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0423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0848571.0
申请日:2021-07-27
申请人: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4F11/02 , E04F11/022
-
-
-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7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3644.2
申请日:2024-07-19
申请人: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中型剧院人流交通仿真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大中型剧院观演群体活动空间设计图纸资料并进行预处理;基于PSPL调查法和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法的交叉混合方法,采集获取观演群体基本属性特征数据和观演群体在大中型剧院空间范围内全过程活动链的人流行为特征与偏好数据;构建大中型剧院人流仿真模型;分别在演出日常态情景与应急疏散情景下,利用所述大中型剧院人流仿真模型对大中型剧院进行人流仿真模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对剧院各功能空间布局设计与观演群体人流组织等方面的痛点识别与改进反馈,仿真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46996.7
申请日:2024-05-23
申请人: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Q50/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型公共建筑的健康建筑品质评价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健康建筑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包括空气品质、水品质、室内外环境品质、建筑结构品质、服务设施品质、减排效益和产出效益的指标;步骤S2,获取健康建筑品质评价指标的值;步骤S3,通过预设算法确定各所述评价指标的第一层级权重;步骤S4,基于第一层级权重及健康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第二层级权重;步骤S5,基于各评价指标的第二层级权重,确定健康建筑性能的综合评价得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全面客观科学地代表健康建筑的品质,以及快速准确评估大型公共建筑的健康性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36744.9
申请日:2024-04-30
申请人: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屋面风雨耦合侵蚀情况的数值模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建立屋面几何模型,提取外流场计算域模型并划分网格;利用k‑e湍流模型模拟风场,当风场计算收敛时提取流场中心剖面风速云图、屋面风速矢量图和屋面动压力云图;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模拟风雨耦合场,当风雨耦合场计算收敛时提取DPM颗粒轨迹图;利用侵蚀/堆积模型计算屋面侵蚀量,当计算收敛时提取屋面DPM侵蚀率云图、屋面表面摩擦系数云图及屋面z方向‑侵蚀率散点图;比对各图形及相应数据,得到建筑屋面风雨耦合侵蚀的高风险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快捷高效地找出被雨水侵蚀后易渗漏的屋面区域,直观且精确地给出需要增强设计的屋面区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5440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1008990.5
申请日:2020-09-23
申请人: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自动化辅助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基坑支护自动化辅助设计方法包括:建立并存储常用的支护构件的通用底图及参数信息;建立项目数据库;基于项目数据库选择基坑支护结构的基本形式及支护构件的类型,形成基坑剖面设计参数库及计算书;基于基坑剖面设计参数库及对应的支护构件的通用底图自动形成基坑支护结构的剖面图、平面图及配筋图;对平面图、剖面图和配筋图按照外部参照文件进行处理,自动完成支护构件的标注和注释,自动匹配图框和视图,形成基坑支护结构的平面图、剖面图和配筋图的出图文件。本发明提供的基坑支护自动化辅助设计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基坑支护设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岩土工程师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217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0754977.8
申请日:2020-07-31
申请人: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流式沉淀池浮渣清理装置,包括安装于桁车吸泥机底部的浮渣清理部,浮渣清理部由分别可垂直上下移动的第一浮渣挡板、第二浮渣挡板和第三浮渣挡板组成,第一浮渣挡板位于浮渣清理部的两端,第二浮渣挡板和第三浮渣挡板依次交替排列在两个第一浮渣挡板之间,第一浮渣挡板对应于沉淀池池壁与相邻指形槽之间,第二浮渣挡板对应于指形槽,第三浮渣挡板对应于相邻两个指形槽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可垂直上下移动的分离浮渣挡板设计,在出水区时,位于指形槽处的浮渣挡板抬起能够避开指形槽的阻挡,位于指形槽间隙处、池壁与指形槽间隙处的浮渣挡板则放下对出水区浮渣进行清理,以此提高浮渣清理效果、减少人工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4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0680361.0
申请日:2020-07-15
申请人: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托换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1),对称设于钢管混凝土柱(1)两侧的托换装置(2),以及设于钢管混凝土柱(1)与托换装置(2)之间用以支撑托换装置(2)的加强钢板(6),以及设于托换装置(2)两侧的对拉螺杆(4),所述托换装置(2)为弧形箱型构件,其内凹弧形孔(21)与钢管混凝土柱(1)焊接,所述托换装置(2)与钢管混凝土柱(1)接触部位形成围合区域,该区域对应的钢管混凝土柱(1)表面焊接抗剪栓钉(3),所述托换装置(2)在该围合区域内部灌注细石混凝土(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有效适用于钢管混凝土结构、抗剪承载力高、安全可靠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