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月球科研站多机协同作业地面演示验证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90281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414405.X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一种月球科研站多机协同作业地面演示验证平台,涉及空间机器人领域,包括有操作台、模拟地形、数个感知机器人、数个操作机器人、操作物和演示屏幕,其中操作台和演示屏幕固定设置在模拟地形上;感知机器人、操作机器人、操作物放置在模拟地形上,可以任意移动;所述的操作台一端开设有机器人库,一端设置有爬升台阶;操作台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操作台侧壁上设置有可更换单元、3D打印单元、电缆插拔单元和拓展单元;本发明集多种演示需求于一体,相比于分散演示平台,具有演示任务连贯性好、多任务场景融合、可对多任务之间的接口匹配进行考核、演示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自脱困蠕动式载人月面移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49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44193.9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一种自脱困蠕动式载人月面移动系统,由舱体和四套模块化悬架组成,每套模块化悬架具有车轮升降和独立转向功能,通过各悬架的配合可实现蟹行行驶、原地转向、复杂地形适应性以及蠕动功能。与传统地面车辆或星球车相比,本发明的四套分布式独立悬架模块具有升降和独立转向功能,可保证在不同的复杂月面地形下使每个车轮具有良好的贴地性,可通过车轮的制动、随动及悬架升降功能的时序配合实现整个移动系统的蠕动功能,进而实现整个移动系统自脱困功能,同时具备原地转向和蟹行的高机动特性。每套独立悬架模块的压缩弹簧、丝杆螺母等移动副布置在密闭箱体内,保证了良好的抗月尘能力。

    一种弱引力星表触碰采样测试用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9037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14985.2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一种弱引力星表触碰采样测试用试验平台,涉及深空探测技术领域,包括支架、Stewart平台、横框、竖框、缆绳、滑轮、电机、配重、探测器模拟器、采样执行机构、采样器、星表模拟介质、激光跟踪仪和靶标,本发明场地需求小、成本低、系统组成简易、操作简单,可实现探测器全运动自由度弱引力模拟,且可实现探测器触碰采样模拟及触碰采样过程中探测器状态反演的试验;既可实现小天体表面的弱引力模拟,也可实现月球、火星等表面的微重力模拟;电机通过主动控制提高了试验平台弱引力模拟精度以及试验平台反应速度,无需控制探测模拟器能够实现探测器采样时的位姿及速度,降低了试验难度。

    一种大越障高速移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4407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386581.3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探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越障高速移动装置,包括驱动支架,所述驱动支架的左右侧均安装有双向减震摇臂,两侧所述双向减震摇臂的另一端均连接有轮组件,常态下,所述双向减震摇臂包括外壳、关节中轴及关节内轴,所述关节中轴的一端插接在外壳的内腔中,且其外端与外壳的内侧之间连接有顺时针卷簧,所述关节内轴的一端插接在关节中轴的内腔中,且其外侧与关节中轴的内侧之间连接有逆时针卷簧,本装置采用对称式车体设计,使得本装置的车体双面均可正常行驶,进而使得本装置具备超强的倾覆适应能力,即使本体翻转仍能继续行走,从而使得本装置可以在任意复杂未知路面可靠行驶。

    一种大越障高速移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44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86581.3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探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越障高速移动装置,包括驱动支架,所述驱动支架的左右侧均安装有双向减震摇臂,两侧所述双向减震摇臂的另一端均连接有轮组件,常态下,所述双向减震摇臂包括外壳、关节中轴及关节内轴,所述关节中轴的一端插接在外壳的内腔中,且其外端与外壳的内侧之间连接有顺时针卷簧,所述关节内轴的一端插接在关节中轴的内腔中,且其外侧与关节中轴的内侧之间连接有逆时针卷簧,本装置采用对称式车体设计,使得本装置的车体双面均可正常行驶,进而使得本装置具备超强的倾覆适应能力,即使本体翻转仍能继续行走,从而使得本装置可以在任意复杂未知路面可靠行驶。

    一种地外天体采样探测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298588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206580.X

    申请日:2021-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外天体采样探测工具,包括:丝杠传动件、刀座和采样刀;驱动组件A的输出轴和丝杠传动件平键连接,丝杠传动件穿过驱动组件B中心的通孔,与钻头组件固接;驱动组件B的输出轴与采样刀传动组件A平键连接,采样刀传动组件A与采样刀传动组件B花键连接,采样刀传动组件B与两个以上采样刀分别形成螺旋副;壳体与丝杠传动件同轴安装,且后端开口并固定在驱动组件B上,壳体中前端设两个以上刀座导向槽,每个刀座导向槽后端的壳体上设样品室封装头;刀座同轴套装在丝杠传动件上,一端与丝杠传动件形成丝杠螺母副,另一端与采样刀对应设置两个以上样品室,并同轴套装在采样刀传动组件B上,采样刀槽设置在刀座的中部并向后倾斜。

    一种地外天体采样探测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298588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06580.X

    申请日:2021-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外天体采样探测工具,包括:丝杠传动件、刀座和采样刀;驱动组件A的输出轴和丝杠传动件平键连接,丝杠传动件穿过驱动组件B中心的通孔,与钻头组件固接;驱动组件B的输出轴与采样刀传动组件A平键连接,采样刀传动组件A与采样刀传动组件B花键连接,采样刀传动组件B与两个以上采样刀分别形成螺旋副;壳体与丝杠传动件同轴安装,且后端开口并固定在驱动组件B上,壳体中前端设两个以上刀座导向槽,每个刀座导向槽后端的壳体上设样品室封装头;刀座同轴套装在丝杠传动件上,一端与丝杠传动件形成丝杠螺母副,另一端与采样刀对应设置两个以上样品室,并同轴套装在采样刀传动组件B上,采样刀槽设置在刀座的中部并向后倾斜。

    面向增材制造的梯度点阵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943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216493.5

    申请日:2019-03-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航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向增材制造的梯度点阵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梯度点阵结构,包括:多级沿预设方向依次连接的层状点阵,每一级层状点阵均包括至少一个点阵胞元;每一个点阵胞元均包括多个杆件,其中多个基本杆件相交于一点,且点阵胞元相对于过交点的预设方向具有三重、四重或六重空间旋转对称性。沿预设方向,每一级层状点阵中的每一个点阵胞元的构型相对于前一级层状点阵中的每一个点阵胞元的构型梯度增加。通过将每一级层状点阵中的每一个点阵胞元的构型相对于前一级层状点阵中的每一个点阵胞元的构型梯度增加,从而逐级增加了层状点阵的强度和刚度,实现了整个梯度点阵结构的性能梯度变化。

    一种用于月面着陆缓冲及重载运输的一体化可变构型悬架

    公开(公告)号:CN1193889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44101.5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月面着陆缓冲及重载运输的一体化可变构型悬架,包括由悬架组件支座、上叉臂、下叉臂和车轮驱动转向组件组成的双叉臂构型;偏航关节、髋俯仰关节、膝俯仰关节;上叉臂的开叉端之间通过髋俯仰关节安装在悬架组件支座一侧上方;下叉臂的开叉端通过膝俯仰关节安装在悬架组件支座同侧下方,上、下叉臂的汇合端分别铰接在车轮驱动转向组件上;车轮驱动转向组件与车轮连接;膝关节摆杆一端与膝俯仰关节连接,另一端与辅助动力杆的一端铰接;辅助动力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腿杆上;支撑腿杆末端安装支撑足;阻尼器一端安装在髋俯仰关节上,另一端铰接安装在下叉臂上,用于提供被动阻尼力。

    一种可应对多故障的载人月球车移动系统及故障应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057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44136.9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一种可应对多故障的载人月球车移动系统及故障应对方法,(1)转向损坏时,车轮正常行驶;转向失效但可反驱时,将故障轮转向回正后锁定,整车采用非故障轮转向;转向失效且不可反驱时,若故障轮抱死时转向角度未到极限角度,采用非故障轮实现转向,若抱死时转向角度为极限角度,采用差速或力矩协调分配的方式实现转向。(2)驱动组件损坏,车轮面未损坏,将故障轮驱动解锁为随动状态;转向未损坏时采用4轮转向且调整故障轮转角以匹配各车轮与月面的摩擦制动力实现制动,转向损坏时步骤(1);(3)车轮轮面损坏时,如果转向未故障或失效但可反驱,则将故障轮转向回正锁定,插入备用轮,若转向失效且不可反驱,则拆除故障轮后插入备用轮行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