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9260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216208.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块链存储数据被非法篡改的识别方法,其采用分布式NTP网络授时的方式来识别区块链中的哪些存储数据被非法篡改,具体通过轮询对比区块链网络各节点存储的授时哈希值是否与分布式网络对应存储的各节点授时哈希值相同来识别数据是否被篡改。其可以及时识别出区块链中哪些数据被非法篡改,从而保障存储数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460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16733.8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周期基坑结构分布式监测与预警方法,包括:基坑建造完成后,构建分布式基坑结构数据传感器网络,采集基坑结构的实时数据;对所述基坑结构数据传感器网络中的所有传感器安装点位配备传感器通信模块,建立传感器通信传输机制;综合计算服务单元对所述基坑结构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基坑结构的分类监测和整体监测结果,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该技术方案能够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数据。采用直接通信和间接通信的通信传输机制,能够确保传感器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准确性,减少数据传输时延和数据传输错误的可能性。此外,多种监测结果的获取可以更好的了解基坑结构的状态和变化,以便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349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17306.8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结构数据多元时空融合与演化特征提取方法,包括:S1.获取历史基坑结构多元时空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对同一时间的数据根据空间特征进行整合,获得具有空间特征的整合数据;S2.将整合数据按时间跨度进行分类获得不同尺度的分类数据,分别输入多元时空残差神经网络提取基坑结构数据的演化特征,演化特征进行加权融合,并进行模型训练,获得训练好的多元时空残差神经网络预测模型;S3.将实时测量的基坑结构数据输入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相关安全标准比对,得到近期建筑基坑的安全状况;本发明实现了建筑基坑结构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安全状态预警,为建筑施工、建筑安全管理和基坑监测提供数据支持,对于建筑安全稳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34965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217306.8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结构数据多元时空融合与演化特征提取方法,包括:S1.获取历史基坑结构多元时空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对同一时间的数据根据空间特征进行整合,获得具有空间特征的整合数据;S2.将整合数据按时间跨度进行分类获得不同尺度的分类数据,分别输入多元时空残差神经网络提取基坑结构数据的演化特征,演化特征进行加权融合,并进行模型训练,获得训练好的多元时空残差神经网络预测模型;S3.将实时测量的基坑结构数据输入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相关安全标准比对,得到近期建筑基坑的安全状况;本发明实现了建筑基坑结构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安全状态预警,为建筑施工、建筑安全管理和基坑监测提供数据支持,对于建筑安全稳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7926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216208.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块链存储数据被非法篡改的识别方法,其采用分布式NTP网络授时的方式来识别区块链中的哪些存储数据被非法篡改,具体通过轮询对比区块链网络各节点存储的授时哈希值是否与分布式网络对应存储的各节点授时哈希值相同来识别数据是否被篡改。其可以及时识别出区块链中哪些数据被非法篡改,从而保障存储数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56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50420.2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T17/00 , G06V20/64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人类思维过程的点云重建方法,方法具体包括:S1、获取物体单视角三维点云P;S2、对三维点云P进行体素化处理,得到体素网格V;S3、使用编码器对点云P和体素网格V进行编码,得到点云特征Fp和体素特征Fv;S4、使用点‑体素融合模块对点云特征Fp和体素特征Fv进行融合,得到点‑体素融合特征Ff;S5、利用类别解码器对点‑体素融合特征Ff进行类别解码,得到分类结果L;S6、使用类别引导模块对分类结果L和点‑体素融合特征Ff进行融合,得到类别融合特征Fc;S7、使用金字塔解码器对类别融合特征Fc进行解码,得到多尺度完整点云P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点云重建精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231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1428193.1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皮肤的太极推手机械臂,其至少包含感受单元、执行单元、控制单元以及决策单元,感受单元为一种可以覆盖于机械臂表面的模块化电子皮肤,可以感知接触力、接近度、温度、加速度等多种物理量;执行单元为机械臂内的电机,可以根据上层的控制信号驱动机械臂完成对应的太极推手动作;控制单元根据决策单元的推理和分析,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执行单元;决策单元内置触觉感知融合算法,其利用多传感器融合算法融合电子皮肤所接收到的数据,推断出人类手臂进行太极推拿时的动作轨迹和意图,本发明可以实现机械臂与人类紧密配合完成太极推拿的一系列动作,在实现安全交互的前提下,满足特定人群太极推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158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1117.8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5D1/49 , G05D1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腿部受损的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针对四足机器人构建CPG节律控制器;当四足机器人腿部发生故障时进行四足机器人的正常以及腿部受损四足机器人运动策略进行切换;其中,四足机器人运动策略采用双层强化学习框架:高层强化学习根据当前机器人状态和参考命令生成CPG参数,并生成关节参考轨迹;底层强化学习对生成的参考关节轨迹进行微调,得到目标关节角度;累加关节参考轨迹与目标关节角度,并进一步计算得到当前机器人关节扭矩指令。本发明使机器人能够模仿正常运动及腿部受伤时的步态性质,并通过双层PPO强化学习模型对CPG的参数以及关节角度进行调节,解决了腿部受损四足机器人行走鲁棒性和环境适应性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2785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1503493.1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结构信息的VSLAM定位方法,属于室内定位领域,包括移动智能体、BIM数据库、边缘计算设备、用户接口,移动智能体采集视觉传感器获取的RGB/RGBD图像,控制移动机器人位姿;BIM数据库存储从BIM模型中提取的建筑物三维结构和语义信息;边缘计算设备和移动智能体相连接,包括CAD重建网络和VSLAM算法两个主要线程,通过CAD重建网络求解9‑DoFCAD模型和VSLAM算法求解当前位姿、优化轻量化结构地图;用户接口接收用户命令,获取移动智能体位置,发送移动智能体控制信号并监控边缘计算设备运行情况,本发明利用BIM模型提供的结构化信息为机器人提供准确的定位源,同时避免传统的建图任务,具有轻量化、精度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23285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10210815.1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H04L41/0631 , H04L41/0677 , H04L43/12 , H04L43/08 , H04L4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逻辑故障探针的CPS节点故障识别方法和系统,在该方法中,针对CPS节点集群中的每一CPS节点,基于为所述CPS节点所配置的信号采样模块进行采样,以确定相应的CPS节点状态数据;其中,所述CPS节点状态信息包括节点模态状态;基于各个CPS节点的节点标识信息,对所采样的各个CPS节点状态数据分别进行标识;根据经标识的各个CPS节点状态数据进行故障分析,以确定所述CPS节点集群中的每一CPS节点的故障状态结果。由此,提供了一套完整可行的CPS逻辑故障探针技术,能够对CPS系统中各个节点的故障特征进行自动化识别和定位,实现了对无人系统故障的自动化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