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声振动的塑性成形及增韧工艺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85632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1304450.X

    申请日:2017-12-11

    摘要: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热塑性成形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振动的塑性成形及梯度增韧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a)在待成形的非晶合金零件上划分待加强韧性的部位用于形成纳米晶增韧相;(b)设计用于成形所用的增韧装置,其包括与超声振动变幅杆相连的镶块和加热棒,镶块与待加强韧性的部位相对应,用于对其施加超声振动,加热棒用于将待加工的原材料坯料加热至其成形温度;(c)将原材料坯料置于装置中,加热棒加热,装置合模成形所需的非晶合金零件,合模过程中启动超声振动,开模时停止。同时本发明还公开所采用的装置。通过本发明,增韧与热塑性成形同时进行,实现成形和韧化的一体化,简化生产工序,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尺寸精度。

    一种基于超声振动的塑性成形及增韧工艺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85632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04450.X

    申请日:2017-12-11

    摘要: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热塑性成形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振动的塑性成形及梯度增韧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a)在待成形的非晶合金零件上划分待加强韧性的部位用于形成纳米晶增韧相;(b)设计用于成形所用的增韧装置,其包括与超声振动变幅杆相连的镶块和加热棒,镶块与待加强韧性的部位相对应,用于对其施加超声振动,加热棒用于将待加工的原材料坯料加热至其成形温度;(c)将原材料坯料置于装置中,加热棒加热,装置合模成形所需的非晶合金零件,合模过程中启动超声振动,开模时停止。同时本发明还公开所采用的装置。通过本发明,增韧与热塑性成形同时进行,实现成形和韧化的一体化,简化生产工序,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尺寸精度。

    一种基于仿生结构的智能散热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2990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97284.3

    申请日:2023-09-15

    IPC分类号: F28D21/00 H05K7/2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仿生结构的智能散热皮肤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智能散热领域,该智能散热皮肤包括ZrO2陶瓷阵列、底板以及若干散热绒毛和限位环,其中:ZrO2陶瓷阵列固定在底板上;各个散热绒毛分别固定在ZrO2陶瓷阵列的上表面;各个限位环套在散热绒毛的外侧并固定在底板上。本发明借助ZrO2陶瓷阵列随着温度的变化进行体积收缩或膨胀时,能够驱动散热绒毛如同人体的汗毛一样呈一定角度“站立”或“躺下”,以此调控气流与智能散热皮肤的接触面积,从而通过改变散热速度实现智能散热,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温度调控系统,能够实现温度自适应智能调控,并能够实现长期使用并在多次循环中保持性能稳定。

    一种带拉杆臂和转向臂的整体式转向节变向成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1395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95683.8

    申请日:2023-08-08

    IPC分类号: B21K7/12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拉杆臂和转向臂的整体式转向节变向成形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1、将坯料加热、横放,径向拍扁;S2、将拍扁的坯料进行复合挤压,成形出盘部、轴部、第一直臂和第二直臂;S3、将步骤S2成形后的坯料卧放入半闭式预锻模具中,通过上模下压,将第一直臂成形为拉杆臂及其耳部,同时第二直臂受挤,进一步分出转向臂坯料;S4、将步骤S3成形的坯料立放入半闭式终锻模具中,成形出终锻件所要求的转向臂形状,完成转向节最终锻造。本发明将挤压出转向臂部位的坯料作为成形终锻件转向臂的前置准备,由此规避现有弯曲工艺所产生的大拉应力及其造成转向臂根部裂纹的隐患,使得成形出的带拉杆臂和转向臂的整体式转向节机械性能更加可靠。

    一种基于热流循环变向的深冷去残余应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05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07385.3

    申请日:2023-01-04

    IPC分类号: C21D1/78 C22F1/053

    摘要: 本发明属于金属制品热处理工艺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流循环变向的深冷去残余应力方法,包括:(i)将待处理的工件接入一加热电路中,然后将此工件放置于深冷箱;(ii)使得深冷箱内温度稳定在所需的深冷条件下并保持一定时间;(iii)暂停深冷箱,接通加热电路,给工件加热至预设温度并保温处理;(iv)断开加热电路,使得箱内温度再次降低至所述深冷条件并保持一定时间;(v)重复循环以上温控步骤,直至工件的残余应力获得释放。通过本发明,其能够形成一种稳定可靠的“降温‑升温‑降温”的循环处理模式,与现有深冷处理方式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甚至完全消除工件中的残余应力,同时具备便于操控、高效可靠、适应性好等优点。

    基于非晶合金压印的微纳耦合表面减阻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1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37097.0

    申请日:2022-12-02

    IPC分类号: G03F7/00 C25D11/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非晶合金压印的微纳耦合表面减阻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塑性成形领域,该方法包括对模板基片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后的模板基片上加工出微米级的沟槽阵列;将具有沟槽阵列的模板基片在酸性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以在沟槽阵列上制备出纳米级孔洞阵列,进而制得多孔模板;将非晶合金板坯与多孔模板贴合并施加压力以进行压印,从而获得组合体;将组合体中的多孔模板去除,进而制得所述微纳耦合表面减阻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有效利用了非晶合金材料在微细结构成形方面的优势,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去除材料的方法相比,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形状尺寸精度高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