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25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50312.X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渗碳钢抗疲劳细晶渗碳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提高渗碳轴承钢的抗疲劳性能。抗疲劳细晶渗碳层的制备方法:一、在低压真空气氛对渗碳钢进行渗碳处理,渗碳处理采用多段脉冲工艺,控制渗碳温度为950~960℃,进行补充扩散处理,氮气冷却后得到带有渗碳层的渗碳钢;二、对带有渗碳层的渗碳钢进行高温淬火,控制淬火温度为1050~1120℃,得到带有渗碳层亚微米晶的渗碳钢;三、在‑70℃~‑80℃的温度下对带有渗碳层亚微米晶的渗碳钢进行深冷处理,最后在540~550℃的温度下保温回火处理多次。本发明通过亚微米晶的制备,实现细化晶粒和促进碳化物弥散析出,提高了渗碳层抗疲劳性能,疲劳极限强度提高了近5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7556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74890.2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基于有限元模拟设计导流工装降低轴承套圈渗碳变形的方法,本发是要解决轴承套圈在渗碳热处理过程中变形量大的问题。降低轴承套圈渗碳变形的方法:一、建立真空渗碳炉三维几何模型,确定进出风口位置;二、通过COMSOL有限元软件中CFD模块的k‑ω模型计算流场,导出轴承套圈处的流场分布图,根据流场分布图调整优化导流工装的开孔位置和孔径大小;三、通过Nelder‑Mead算法优化导流工装与最上层轴承套圈的最优距离;四、将导流工装安装到真空渗碳炉进风口的下方,导流工装与最上层轴承套圈的距离选用最优距离,渗碳后进行气淬处理。本发明通过建立渗碳过程的有限元模型,计算气淬冷却过程的流场,以降低轴承套圈渗碳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7409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42198.7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利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通过纳米压痕硬度预测维氏硬度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维氏硬度的测试方法具有破坏性,耗时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预测维氏硬度的方法:一、对试样进行渗碳处理和等离子渗氮处理;二、分别检测试样的纳米压痕硬度和维氏硬度;三、建立深度‑硬度DNN模型,该深度‑硬度DNN模型包括三个隐藏层,通过深度‑硬度DNN模型对硬度数据进行扩展训练;四、建立纳米压痕‑维氏硬度DNN模型;五、采用扩展数据集对纳米压痕‑维氏硬度DNN模型进行训练;六、预测维氏硬度。本发明构建了多层的深度神经网络,用以处理纳米压痕硬度与维氏硬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能准确地预测其在400‑1000HV范围内的维氏硬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