损失特征以其对应的余能真值作为估计模型的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利用实际电压、电流提取实际容量损失特征,并将实际容量损失特征输入至训练完成后的估计模型中,对退役电池余能的快速估计。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退役电池余能估计精度低且测试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2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0315.6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参与的共享储能与微电网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属于微电网领域,上层模型为电动汽车参与的共享储能运营商运行模型,以共享储能运营商为主体,将闲置的电动汽车当成移动储能为共享储能使用者进行服务,依据用户的负荷信息,控制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行为;下层模型为微电网最小运行成本模型,通过采用共享储能的方式来节约自身成本,利用KKT条件对双层模型进行转化,利用Big‑M法,将单层模型的非线性约束部分线性化,得到单层线性模型,依次进行求解,构建了更加完善且适用于多个主体的利益分配方法,该发明将闲置的电动汽车利用起来,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9343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90421.5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30/0601 , G06Q30/0201 , G06F17/18 , G06F17/16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多贡献要素的电力聚合商收益分配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在传统Shapley值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体量修正因子、不确定性修正因子和碳排放修正因子,综合考虑各电力聚合商的边际贡献、设备容量、不确定性水平和碳排放量,构建了更加完善且适用于多个电力聚合商的利益分配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26496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27540.1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增速异常特征的电池早期加速衰竭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早期加速衰竭故障特征;对预设退役电池恒流充电至电池上限截止电压,确定Back‑end电压区域;采用三阶样条插值法结合最小二乘法对Back‑end电压区域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得到平滑Back‑end电压区域,并求解预设数量的平滑Back‑end区域电压内的故障特征数值,再分别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所有数值均小于预设故障特征阈值,则预设退役电池发生早期加速衰竭故障,反之则未发生。该方法实现了退役电池加速衰竭故障的快速诊断,有效避免了传统诊断方法对历史运行数据的依赖,降低了退役电池梯次利用阶段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42649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25399.1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量损失机理的退役电池余能快速估计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容量损失机理诊断模型;获取退役电池恒流充电测试曲线,基于容量损失机理诊断模型,并利用模式搜索非线性优化算法对曲线进行拟合,提取容量损失特征;建立SVR模型,利用改进的飞蛾扑火优化算法对其核函数与惩罚因子进行寻优,得到ALMFO‑SVR余能估计模型;将预设容量损失特征以其对应的余能真值作为估计模型的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利用实际电压、电流提取实际容量损失特征,并将实际容量损失特征输入至训练完成后的估计模型中,对退役电池余能的快速估计。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退役电池余能估计精度低且测试时间长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