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0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2436.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安徽空天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下无人潜航器大容差捕获装置,具体涉及船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捕获舱,所述捕获舱的一侧设有进入口,所述进入口处设有舱门箱,所述舱门箱上贯穿有与进入口同轴设置的捕获口,所述捕获口的尺寸不小于进入口的尺寸,远离所述捕获舱一侧的捕获口处设有万向驱动组件,所述万向驱动组件上连接有外壳,所述万向驱动组件能够带动外壳进行转动调节,所述外壳的中心开设有尺寸大于潜航器的第一进入孔,所述第一进入孔处设有密闭开合组件,所述密闭开合组合能够实现第一进入孔的密封或是打开,所述外壳设有喇叭状的捕捉网。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的无人潜航器存在回收效率低的问题,以便对潜航器进行装备补给。
-
公开(公告)号:CN119315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98521.1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陈传志 , 薛宁 , 陈金宝 , 陈晓峰 , 李明 , 宋志成 , 李家琪 , 任志军 , 唐泽源 , 孙正楠 , 熊海辉 , 刘志迎 , 周恒辉 , 张鑫乐 , 李委 , 王嵩来 , 赵修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胞构型的超大口径载荷天线折展机构,涉及航天领域,由十九种构型相同、尺寸不同的变胞构型折展机构按中心对称的方式分层次拓扑而成,其展开状态为球面,口径不小于50m。本发明中天线的展开为互相解耦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类平面展开,用于实现天线口径的扩张,第二阶段为空间展开,用于实现天线折展机构目标球面的张成,本发明中变胞构型可展开单元可借由机构短杆与锁定推杆配合实现可展开单元的分阶段展开,天线展开的两个阶段与变胞构型可展开单元展开的两个阶段相对应,本发明的天线可实现较高的折展比同时拥有较大展开口径,为后续超大口径载荷天线折展机构的设计提供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1844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89027.2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空间大型一体化高收纳伸展机构,具体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包括承载板、上中心承力筒、支撑桁架、下中心承力筒、堆叠三角框、折叠连杆、驱动铰链、缓释组件、压紧杆和火工螺母,上中心承力筒连接在承载板与支撑桁架之间,支撑桁架设有支撑圈;下中心承力筒设有固定板;折叠连杆转动连接在堆叠三角框上,两根折叠连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缓释组件用于缓慢释放折叠连杆;压紧杆穿设在堆叠三角框上,火工螺母与压紧杆之间连接有碟簧。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对于质量较大的有效载荷时,伸展机构无法的提供承载功能或者需要额外的辅助支撑结构的问题,实现了较小的收拢体积、较轻的重量和较大的展收比。
-
公开(公告)号:CN1160537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39393.3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释功能的卷尺天线,包括卫星表面、支撑机构、展开机构和铰链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卫星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基座架,所述基座架的顶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主杆,所述基座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卷尺盒,所述卷尺盒内固定连接有驱动卷簧,所述驱动卷簧的中心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基座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主杆对应的微动开关;所述展开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模块、第二导向模块和第三导向模块,所述第一导向模块的一端与主杆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支撑机构、展开机构和铰链机构的设置,使卷尺天线可以缓释,可以有效提升天线折展机构的稳定性,同时可以保证天线的折展比,使天线具备星载天线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2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61066.3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安徽空天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剪叉单元的多环形周边并联组网天线,涉及航天技术领域,由十九个构型、尺寸完全相同的六棱柱模块单元构成,各所述六棱柱模块单元均视为一个环形周边式天线,且整个天线由各模块单元并联而成,各模块单元之间由连接单元连接,各所述六棱柱模块单元由六组构型、尺寸完全一致的双剪叉单元构成,所述双剪叉单元的驱动位于各模块六个角上。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在为超大口径抛物面载荷天线设计提供参考价值,同时有利于展开过程解耦、拓展简易的抛物面天线设计,使天线能适应较高的工作频率且具有较宽的频带,进而通过跳频通信技术和扩频通信技术增强天线的抗侦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0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726959.2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嵌套式伸缩臂机构的空基回收末端抓捕装置,包括机载基座、俯仰底座、第一液压杆、嵌套式伸缩臂外臂、第二液压杆、嵌套式伸缩臂内臂和捕获主体架,所述嵌套式伸缩臂内臂的一端与捕获主体架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嵌套式伸缩臂内臂远离捕获主体架的一端通过第二液压杆与嵌套式伸缩臂外臂连接;所述嵌套式伸缩臂外臂远离第二液压杆的一端与俯仰底座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两端分别与俯仰底座和嵌套式伸缩臂外臂转动连接。本发明以空基为安装基础,采用嵌套式伸缩机械臂结构,在中空套臂内安装可滑动伸缩臂以延长机械臂捕获距离,拓宽对接作业范围,避免了柔性易扰缆绳稳定性差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空基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23208.1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过约束交叉式可展抛物柱面天线支撑结构,具体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弧面可展单元、柱面可展单元和运动控制装置,弧面可展单元展开形成弧形的支撑面;柱面可展单元展开形成直线的支撑面;运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柱面可展单元来带动弧面可展单元进行展开或收缩。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为大型可展抛物柱面天线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价值,实现了对可展抛物柱面天线的支撑,同时有利于对可展抛物柱面天线的结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48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608312.5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重复收展的大型车载抛物面天线,具体涉及抛物面天线领域。包括车载基座、偏航底座、俯仰支座、抛物面天线大底、天线瓣和天线背架,车载基座设置在特种车辆上,偏航底座设置在车载基座上,俯仰支座转动连接在偏航底座上,抛物面天线大底固定连接在俯仰支座上,抛物面天线大底上安装有天线馈源和位于天线馈源下方的环形驱动组件,抛物面天线大底上开设有嵌入槽,嵌入槽内转动连接有虎克铰链,虎克铰链上均连接有天线瓣,天线瓣设有液压杆,液压杆连接在环形驱动组件与天线瓣之间。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抛物面天线与背架无法快速灵活地进行组装与拆卸的问题,可提高天线瓣的旋转收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4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63365.5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陈传志 , 薛宁 , 陈金宝 , 陈晓峰 , 李明 , 宋志成 , 李家琪 , 任志军 , 唐泽源 , 孙正楠 , 熊海辉 , 刘志迎 , 周恒辉 , 张鑫乐 , 李委 , 王嵩来 , 赵修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投影划分的双剪叉超大口径载荷天线,涉及航天领域,包括八种位于不同拓扑位置的中心对称、尺寸不完全相同的双剪叉单元,其构成了若干中间张有索网的六棱柱类环形周边式天线模块,最终拼合而成的超大口径载荷天线折展机构为球面机构。本发明天线展开后索网的工作表面为抛物面,且折展机构的顶点连接面为球面,天线上张拉的索网构成的天线反射面为抛物面,索网与双剪叉单元相配合来构成刚柔耦合的结构,索网可以为天线提供工作表面的同时为天线的张紧、稳定和刚度提供帮助,本发明中的天线具有高折展比、大口径的优势,其收纳后的类圆柱结构也使得天线更加易于收纳安装,为天线的入轨提供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2184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23983.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安徽空天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空中操控的大范围位姿补偿装置,具体涉及航空器机构技术领域。包括滚转机构,滚转机构上连接有外部承力骨架,外部承力骨架上设有Y轴移动导轨,Y轴移动导轨的两侧均设有偏航平台,每个偏航平台上均设有用于带动偏航平台转动的偏航旋转机构,偏航旋转机构上设有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上滑动连接有X轴移动滑轨,移动平台上设有X轴驱动机构,Y轴移动导轨还上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连接有Z轴升降机构,移动机构用于带动Z轴升降机构在Y轴的方向上移动,Z轴升降机构上连接有对接机构。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功能机构自由度较少的问题,提高了机载机械臂末端的功能机构的调节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