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52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87145.6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06F18/2433 , G06F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水精细化智能管理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用水信号,当用水增量达到预设量后缓存当前用水量值和时间信息;基于保存的历史用水量值和时间信息构建升点数据图,利用预设的用水识别规则库判断用水行为是否异常,若为异常则发出报警信号;当缓存内的用水量值和时间信息的数量达到预设值后,将缓存内的数据发送至上级终端并清空缓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建筑用水存在的开启频率低的特点,从增量角度采集/记录用水信息,减少了无效数据的采集,有效降低了每日数据的传输量,有效减小了水量数据采集能耗,延长了数据发讯设备的寿命,采集的用水数据在同一用水行为时的数据是等距连续的,易于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374068.0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2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绿色循环理念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池、二淀池和吸附池,所述生化池左侧设置有污水进入口,所述生化池右端部设置有投加装置,所述生化池右侧连接有二淀池,所述二淀池下端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下端连接于回流管上,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旋流高剪装置,所述回流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生化池左侧,所述回流管右侧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右侧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下端安装有污泥过滤装置,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污泥过滤传送机构、刮泥机构和导向收集机构,所述导向收集机构连接有破碎筛分机构,通过上述系统的设计能够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在处理后能够有效的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大幅减少粉末载体的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74068.0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2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绿色循环理念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池、二淀池和吸附池,所述生化池左侧设置有污水进入口,所述生化池右端部设置有投加装置,所述生化池右侧连接有二淀池,所述二淀池下端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下端连接于回流管上,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旋流高剪装置,所述回流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生化池左侧,所述回流管右侧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右侧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下端安装有污泥过滤装置,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污泥过滤传送机构、刮泥机构和导向收集机构,所述导向收集机构连接有破碎筛分机构,通过上述系统的设计能够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在处理后能够有效的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大幅减少粉末载体的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57245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20588.4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52 , C02F3/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化碳源富集水解装置及其运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快速反应罐,其上设置有进水总管、药剂投加管、搅拌器以及智能控制模块;碳源富集水解池,与快速反应罐的出水端相连通,侧壁底端设置有出水组件;碳源富集水解池的池内由上到下分别为滤料膨胀区、滤层区和配水室,所述滤层区内部填充有填料,填料上挂接有生物膜;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设置在碳源富集水解池上,用于使得滤料膨胀区中的污水进入配水室及滤层区,以使生物膜上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与污水充分混合。本发明主要针对低C/N污水的脱氮效果提升,可实现原水有机碳源的富集作用,提升碳源可生化降解性,适用于大部分区域低C/N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
-
公开(公告)号:CN213390421U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21758248.1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满管流管道放空清淤装置,包括高度可调节的井筒,井筒与地埋管道的水平段相互垂直,井筒的内部与地埋管道内部相连通,井筒内部安装有双向出流器,井筒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快速接头球阀和第二快速接头球阀,第一快速接头球阀和第二快速接头球阀分别连接至双向出流器的两个出口,井筒的底部安装有自耦潜污泵,自耦潜污泵通过排污管连接至第二快速接头球阀,井筒的顶部设有可打开闭合的顶盖,顶盖上安装有排气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排出放空两侧均为上弯结构的地埋管道中的集水,且能在放空的同时清理管道内的淤堵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219823850U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21269637.1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向微生物种群结构优化的多泥龄生化装置,包括设置于生化池池壁之间的多根可转动的主动轴钢管和多根转向轴钢管,其中,主动轴钢管位于液面上方,转向轴钢管位于液面下方,主动轴钢管与转向轴钢管之间交替连接有载体绳,载体绳上套设有生物载体,多根主动轴钢管中的两个外侧主动轴钢管上的载体绳分别连接至可转动的制动管轮卷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轮轴方式带动调整生物载体在水中浸没深度,从而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以及微生物量,并能够在不放空池体的情况下更换、维修载体,具有方便检修、监测及调试的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