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1194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0306521.X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5F17/90 , C05F17/964 , C05F17/979 , C05F17/993 , C05F17/70 , C05F7/00 , B01D53/44 , B01D53/48 , B01D53/52 , B01D53/54 , B01D53/58 , B01D53/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堆肥精准除臭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可沿发酵槽壁水平移动的工作机架,工作机架上安装有翻抛小车,翻抛小车连接安装有链板式翻抛部件,工作机架的上方设置有集气罩,集气罩内的上部安装有管式轴流通风机,管式轴流通风机连接有延伸至集气罩外部的连接管,发酵槽壁内部设置有臭气收集廊道,臭气收集廊道上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接连接管的短管,管式轴流通风机还连接有用于控制管式轴流通风机工作状态的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翻堆时定向收集翻堆产生的大量气体,并直接就近输送至臭气收集廊道,以提高臭气的收集效率、改善车间环境,同时降低臭气收集过程的电力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34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374066.1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C1/02 , E03C1/06 , H04M1/72406 , H04Q9/00 , F03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高效智能节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混水调节器、热水器、阀门机构、信息处理控制器和节水装置,所述混水调节器,所述混水调节器连接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冷水管连接发电涡轮一端,所述发电涡轮另一端连接市政供水管网,所述发电涡轮连接家用蓄电池,所述家用蓄电池为节水系统控制电源,所述热水管连接热水器,所述热水器的水温控制器连接信息处理控制器,所述混水调节器通过混水管连接水温调节控制器,所述水温调节控制器连接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分别连接喷淋机构和节水机构,所述喷淋机构上端连接牵引机构,提高节水的高效,能够增加后期用户的使用体验,节水效果更直观,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及节水获得感。
-
公开(公告)号:CN11297907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225712.3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50 , C02F1/78 , C02F7/00 , C02F3/28 , C02F101/10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反应池尾气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臭氧反应池尾气通入臭氧接触池,同时臭氧接触池内通入污水;尾气经过臭氧接触池一次利用后,进入复氧消毒池,并向复氧消毒池内加入次钠;经过臭氧接触池预氧化后的污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排出部分尾气;经过生物氧化后的污水进入反硝化滤池,得到的反硝化后污水进入复氧消毒池;复氧消毒池内排出的尾气重新进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二次利用,曝气生物滤池完全通过尾气来供氧;复氧消毒池内排出的尾水中水回用或用于生态补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臭氧尾气完全复用,无需尾气破坏装置,大大节省能耗,尾气中的臭氧资源化利用用于尾水消毒,减少了消毒药剂的投加。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374066.1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C1/02 , E03C1/06 , H04M1/72406 , H04Q9/00 , F03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高效智能节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混水调节器、热水器、阀门机构、信息处理控制器和节水装置,所述混水调节器,所述混水调节器连接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冷水管连接发电涡轮一端,所述发电涡轮另一端连接市政供水管网,所述发电涡轮连接家用蓄电池,所述家用蓄电池为节水系统控制电源,所述热水管连接热水器,所述热水器的水温控制器连接信息处理控制器,所述混水调节器通过混水管连接水温调节控制器,所述水温调节控制器连接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分别连接喷淋机构和节水机构,所述喷淋机构上端连接牵引机构,提高节水的高效,能够增加后期用户的使用体验,节水效果更直观,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及节水获得感。
-
公开(公告)号:CN1171854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36749.6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节能减排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无曝气生物池(1)、曝气生物池(2)和密闭气室(3);所述无曝气生物池(1)通过导排管(4)连通密闭气室(3)内的储气膜(5),密闭气室(3)连通鼓风管(6),储气膜(5)通过曝气管(7)连通曝气生物池(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生化产生的恶臭及温室气体就地监测储存并二次利用,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374068.0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2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绿色循环理念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池、二淀池和吸附池,所述生化池左侧设置有污水进入口,所述生化池右端部设置有投加装置,所述生化池右侧连接有二淀池,所述二淀池下端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下端连接于回流管上,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旋流高剪装置,所述回流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生化池左侧,所述回流管右侧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右侧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下端安装有污泥过滤装置,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污泥过滤传送机构、刮泥机构和导向收集机构,所述导向收集机构连接有破碎筛分机构,通过上述系统的设计能够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在处理后能够有效的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大幅减少粉末载体的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301891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25717.6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淀池斜板自清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沉淀池斜板壳体、若干通过卡槽均匀间隔排列于所述沉淀池上方的斜板、设置于所述沉淀池顶两侧的行进轨道、设置于每个所述行进轨道上的行进小车、设置于所述主梁轨道上的主梁轨道小车、设置于所述主梁轨道小车上的伸缩推杆、设置于所述伸缩推杆端部的可替换铲刀。本发明提供的沉淀池斜板的自清洁装置可自动铲泥并精确定位避免铲刀接触并破坏斜板,铲刀刀头形式可替换,可旋转,可喷水冲洗,防止积泥堵塞上升通道,以适应不同污泥需求,提高处理能力,装置的斜板通过与卡槽卡接,因此是可活动形式的斜板,可拆卸可微调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21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55280.2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建筑雨水资源收集净化自冲洗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包括设置于多层建筑顶部的滞蓄削峰池、多根无动力自启闭初雨弃流立管、一体式立管、低位水池、电动连杆耦合启闭阀门,连通一体式立管出水口与低位水池雨水收集进水口的连通管;通过设置具有浑水出水口和清水出水口的一体化立管,具有在浑水出水口相对应的浑水阀板以及与清水出水口相对应的清水阀板的电动连杆耦合启闭调节阀,以及在浑水出水口的一体化立管竖直方向设置过滤器,通过不同的浑水出水或关闭状态与清水出水或关闭状态,能够实现单独的死端过滤,或者单独的高速错流冲洗,或者过滤与高速错流冲洗同时进行的多种多层建筑雨水资源收集净化自冲洗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318168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0450815.X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分离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颗粒分离设备包括分别设置在沉淀池(1)进水侧和出水侧的两台链板式刮泥机,两台刮泥机的底部设置有组合移动牵引轮(2),所述的组合移动牵引轮(2)同时连接两台刮泥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分区刮泥,实现了目标污泥的分质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74068.0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2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绿色循环理念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池、二淀池和吸附池,所述生化池左侧设置有污水进入口,所述生化池右端部设置有投加装置,所述生化池右侧连接有二淀池,所述二淀池下端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下端连接于回流管上,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旋流高剪装置,所述回流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生化池左侧,所述回流管右侧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右侧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下端安装有污泥过滤装置,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污泥过滤传送机构、刮泥机构和导向收集机构,所述导向收集机构连接有破碎筛分机构,通过上述系统的设计能够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在处理后能够有效的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大幅减少粉末载体的流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