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0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21232.5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华活之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线虫培养及睡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单个线虫培养模型及其睡眠监测方法。所述模型将单个线虫固定在培养室内进行培养,培养室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容纳线虫的微型腔体,下层为培养基(干基);所述培养基内设置线虫干菌液,用于提供线虫生长。本申请摒弃了在微流控中使用液体或液滴输送,带来的无法对线虫的睡眠行为进行监测的问题。同时,改善了秀丽隐杆线虫睡眠监测模型中无法固定线虫,无法对单条线虫进行分析的问题,提高了通量和准确性,且可以利用wormlab直接分析线虫的睡眠行为,无需肉眼观测,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58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44687.8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酱油发酵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代谢与宏基因组学联合研究广式酱油发酵过程变化的方法,所述的酱油代谢与宏基因组学联合方法包括:对不同季节、不同发酵阶段酱油样品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合测序、过滤及组装,之后进行宏基因组基因预测、基因功能注释、物种分析、功能分析及多样性分析等方法。本发明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宏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对酱油发酵过程的风味物质变化、微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进化关系、功能活性、相互协作关系进行研究,达到调控酱油发酵过程的目的,解决广式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风味及产值数随季节波动的问题,使产品质量在全年维持较高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63213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387572.5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促睡眠保健品领域,具体涉及乳源活性肽CCL‑3S在制备促睡眠产品中的应用,为开发更多具有调节神经系统作用的促睡眠肽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体外膜片钳技术从牛奶中分离鉴定出一种具有抑制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发放频率、能促进睡眠的乳源活性肽CCL‑3S,该乳源活性肽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分子量为1759.998Da,可应用于制备促睡眠药品、促睡眠功能性食品等产品,可充分利用乳产品资源,为乳源多肽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同时,本发明提供的促睡眠乳源活性肽安全无毒。
-
公开(公告)号:CN10813331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711358141.0
申请日:2017-12-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感官评价食品风味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包括成分感官检测系统、计算机智能分析系统和食品气味数据库,所述成分感官检测系统由GC‑MS和GC‑O组成,GC‑MS用于获得食品的气味特征原始数据,GC‑O用于获得食品气味的人工感官评价数据;所述计算机智能分析系统,用于对气味特征原始数据和人工感官评价数据进行预处理与特征提取,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聚类分析;所述食品气味数据库是由计算机对感官检测系统获得的气味特征原始数据和人工感官评价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建立的气味原始数据和人工评价数据相结合的食品挥发性成分相互关联的各类数据。本发明将仪器分析与人体感官评价合二为一,其不仅克服了现有食品风味检测方法的片面性和需人工重复性检测的弊端,而且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612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89388.6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幺麻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40/16 , G06V10/764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面部表情识别对藤椒麻味分级的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食品感官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分别采集品尝不同等级藤椒麻味测试人员的面部表情图像以及测试人员对于麻味的打分评价情况;对面部表情图像逐帧分析并进行AU编码;基于面部AU值与麻度相关性分析筛选面部AU值作为藤椒麻味分级数据集;利用数据集中的训练集对额外树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藤椒麻味分级模型。本发明能够通过建立好的预测模型快速识别消费者食用藤椒麻味食品的麻度等级,相对于传统的理化检测或者感官评价,检测速度得到一定提高;通过观测消费者脸部表情得到麻度分级,可以减少精密仪器耗时耗力以及样品使用过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689771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96898.1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13/02
Abstract: 一种氧化白藜芦醇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方法包括:(1)选用β-环糊精、壳聚糖、阿拉伯胶、麦芽糊精为劈材,加水配制壁材水溶液,将壁材水溶液加热使壁材充分溶解,灭菌,均质,得乳浊液;(2)将氧化白藜芦醇加入到少量的乙酸乙酯、石油醚混合溶剂中,加热溶解得氧化白藜芦醇溶液;(3)将步骤(1)所得乳浊液降温至45~50℃,搅拌使其充分混匀,配成固形物含量25~50%的乳化液,加入氧化白藜芦醇溶液再次均质,得到氧化白藜芦醇与壁材乳浊液;(4)将步骤(3)得到的氧化白藜芦醇与壁材乳浊液喷雾干燥,得到氧化白藜芦醇微胶囊粉末。本发明具有包埋率高、载样量高、水溶性好、稳定性好、不易变色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0191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320236.8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海普诺凯营养品有限公司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8/38 , A61P25/20 , A61P39/06 , A61K31/197 , A61K31/198 , A61K38/17 , A61K36/89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营养补充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助眠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γ‑氨基丁酸、L‑茶氨酸、α‑乳白蛋白、酪蛋白磷酸肽和百合提取物。所述γ‑氨基丁酸与L‑茶氨酸的重量比为0.1‑0.4:1,所述α‑乳白蛋白与酪蛋白磷酸肽的重量比为125‑500:1。其制备方法包括先将α‑乳白蛋白和百合提取物混合搅拌,然后加入酪蛋白磷酸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γ‑氨基丁酸和L‑茶氨酸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能显著降低由百草枯诱导的急性氧化应激所产生的ROS水平,延长线虫氧化应激寿命,具有明显的改善睡眠作用,相比化学药无任何不良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60191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20236.8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海普诺凯营养品有限公司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8/38 , A61P25/20 , A61P39/06 , A61K31/197 , A61K31/198 , A61K38/17 , A61K36/89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营养补充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助眠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γ‑氨基丁酸、L‑茶氨酸、α‑乳白蛋白、酪蛋白磷酸肽和百合提取物。所述γ‑氨基丁酸与L‑茶氨酸的重量比为0.1‑0.4:1,所述α‑乳白蛋白与酪蛋白磷酸肽的重量比为125‑500:1。其制备方法包括先将α‑乳白蛋白和百合提取物混合搅拌,然后加入酪蛋白磷酸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γ‑氨基丁酸和L‑茶氨酸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组合物能显著降低由百草枯诱导的急性氧化应激所产生的ROS水平,延长线虫氧化应激寿命,具有明显的改善睡眠作用,相比化学药无任何不良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1773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41027.5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华活之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23L33/115 , A23L3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肥降脂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具有减肥降脂功效的组合物,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紫苏籽油1~10份、陈皮油0.5~10份、大豆发酵膳食纤维1~10份。本发明的组合物安全易得,无副作用,具有显著的减肥降脂功效,可用于制备具有减肥降脂功效的功能食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6429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242111.2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余甘子挥发性成分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余甘子味物质检测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HS‑SPME‑GC‑MS结合GC‑IMS、HS‑PTR‑TOF‑MS仪器分析方法,结合GC‑IMS分离度和离子迁移谱高灵敏度的优势,以及结合HS‑PTR‑TOF‑MS可直接顶空采集余甘子挥发性成分,在非加热条件下测定挥发性有机物的绝对浓度,并具有高灵敏度、快响应速度、低裂解度以及不受空气中常规组分干扰等优点,使用GC‑IMS、HS‑PTR‑TOF‑MS检测技术无需任何特殊的样品前处理,即可快速检测样品的痕量挥发性有机物,本发明应用新型检测技术对余甘子果实中复杂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采集和痕量分析,提供系统、全面、高还原度余甘子挥发性风味物质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