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桨教学试验台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1956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60557.4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舵桨教学试验台装置。该舵桨教学试验台装置包括基座、舵桨本体、推进系统以及转向系统;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第一基座的安装位置低于第二基座的安装位置;舵桨本体包括支承部、安装轴座、第一桨以及第二桨,安装轴座转动设置在支承部上,第一桨和第二桨同水平轴线且位置相对地转动设置在安装轴座的两侧;推进系统包括变频电机和传动机构,变频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桨和第二桨连接;转向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和转舵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通过转舵机构驱动安装轴座相对于支承部旋转。该舵桨教学试验台装置能够安全、便捷地展示实际船舶中舵桨的结构和运转情况,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种船舶用升降式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

    公开(公告)号:CN11379995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202194.X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推进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船舶用升降式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包括:基座,固定在船体上;升降组件,其固定端固定在基座上;推进器本体,设置在升降组件的活动端且包括推进轴、螺旋桨及螺距调节件,螺距调节件设置在推进轴上且能够沿推进轴的轴向移动以调节螺旋桨的螺距;旋转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活动端且包括旋转动力件和旋转轴,旋转动力件能够通过旋转轴驱动推进轴和螺旋桨旋转;回转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活动端且包括回转动力件和回转轴,回转动力件能够通过回转轴驱动推进器本体回转。本发明公开的升降式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噪声大和对船舶的阻力大的问题,能够适用于各种场合。

    一种回转升降式潮流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6336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903641.3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潮流能发电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回转升降式潮流能发电装置,所述基座平台的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连接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顶端设置有升降平台,且所述支撑立柱和所述升降平台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模块化潮流能发电装置,用于将潮流能转化为电能,所述基座平台的上表面位于所述支撑立柱的一侧竖直安装有多个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用于控制升降平台的升降高度,能够满足根据海水流速方向与潮汐涨落的高度改变工况的需求,提供一种效率高,又易于控制,集结构简单,转动、升降、回转于一身的回转升降式潮流能发电装置,可以独立设计制造,通用性强,便于保养和维修。

    用于展示螺旋桨推进系统的试验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9126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41894.9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推进器技术领域,公开用于展示螺旋桨推进系统的试验台装置,包括观测水箱、推进系统组件、动力组件和支撑组件,观测水箱包括透明观测窗;推进系统组件包括固定桨、螺旋桨轴和艉管,固定桨可拆卸连接螺旋桨轴且浸没于水中,艉管可拆卸套装于螺旋桨轴外;动力组件包括驱动中间轴的驱动电机和齿轮箱机构,中间轴通过齿轮箱机构可拆卸连接驱动电机,中间轴传动连接螺旋桨轴;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艉管的艉管轴承基座、支撑中间轴的中间轴承基座和校中顶升基座,校中顶升基座顶升中间轴以使中间轴和螺旋桨轴同轴设置。本发明的试验台装置能模拟船舶推进器的工作环境,具备操作使用、拆卸安装、维护保养等教学与训练功能,提升教学效果。

    一种强制润滑冷却的轴上配油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486331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291562.1

    申请日:2020-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制润滑冷却的轴上配油器结构,配油轴设于壳体内,壳体两端通过骨架密封法兰与配油轴固定连接,骨架密封法兰与配油轴之间设有骨架密封板,骨架密封板外侧设有泄露盖板,壳体内壁一侧与配油轴之间设有倒车轴承,壳体内壁另一侧与配油轴之间设有正车轴承,壳体下方内壁与配油轴之间设有润滑油油腔,润滑油进口设于润滑油油腔下方,内油管设于配油轴内,内油管两侧设有支撑块,销轴设于内油管中部,销轴两端通过销轴衬套设于配油轴内部,正车轴承、倒车轴承、壳体和配油轴之间设有第三内腔,壳体下方设有浮动限位组件。本发明提供高压正车油、高压倒车油、低压润滑油,共同三路润滑油来润滑冷却正车轴承和倒车轴承。

    一种基于系统误差补偿的齿轮内孔微量凸度磨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9591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090607.3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一种基于系统误差补偿的齿轮内孔微量凸度磨削工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圆柱砂轮对工件内孔进行粗磨;采用圆柱砂轮对工件内孔进行半精磨;建立理论修形曲线;根据理论修形曲线,采用内凹廓形砂轮对工件内孔进行精磨削;在工件修形磨削过程中,进行砂轮修整:根据实际磨削结果,提取系统误差曲线,根据理论修形曲线和误差曲线获得砂轮内凹廓形参数,采用内凹廓形砂轮对工件内孔进行精磨削。本发明有效地分离工艺系统中的系统误差,将此误差曲线与给定修形曲线线性叠加后以大幅降低微量鼓形磨削过程中的工艺系统误差,提高风电齿轮内孔微量鼓形修形磨削的精度和稳定性,并能适应不同形式的修形要求。

    实现自动循环冷却的船用液压站

    公开(公告)号:CN101498328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25924.6

    申请日:2009-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自动循环冷却的船用液压站,包括蓄油箱、电机泵组、安全阀、主换向阀和冷却器,所述的冷却器安装在回油管路中,其特征在于:主换向阀的油口P和油口T分别与高压供油管和回油管路连接,主换向阀的油口A和油口B分别与对应的双向供油管连接,其中一根双向供油管与艉轴中的内油管连接,另一根双向供油管与艉轴中的外油管连接;与主换向阀的油口P和油口T连接的高压供油管和回油管路之间设有一个液控换向阀,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孔与高压供油管连接,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与主换向阀的油口A和油口B连接的两根双向供油管之间设有梭阀,梭阀的输出液压信号为液控换向阀的控制信号。

    一种海上风力与波浪联合发电机器

    公开(公告)号:CN1189979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89180.4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力与波浪联合发电机器,涉及海上联合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风力与波浪联合发电机器,包括有安装架,安装架顶端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壳,安装壳上转动式连接有叶片轴,安装架内固定连接有竖杆,竖杆上滑动式连接有海波发电器,还包括有减速滑块,减速滑块滑动式连接于竖杆上。风作用在叶片轴上,叶片轴旋转发电,而海浪作用于海波发电器上时,海波发电器会跟随波浪起伏进行上下滑动发电,当遇到极端海况,海浪起伏幅度增加使得海波发电器挤压减速滑块上下滑动,通过减速滑块能够减缓海波发电器向上的幅度,避免海波发电器出现超负荷运作造成的设备损坏或影响发电效率与发电稳定性。

    一种基于系统误差补偿的齿轮内孔微量凸度磨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95915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090607.3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一种基于系统误差补偿的齿轮内孔微量凸度磨削工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圆柱砂轮对工件内孔进行粗磨;采用圆柱砂轮对工件内孔进行半精磨;建立理论修形曲线;根据理论修形曲线,采用内凹廓形砂轮对工件内孔进行精磨削;在工件修形磨削过程中,进行砂轮修整:根据实际磨削结果,提取系统误差曲线,根据理论修形曲线和误差曲线获得砂轮内凹廓形参数,采用内凹廓形砂轮对工件内孔进行精磨削。本发明有效地分离工艺系统中的系统误差,将此误差曲线与给定修形曲线线性叠加后以大幅降低微量鼓形磨削过程中的工艺系统误差,提高风电齿轮内孔微量鼓形修形磨削的精度和稳定性,并能适应不同形式的修形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