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217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0754977.8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流式沉淀池浮渣清理装置,包括安装于桁车吸泥机底部的浮渣清理部,浮渣清理部由分别可垂直上下移动的第一浮渣挡板、第二浮渣挡板和第三浮渣挡板组成,第一浮渣挡板位于浮渣清理部的两端,第二浮渣挡板和第三浮渣挡板依次交替排列在两个第一浮渣挡板之间,第一浮渣挡板对应于沉淀池池壁与相邻指形槽之间,第二浮渣挡板对应于指形槽,第三浮渣挡板对应于相邻两个指形槽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可垂直上下移动的分离浮渣挡板设计,在出水区时,位于指形槽处的浮渣挡板抬起能够避开指形槽的阻挡,位于指形槽间隙处、池壁与指形槽间隙处的浮渣挡板则放下对出水区浮渣进行清理,以此提高浮渣清理效果、减少人工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18217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0754945.8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刮渣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安装于桁车式吸泥机底部的多个刮渣部,刮渣部由可旋转的第一刮渣板和第二刮渣板组成,第一刮渣板和第二刮渣板均对应安装于两个相邻的指形槽之间,当桁车式吸泥机运行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时,第一刮渣板与第二刮渣板均平行于指形槽;当桁车式吸泥机运行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且桁车式吸泥机位于沉淀池末端至出水段时,第一刮渣板垂直于指形槽,第二刮渣板平行于指形槽;当桁车式吸泥机运行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且桁车式吸泥机位于指形槽起端至沉淀段时,第一刮渣板与第二刮渣板均垂直于指形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自动高效地对沉淀池浮渣进行清理,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浮渣清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374068.0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2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绿色循环理念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池、二淀池和吸附池,所述生化池左侧设置有污水进入口,所述生化池右端部设置有投加装置,所述生化池右侧连接有二淀池,所述二淀池下端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下端连接于回流管上,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旋流高剪装置,所述回流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生化池左侧,所述回流管右侧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右侧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下端安装有污泥过滤装置,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污泥过滤传送机构、刮泥机构和导向收集机构,所述导向收集机构连接有破碎筛分机构,通过上述系统的设计能够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在处理后能够有效的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大幅减少粉末载体的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182172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54977.8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流式沉淀池浮渣清理装置,包括安装于桁车吸泥机底部的浮渣清理部,浮渣清理部由分别可垂直上下移动的第一浮渣挡板、第二浮渣挡板和第三浮渣挡板组成,第一浮渣挡板位于浮渣清理部的两端,第二浮渣挡板和第三浮渣挡板依次交替排列在两个第一浮渣挡板之间,第一浮渣挡板对应于沉淀池池壁与相邻指形槽之间,第二浮渣挡板对应于指形槽,第三浮渣挡板对应于相邻两个指形槽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可垂直上下移动的分离浮渣挡板设计,在出水区时,位于指形槽处的浮渣挡板抬起能够避开指形槽的阻挡,位于指形槽间隙处、池壁与指形槽间隙处的浮渣挡板则放下对出水区浮渣进行清理,以此提高浮渣清理效果、减少人工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2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34742.5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应急强排辅助系统及强排方法,辅助系统包括应急强排井(1)、吸水口(2)、进水管(3)和连接口(4);所述吸水口(2)设置在应急强排井(1)内,并通过进水管(3)与连接口(4)连通;所述应急强排井(1)通过连通暗渠(5)与雨水检查井(6)连通,连通暗渠(5)内设有开闭式冲洗门(7),冲洗门(7)上设有压力传感器(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在不影响排水系统日常防汛功能的情况下,满足应急工况下采用移动泵(车)进行应急抢排的多种需求,减少应急抢排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34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374066.1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C1/02 , E03C1/06 , H04M1/72406 , H04Q9/00 , F03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高效智能节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混水调节器、热水器、阀门机构、信息处理控制器和节水装置,所述混水调节器,所述混水调节器连接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冷水管连接发电涡轮一端,所述发电涡轮另一端连接市政供水管网,所述发电涡轮连接家用蓄电池,所述家用蓄电池为节水系统控制电源,所述热水管连接热水器,所述热水器的水温控制器连接信息处理控制器,所述混水调节器通过混水管连接水温调节控制器,所述水温调节控制器连接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分别连接喷淋机构和节水机构,所述喷淋机构上端连接牵引机构,提高节水的高效,能够增加后期用户的使用体验,节水效果更直观,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及节水获得感。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374066.1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C1/02 , E03C1/06 , H04M1/72406 , H04Q9/00 , F03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高效智能节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混水调节器、热水器、阀门机构、信息处理控制器和节水装置,所述混水调节器,所述混水调节器连接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冷水管连接发电涡轮一端,所述发电涡轮另一端连接市政供水管网,所述发电涡轮连接家用蓄电池,所述家用蓄电池为节水系统控制电源,所述热水管连接热水器,所述热水器的水温控制器连接信息处理控制器,所述混水调节器通过混水管连接水温调节控制器,所述水温调节控制器连接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分别连接喷淋机构和节水机构,所述喷淋机构上端连接牵引机构,提高节水的高效,能够增加后期用户的使用体验,节水效果更直观,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及节水获得感。
-
公开(公告)号:CN1190835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54601.5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式去渣沉砂防沉积的雨水调蓄池及其运行方法,该雨水调蓄池包括沿雨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格栅区、去渣沉砂区、存水区、调蓄区,所述进水格栅区与去渣沉砂区连通,存水区设置在去渣沉砂区下方,去渣沉砂区内雨水经溢流进入存水区,存水区内雨水经溢流进入调蓄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移动撇渣装置、去渣防砂区穿孔曝气管、存水区穿孔曝气管、调蓄区穿孔曝气管等使调蓄池内沉降的污染物能够自动及时清除,确保调蓄池不会产生淤积,解决调蓄池清淤泥操作流程多、管理维护复杂和不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76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85513.8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包括网格板本体(1)和设置在网格板本体(1)一侧的转动轴(2)以及设置在网格板本体(1)另一侧的牵引绳(3),所述的转动轴(2)设置在竖井(4)内壁上,所述的牵引绳(3)连接牵引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水流的剪切力,实现网格板撇泥清洗,无需将网格板本体取出清洗,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89630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72183.1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絮凝池的可提升网格板,包括网格板本体(1)以及设置在网格板本体(1)上的滚轮(2)和牵引绳(3),位于同一竖井(4)内的网格板本体(1)通过牵引绳(3)连接,所述的牵引绳(3)连接牵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停产放空供水池,便于清洁,且可保障水厂正常运行,减少人工投入,保证出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