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449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1710550721.3

    申请日:2017-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括第一第二输入轴、第一第二离合器、制动器、第二电机、发动机、一二档齿轮副等。通过第一第二输入轴、第一第二离合器、制动器、一档和二档齿轮副等组成双输入单输出动力传输路线,通过有序控制离合器、制动器的结合、松开,将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动力,单独或汇合输送到输出轴上,完成纯电动驱动或混合动力驱动。在纯电动驱动模式下,第一电机具有两个速比向外输出动力;在混合动力驱动模式下,可平滑地在力矩耦合方式和转速耦合方式之间进行无动力中断切换,克服了传统纯力矩耦合方式下动力性不足、纯转速耦合方式下发动机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在动力性与经济性之间达成平衡。

    双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五元环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聚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5001233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200637.X

    申请日:2015-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双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五元环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聚合物。所述双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五元环中双砜基的存在更加有利于提高分子的电子亲和势,在五元环上引入烷基链可以显著改善单体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同时也可以避免烷基链的位置对聚合反应带来的位阻影响。较大的共轭平面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空穴和电子传输性能。双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五元环单体通过Suzuki、Stille、Yamamoto聚合反应可获得均聚物或共聚物。该系列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溶解性,适合于溶液加工。在有机发光显示、有机光伏电池以及有机场效应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4492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550721.3

    申请日:2017-0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 B60K6/38 B60K6/4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括第一第二输入轴、第一第二离合器、制动器、第二电机、发动机、一二档齿轮副等。通过第一第二输入轴、第一第二离合器、制动器、一档和二档齿轮副等组成双输入单输出动力传输路线,通过有序控制离合器、制动器的结合、松开,将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动力,单独或汇合输送到输出轴上,完成纯电动驱动或混合动力驱动。在纯电动驱动模式下,第一电机具有两个速比向外输出动力;在混合动力驱动模式下,可平滑地在力矩耦合方式和转速耦合方式之间进行无动力中断切换,克服了传统纯力矩耦合方式下动力性不足、纯转速耦合方式下发动机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在动力性与经济性之间达成平衡。

    一种可移动的变刚度TMD减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76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0988448.8

    申请日:2023-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变刚度TMD减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传感器子模块、振动模态识别及位置优化子模块、直线导轨子模块、变刚度TMD子模块;传感器子模块布置在受控结构上实时监测受控结构的动力响应,并将监测结果传输至振动模态识别及位置优化子模块;振动模态识别及位置优化子模块根据受控结构的主振动模态选择变刚度TMD子模块的布置位置并生成TMD控制参数;直线导轨子模块带动变刚度TMD子模块沿着直线导轨移动至布置位置;变刚度TMD子模块根据受控结构的主振动模态调节刚度参数和阻尼参数,以适应该主振动模态的振动控制。本发明适用性强,减振效果更好,控制效率更高,属于柔性结构振动控制领域。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7995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710481721.2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池组、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一齿轮副、第二齿轮副、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第三输入轴、第一啮合套和第二啮合套等。通过有序地连接及控制第一啮合套和第二啮合套的结合与退出,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包括纯电动驱动模式、两个并联驱动模式、混联驱动模式和能量回收模式,克服了纯转矩耦合方式下发动机工作效率较低、纯转速耦合方式下动力性不足的缺点,在保证燃油经济性的同时兼顾动力性。本系统采用结构较为简单的啮合套,与采用摩擦离合器相比,混合动力系统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同时可以避免摩擦离合器带来的滑摩能量损失,有利于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