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人参香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1591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587150.7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人参香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牛黄瓜条肉、鸡胸肉、鸭胸肉、牛脂肪为原料,加入人参,并以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plantarum)、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以及两者复合进行发酵,制备发酵人参香肠。本发明制备的发酵人参香肠特点在于,将乳酸菌和人参用于发酵香肠的制备中,在提高香肠产品的营养及抗氧化能力、延长香肠保质期的同时,还赋予香肠产品特定的风味物质,对发酵香肠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种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电化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253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1199695.5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电化学方法。特点是玻碳电极表面采用聚亚甲基蓝、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酶)和戊二醛共同修饰,其制备方法包括裸电极活化;亚甲基蓝电聚合;工作电极制备,将4μL酶和2μL 1.0%的戊二醛混匀滴加于电极表面,晾干;将其置于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溶液中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得到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ng‑10μg和0.01ng‑10μg,检出限分别为0.0057ng mL‑1、0.011ng mL‑1。优点是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廉价、操作简单、可重复利用,可应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测,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技术。

    酶切循环核酸适配体传感器检测牛奶中土霉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582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98003.3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酶切循环核酸适配体传感器检测牛奶中土霉素的方法,是利用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和酶切循环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可以快速检测土霉素的核酸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当土霉素不存在时,SGI插入双链结构中,体系得到很高的荧光强度;而当体系中存在土霉素时,目标物会并破坏双链结构,体系荧光强度下降;通过测定加入目标物前后体系荧光强度变化,可以实现对土霉素的定性和定量检测;另外,在体系中加入核酸外切酶Exo I可以形成酶切循环放大的功效;本方法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建立SGI与双链核酸荧光体系;建立核酸适配体传感器荧光检测方法;测定所建立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对土霉素的选择性;运用所建立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测定实际牛奶样品中的土霉素。

    一种发酵人参香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1591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587150.7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人参香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牛黄瓜条肉、鸡胸肉、鸭胸肉、牛脂肪为原料,加入人参,并以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 llusplantarum)、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以及两者复合进行发酵,制备发酵人参香肠。本发明制备的发酵人参香肠特点在于,将乳酸菌和人参用于发酵香肠的制备中,在提高香肠产品的营养及抗氧化能力、延长香肠保质期的同时,还赋予香肠产品特定的风味物质,对发酵香肠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种大豆低聚肽糖果香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7105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26067.1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低聚肽糖果香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本发明将牛黄瓜条肉40份、鸡胸肉30份、鸭胸肉10份和牛脂肪20份分别绞碎后,加入食盐2.5份、蔗糖0.5份、葡萄糖0.5份、五香粉0.5份和亚硝酸钠0.007份,搅拌均匀,在4℃条件下腌制12~14h后加入大豆低聚肽及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与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质量比为1:1的复合发酵剂,随后进行灌肠、发酵、蒸煮和干燥成熟,待冷却后牛皮纸扭结包装,即得到香肠产品。本发明通过添加大豆低聚肽,改善了香肠的品质和色泽,同时提高了香肠的抗氧化性,抑制香肠短期贮藏期间的脂肪氧化,保持了产品新鲜度。此外,本发明采用牛皮纸扭结包装,开发出了一种口感丰富、外形美观和便于携带的新型发酵香肠。

    一种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电化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253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99695.5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电化学方法。特点是玻碳电极表面采用聚亚甲基蓝、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酶)和戊二醛共同修饰,其制备方法包括裸电极活化;亚甲基蓝电聚合;工作电极制备,将4μL酶和2μL 1.0%的戊二醛混匀滴加于电极表面,晾干;将其置于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溶液中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得到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ng-10μg和0.01ng-10μg,检出限分别为0.0057ng mL-1、0.011ng mL-1。优点是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廉价、操作简单、可重复利用,可应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测,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技术。

    紫苏油作为山梨酸钾抗菌增效剂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6599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23832.0

    申请日:2015-11-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紫苏油作为山梨酸钾抗菌增效剂的应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大肠杆菌O157:H7,大肠杆菌25922为对照用质控菌株,8株大肠杆菌食品分离株,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株,为试验菌,实验结果表明,紫苏油与山梨酸钾联合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菌株的FICI值均小于0.5,说明两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当紫苏油与山梨酸钾联合作用时,测试菌株FICI值均小于0.5,两者对大肠杆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