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快速生成高强度高熔点接头的芯片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782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03309.0

    申请日:2020-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快速生成高强度高熔点接头的芯片连接方法。本发明采用自设计的电阻加热与功率超声结合的超声辅助热压装置,在不破坏芯片的同时,采用高频率低压力的超声振动实现对芯片的低温连接。在芯片连接过程中,利用超声的物理振动效应使得金属纳米颗粒之间、颗粒与基板之间产生了剧烈的摩擦,导致焊料层的温度快速升高,从而加速了原子的扩散,最终在极短时间内更低的温度下实现了芯片与基板的连接。本发明方法获得接头具有更高剪切强度(70-90MPa)、高热导率(60-80W/m·K)、宽的服役温度,是第三代半导体芯片连接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同时满足长时间高服役温度、高强度、高可靠性的特殊应用场合。

    一种绿色环保的导电纳米铜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9626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85875.3

    申请日:2020-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的导电纳米铜墨水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利用高能量超声波在液相中的空化与声流效应,来改变化学反应机制,从而高效获得纳米铜颗粒,其具体内容包括:首先,采用抗坏血酸作为为还原剂,氢氧化铜作为铜源,再利用抗坏血酸反应后的产物脱氢抗坏血酸的分散作用,以及结合超声波在液相中的特殊效应,从而高效合成出所需的铜纳米颗粒溶液;然后,从铜纳米颗粒分散液分离得到纯净铜纳米颗粒,重复洗涤后加入各种有机溶剂混合得到纳米铜导电墨水。该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机制独特、制备手段新颖、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率效率高、环境友好,且极易形成大规模生产等优势,在印刷电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191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070953.6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可溶性银盐、第一离子助剂、第二离子助剂、聚乙烯吡咯烷酮、还原剂溶解于多元醇溶剂中,制备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制备得到含有银纳米线的母液;将所述含有银纳米线的母液进行后处理,得到高长径比银纳米线。该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可控性较好,且生成的杂质较少,产品的纯度较高,生产效率高,有利于广泛应用。

    氧化锌复合PDMS材料柔性可穿戴应变传感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0596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84435.0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锌复合PDMS材料柔性可穿戴应变传感器及其应用,该氧化锌复合PDMS材料柔性可穿戴应变传感器包括基底层、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氧化锌复合PDMS的摩擦层,所述基底层、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氧化锌复合PDMS的摩擦层外设有封装外层;所述基底层上设有柔性透明电极,所述柔性透明电极采用金属纳米线制备得到;所述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氧化锌复合PDMS的摩擦层位于基底层上;所述氧化锌复合PDMS的摩擦层中,所述氧化锌掺入进PDMS材料。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氧化锌的掺入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输出功率。且该传感器实现了人体信号采集与电能输出一体化,有效避免了一次性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种具有三维杂化结构的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8429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498705.1

    申请日:2022-11-28

    Inventor: 计红军 张琳 吕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三维杂化结构的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氧化锌纳米颗粒溶胶凝胶溶液;准备纳米材料的分散液,将其滴入到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溶胶凝胶溶液中,反应后得到氧化锌纳米颗粒包覆的纳米材料的分散液;所述纳米材料为金属纳米线或纳米碳材料;制备氧化锌生长液,然后将得到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包覆纳米材料的分散液滴入所述氧化锌生长液中,搅拌,在温度90‑120℃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清洗,离心,得到具有三维杂化结构的氧化锌。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优化了氧化锌纳米棒结构,不仅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还构建了大面积的异质结,充分优化了氧化锌基紫外光探测器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性能。

    一种三维氧化锌杂化结构的传感器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80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488754.7

    申请日:2022-11-25

    Inventor: 计红军 张琳 吕昊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紫外光强监测及压电信号监测技术改进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氧化锌杂化结构功能材料的传感器装置,包括传感单元,传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采样单元的输入端,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主控单元的输入端,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显示单元的输入端,交互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主控单元的输入端,供电单元分别电性连接主控单元及传感单元,主控单元根据用户设置传输数据类型控制供电单元是否为传感单元进行供电,若传输数据为紫外光强,则供电单元给传感单元供电,若传输数据为压电信号,则无需供电;若两个信号均需采集,则按照一定时间比例轮询方式采集信号后传输给主控单元。具备探测不同光强的紫外光以及检测由于机械运动引起的压电信号双重功能并表现了优异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