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7515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146443.1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通南京大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型生物材料,即疏水性高分子纳米胶囊,及其在蛋白质递送方面的应用。疏水性高分子纳米胶囊具有疏水性高分子的外壳和蛋白质的内核,该纳米胶囊部分表面偶联生物分子。由于其大疏水表面,疏水性高分子纳米胶囊具有超强生物传输屏障穿透力,能极大提高蛋白质的递送效率,可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治疗、基因编辑、穿透血脑屏障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3704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65326.1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通南京大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涉及纳米载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蛋白质和油溶性纳米颗粒自组装的纳米载药体系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自组装纳米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为:通过蛋白质和油溶性纳米颗粒疏水‑疏水相互作用形成自组装纳米粒,还可以根据需求将药物负载于纳米粒的不同位置。本发明还包括纳米载药体系在抗癌领域的应用。其优点表现在所产生的自组装纳米粒载药率和包封率高、稳定性高、均一性和生产重复性好、分散性好、生物相容性好,负载药物后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好,且有缓释效果,可有效解决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以及满足药物长期稳定释放的需求。本发明为疏水性纳米颗粒以及抗癌药物的体内输送提供了新的方案,具有巨大的临床转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184874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811353772.8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纳米生物探针及其在细胞内靶向递送生物活性分子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首次开发了一种混合溶剂‑裸露的疏水性QD‑生物分子(cS‑bQD‑BM,或’SDot’)。SDots以细胞核为模型靶标显示出非凡的细胞内靶向性能,包括近乎完美的特异性、优异的效率和重现性、高通量能力、最小化的毒性、易操作性,以及卓越的光学性质和胶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96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0976499.5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T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析纳米粒子跨膜运动速率的轨迹追踪互相关函数方法。在生物细胞研究中,纳米粒子跨膜运动的定量化分析一直是一个瓶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纳米粒子跨膜运动速率的轨迹追踪互相关函数方法。相较于传统的互相关函数方法,本发明对视频图像进行轨迹追踪,根据轨迹追踪的结果,选取目标纳米粒子的位置信息,对目标纳米粒子进行互相关函数分析。本发明可以极大地提高分析的精度和准确性,有效解决了传统互相关函数方法由于细胞胞吞纳米粒子数量有限而导致的样本量过小的问题,极大提高了互相关函数方法的样本数和分析结果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8994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229846.5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47/69 , A61K47/60 , A61K47/61 , A61P9/10 , A61P25/16 , A61P25/28 , A61P25/30 , B82Y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磁性纳米材料增强脑磁疗作用的技术,属于生物医学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是通过将磁性纳米材料克服生物体系中的屏障递送至需要脑部,在需要递送部位施加磁场以增强磁性纳米材料的成功递送。基于开创的外部磁场结合磁性纳米材料递送设计理念,成功增强了脑磁刺激的效果,该方法使用的磁性纳米材料生物相容性高、操作简单且安全性高,避免当前临床侵入性刺激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非侵入性的治疗和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优势可促进磁性纳米材料增强磁刺激技术的潜在临床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12978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76500.4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说明一种基于量子点与DNA折纸纳米共组装结构的超分辨显微标尺,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用于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系统分辨率的标定与校准。本发明通过利用量子点(2)和DNA单链(3)偶连,再修饰到DNA折纸(1)(三角形为例)的固定位点,形成固定距离的纳米标尺,解决超分辨显微缺高精度标尺验证所获超分辨图像准确性的问题。通过超分辨技术突破光的衍射极限,根据同一DNA折纸结构上量子点之间的固定距离(20‑200nm)验证所获超分辨图像的准确性;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点与DNA折纸纳米共组装结构的超分辨显微标尺用于表征定位超分辨单分子定位显微成像技术(SMLM)成像分辨率,具备亮度高、稳定、重复使用、易于做不同尺寸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62975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633515.5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阮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25 , B82Y30/00 , B82Y40/00 , C09K11/08 , H01F1/0054 , Y10S977/774 , Y10S977/783 , Y10S977/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复合纳米颗粒结构的新型方法,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结构组合了单个纳米颗粒组分如量子点、金纳米颗粒以及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功能。这项新型技术解决了常用的合成方法的一些主要问题,如在复合纳米颗粒中不同组分之间的较差控制比率。这项平台技术在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和成像、太阳能电池以及环境监测中具有巨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10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60839.X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说明一种半自动化生物磁性分离方法,属于自动控制技术及生物技术领域,用于对磁性或磁珠标记的生物物体进行分离或纯化。通过半自动化电磁铁与PLC结合的新设计,使捕获效率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能操作的分离实验更多。核心部件为(1)电磁铁,(2)手动阀门,(3)电动阀门。所述电磁铁与电动阀通过PLC控制,将控制工程与生物分离技术结合,通过控制电路同时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与电动三开阀门不同阀门的开关,自主将提取物与废液分离,提升了操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0102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080089.X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A61K47/42 , A61K47/62 , A61K31/3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蛋白质介导的纳米晶体自组装聚集体,属于生物医学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纳米晶体自组装聚集体是以蛋白质为载体材料,将油溶性纳米粒子包封在载体材料中形成纳米晶体自组装聚集体。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以蛋白质和油溶性纳米晶体之间的疏水性相互作用为主要反应机理,以蛋白质为载体,将油溶性纳米晶体包裹在蛋白质自组装成的纳米球状结构中。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扩大化生产,所制得的自组装聚集体具有纳米晶体装载密度高、纳米晶体利用率高(超过90%)、自组装聚集体的粒径可以在大范围内调控、易于进行表面修饰、具有较好的胶体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和低生物毒性等优点;同时,利用该法可以非常方便的制备多功能纳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50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9539.8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南通南京大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12N15/87 , C12N15/88 , C12N5/07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难转染干细胞转染效率的方法。我们之前的研究中发现一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之所以转染效率低主要是由于被摄入物质难以从它的囊泡中逃逸出来。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在BMSCs中囊泡逃逸难的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BMSCs转染效率,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干细胞工程、蛋白质治疗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