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749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1045661.7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下视觉的高级氧化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应用于污水反应池,包括进水区、接触区、反应区和出水区,该系统包括:第一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接触区的第一图像信息;第二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反应区的第二图像信息;第三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出水区的第三图像信息;图像处理装置,与第一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第二水下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第三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电连接,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一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以及第三图像信息确定对应的水质监控信息;曝气装置,与图像处理装置电连接并与臭氧供气源导通连接,用于基于水质监控信息执行对应的臭氧供应调节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41749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45661.7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1/7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下视觉的高级氧化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应用于污水反应池,包括进水区、接触区、反应区和出水区,该系统包括:第一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接触区的第一图像信息;第二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反应区的第二图像信息;第三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出水区的第三图像信息;图像处理装置,与第一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第二水下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第三水下图像采集装置电连接,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一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以及第三图像信息确定对应的水质监控信息;曝气装置,与图像处理装置电连接并与臭氧供气源导通连接,用于基于水质监控信息执行对应的臭氧供应调节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74523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355989.9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9/00 , C02F3/32 , C02F3/30 , C02F1/0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介质复合填充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用于多介质复合填充水处理系统包括初级沉淀结构、反应沉淀结构和连接管件。所述初级沉淀结构包括初级沉淀池,所述反应沉淀结构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池体之间形成反硝化池、曝气池、厌氧氨氧化池和二级沉淀池,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初级沉淀池。本发明通过优化传统悬浮填料的效率,设置菌藻共生填料,投加粉性填料、改善搅拌性能等多种复合方法,使得污水处理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不仅适用于新建工程项目,而且也适用于工程改造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1574523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55989.9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9/00 , C02F3/32 , C02F3/30 , C02F1/0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介质复合填充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用于多介质复合填充水处理系统包括初级沉淀结构、反应沉淀结构和连接管件。所述初级沉淀结构包括初级沉淀池,所述反应沉淀结构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池体之间形成反硝化池、曝气池、厌氧氨氧化池和二级沉淀池,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初级沉淀池。本发明通过优化传统悬浮填料的效率,设置菌藻共生填料,投加粉性填料、改善搅拌性能等多种复合方法,使得污水处理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不仅适用于新建工程项目,而且也适用于工程改造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1264218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1508272.4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中砂粒高效分离的砂水分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折板流变型多向流砂水分离器处理单元、第一非均质新生砂过滤器处理单元和第二非均质新生砂过滤器处理单元;所述折板流变型多向流砂水分离器处理单元,包括切向进水管、出水渠、壳筒板、透水外筒板、透水内筒板、环壁斜板、楔形溢流堰板、异重流折板、瓶形板、锁砂盖、锁砂桨、排砂泵、循环阀;所述非均质新生砂过滤器处理单元,包括壳体、预置砂滤层、耙砂孔、曝气阀、浑液排口、鼓风口、过滤阀、回流泵。本发明利用流体力学原理与创新优化设计,在提升砂水分离效果的同时,消除了传统除砂工艺中存在的跑砂现象,为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和效能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64218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08272.4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中砂粒高效分离的砂水分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折板流变型多向流砂水分离器处理单元、第一非均质新生砂过滤器处理单元和第二非均质新生砂过滤器处理单元;所述折板流变型多向流砂水分离器处理单元,包括切向进水管、出水渠、壳筒板、透水外筒板、透水内筒板、环壁斜板、楔形溢流堰板、异重流折板、瓶形板、锁砂盖、锁砂桨、排砂泵、循环阀;所述非均质新生砂过滤器处理单元,包括壳体、预置砂滤层、耙砂孔、曝气阀、浑液排口、鼓风口、过滤阀、回流泵。本发明利用流体力学原理与创新优化设计,在提升砂水分离效果的同时,消除了传统除砂工艺中存在的跑砂现象,为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和效能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87145.6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06F18/2433 , G06F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水精细化智能管理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用水信号,当用水增量达到预设量后缓存当前用水量值和时间信息;基于保存的历史用水量值和时间信息构建升点数据图,利用预设的用水识别规则库判断用水行为是否异常,若为异常则发出报警信号;当缓存内的用水量值和时间信息的数量达到预设值后,将缓存内的数据发送至上级终端并清空缓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建筑用水存在的开启频率低的特点,从增量角度采集/记录用水信息,减少了无效数据的采集,有效降低了每日数据的传输量,有效减小了水量数据采集能耗,延长了数据发讯设备的寿命,采集的用水数据在同一用水行为时的数据是等距连续的,易于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1854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36749.6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节能减排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无曝气生物池(1)、曝气生物池(2)和密闭气室(3);所述无曝气生物池(1)通过导排管(4)连通密闭气室(3)内的储气膜(5),密闭气室(3)连通鼓风管(6),储气膜(5)通过曝气管(7)连通曝气生物池(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生化产生的恶臭及温室气体就地监测储存并二次利用,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374068.0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2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绿色循环理念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池、二淀池和吸附池,所述生化池左侧设置有污水进入口,所述生化池右端部设置有投加装置,所述生化池右侧连接有二淀池,所述二淀池下端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下端连接于回流管上,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旋流高剪装置,所述回流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生化池左侧,所述回流管右侧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右侧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下端安装有污泥过滤装置,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污泥过滤传送机构、刮泥机构和导向收集机构,所述导向收集机构连接有破碎筛分机构,通过上述系统的设计能够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在处理后能够有效的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大幅减少粉末载体的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301891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25717.6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淀池斜板自清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沉淀池斜板壳体、若干通过卡槽均匀间隔排列于所述沉淀池上方的斜板、设置于所述沉淀池顶两侧的行进轨道、设置于每个所述行进轨道上的行进小车、设置于所述主梁轨道上的主梁轨道小车、设置于所述主梁轨道小车上的伸缩推杆、设置于所述伸缩推杆端部的可替换铲刀。本发明提供的沉淀池斜板的自清洁装置可自动铲泥并精确定位避免铲刀接触并破坏斜板,铲刀刀头形式可替换,可旋转,可喷水冲洗,防止积泥堵塞上升通道,以适应不同污泥需求,提高处理能力,装置的斜板通过与卡槽卡接,因此是可活动形式的斜板,可拆卸可微调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