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97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98654.4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T7/73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V10/7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磷灰石裂变径迹人工智能识别方法,包括S1:获取磷灰石裂变径迹图像;S2:对灰石裂变径迹图像进行截取,获得样本图像;S3:对样本图像中的裂变径迹进行标注生成标签集,标签集和样本图像共同组成数据集,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S4:构建RA Faster R‑CNN网络模型,并对权重矩阵参数进行初始化;S5:基于训练集和数据集对RA Faster R‑CNN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合测试;S6:将待检测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图像输入至RA Faster R‑CNN网络模型进行预测。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裂变径迹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且直接计算出裂变径迹的长度和夹角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70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83028.2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12
Abstract: 一种基于一步溶剂热法合成的Au负载ZnO纳米复合材料的正戊醇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乙醇为溶剂,六水合硝酸锌为锌源,四水合氯金酸为金源,氢氧化钠和乙二胺为碱源,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和后续煅烧过程制备出Au负载ZnO纳米复合材料。所述传感器由外表面带有两条平行、环状且彼此分立的金电极的Al2O3陶瓷管、Au负载ZnO纳米复合材料及位于Al2O3陶瓷管内部的Ni‑Cr合金加热丝组成。该发明的传感器对正戊醇气体具有十分优异的气敏响应,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对4ppm正戊醇气体响应可达71.8,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使传感器在正戊醇气体的选择性检测领域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7351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76597.6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省新风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58 , G05B2219/14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循环式停车库电气控制系统,由PLC、与PLC连接的变频器、抱闸装置、增量式编码器、射频读写器、触摸屏、光电开关、涡流接近开关和急停开关,通过射频读写器读取无源射频标签,通过变频器连接交流异步电机,通过抱闸装置作用于输出轴。系统整体控制功能完善,操作便捷,电机闭环反馈控制确保系统平稳加减速和停车,射频和涡流接近开关不仅精确灵敏,而且防尘防非金属物遮挡,系统运行可靠,光电开关的车架旋转路径障碍物检测,急停开关的紧急制动以及编码器的异常滑移检测保障了人和物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62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77038.7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空协同智能物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无人货车、无人机、折叠式货箱、车载自动换电装置和一体化收货站,所述一体化收货站、所述车载自动换电装置、所述折叠式货箱和所述无人机均设置在所述无人货车内;所述折叠式货箱设置在所述一体化收货站的正上方,所述一体化收货站的一侧与所述车载自动换电装置连接,所述车载自动换电装置与所述无人机连接。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陆空协同智能物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实现了物流的无人派送,也实现了无人机自动换电,解决了无人机电池的续航问题,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节省了劳动力,且可多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57209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19059.1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无人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越野车的车载无人机平台,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上设置有舱门,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第二平台上,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与无人机活动相连;水平调节柱,四组所述水平调节柱分布安装在第二平台上,且所述水平调节柱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通过空气弹簧与底座相连。本发明中的一种适用于越野车的车载无人机平台,在升降平台固定无人机且为其充电的同时,增加定位指示灯通信功能,以满足无人机准确降落的需求,使无人机能够随车安全运输并实现精确的起飞降落,保障无人机的工作安全及电量续航,且增加无人机可以为车辆提供探路、照明等辅助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2978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98654.4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T7/73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V10/7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磷灰石裂变径迹人工智能识别方法,包括S1:获取磷灰石裂变径迹图像;S2:对灰石裂变径迹图像进行截取,获得样本图像;S3:对样本图像中的裂变径迹进行标注生成标签集,标签集和样本图像共同组成数据集,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S4:构建RA Faster R‑CNN网络模型,并对权重矩阵参数进行初始化;S5:基于训练集和数据集对RA Faster R‑CNN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合测试;S6:将待检测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图像输入至RA Faster R‑CNN网络模型进行预测。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裂变径迹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且直接计算出裂变径迹的长度和夹角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6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77038.7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空协同智能物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无人货车、无人机、折叠式货箱、车载自动换电装置和一体化收货站,所述一体化收货站、所述车载自动换电装置、所述折叠式货箱和所述无人机均设置在所述无人货车内;所述折叠式货箱设置在所述一体化收货站的正上方,所述一体化收货站的一侧与所述车载自动换电装置连接,所述车载自动换电装置与所述无人机连接。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陆空协同智能物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实现了物流的无人派送,也实现了无人机自动换电,解决了无人机电池的续航问题,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节省了劳动力,且可多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70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1283028.2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12
Abstract: 一种基于一步溶剂热法合成的Au负载ZnO纳米复合材料的正戊醇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乙醇为溶剂,六水合硝酸锌为锌源,四水合氯金酸为金源,氢氧化钠和乙二胺为碱源,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和后续煅烧过程制备出Au负载ZnO纳米复合材料。所述传感器由外表面带有两条平行、环状且彼此分立的金电极的Al2O3陶瓷管、Au负载ZnO纳米复合材料及位于Al2O3陶瓷管内部的Ni‑Cr合金加热丝组成。该发明的传感器对正戊醇气体具有十分优异的气敏响应,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对4ppm正戊醇气体响应可达71.8,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使传感器在正戊醇气体的选择性检测领域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7209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19059.1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无人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越野车的车载无人机平台,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上设置有舱门,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第二平台上,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与无人机活动相连;水平调节柱,四组所述水平调节柱分布安装在第二平台上,且所述水平调节柱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通过空气弹簧与底座相连。本发明中的一种适用于越野车的车载无人机平台,在升降平台固定无人机且为其充电的同时,增加定位指示灯通信功能,以满足无人机准确降落的需求,使无人机能够随车安全运输并实现精确的起飞降落,保障无人机的工作安全及电量续航,且增加无人机可以为车辆提供探路、照明等辅助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9997504U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21129997.1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车领域,提供了一种室内共享电池回收与文件传递的小车,包括循迹线、主车体和保护壳,所述循迹线设置在办公区域的地面上;所述主车体包括:探测装置、控制装置、驱动装置、电池、定时模块、WiFi模块和底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探测装置获得的小车前进过程中所需的避障与循迹的信号,通过WiFi模块获得人机交互信息,运用控制装置分析上述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控制驱动装置进行相应的转向、避障操作,实现了在室内高效率、高自动化的文件传递与电池回收工作,且文件承装处连接带有磁吸的压片,可以防止文件散落;电池可由滑轨滑入抽屉,防止电池掉落时受到冲击导致漏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