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3706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12629.4
申请日:2021-08-31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锻件用Al‑Mg‑Si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材料领域。该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镁0.8%~1.5%,硅0.7%~1.3%,铜0.1%~0.6%,锰0.1%~0.7%,锌0.2%~0.5%,锆0.1%~0.3%,锡0.02%~0.1%,铁≤0.3%,铬≤0.25%,杂质≤0.15%,余量为铝。本发明通过在Al‑Mg‑Si合金中加入Zn元素和Sn元素,并对其含量进行优化,能够在后续人工时效的过程中通过耦合作用,形成大量细小的原子团簇,并促进团簇向GP区、β”相的转变,形成大量细小致密的晶内析出相Mg2Si,从而获得良好的强度和延伸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395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95683.8
申请日:2023-08-08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21K7/12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拉杆臂和转向臂的整体式转向节变向成形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1、将坯料加热、横放,径向拍扁;S2、将拍扁的坯料进行复合挤压,成形出盘部、轴部、第一直臂和第二直臂;S3、将步骤S2成形后的坯料卧放入半闭式预锻模具中,通过上模下压,将第一直臂成形为拉杆臂及其耳部,同时第二直臂受挤,进一步分出转向臂坯料;S4、将步骤S3成形的坯料立放入半闭式终锻模具中,成形出终锻件所要求的转向臂形状,完成转向节最终锻造。本发明将挤压出转向臂部位的坯料作为成形终锻件转向臂的前置准备,由此规避现有弯曲工艺所产生的大拉应力及其造成转向臂根部裂纹的隐患,使得成形出的带拉杆臂和转向臂的整体式转向节机械性能更加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73706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012629.4
申请日:2021-08-31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锻件用Al‑Mg‑Si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材料领域。该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镁0.8%~1.5%,硅0.7%~1.3%,铜0.1%~0.6%,锰0.1%~0.7%,锌0.2%~0.5%,锆0.1%~0.3%,锡0.02%~0.1%,铁≤0.3%,铬≤0.25%,杂质≤0.15%,余量为铝。本发明通过在Al‑Mg‑Si合金中加入Zn元素和Sn元素,并对其含量进行优化,能够在后续人工时效的过程中通过耦合作用,形成大量细小的原子团簇,并促进团簇向GP区、β”相的转变,形成大量细小致密的晶内析出相Mg2Si,从而获得良好的强度和延伸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519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468339.9
申请日:2022-04-29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 文华学院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复合板的非晶合金连接和柔性成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复合板的一体化制备成形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前置超声预成形组件和后置主成形组件;前置超声预成形组件用于对预热后的复合待成形复合板坯除去氧化层,并使部分非晶合金被压入待复合成形的金属板表面凹槽中,起到预焊接的作用;再利用后置主成形组件的工具头将加热至过冷液相区的非晶合金压入并充满金属板表面的凹槽中。本发明将现有技术金属板的整体复合离散为金属板之间的点复合,使得金属板之间各个区域随工具头的运动均能被施加相同的应力,以板料的局部变形代替整体变形,减小了板料的回弹量和应力集中现象,实现了变形的均匀分布,提高了板料的成形极限。
-
公开(公告)号:CN117995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98388.7
申请日:2024-01-23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直写成形有序结构银纤维透明电极的方法,包括:将含银元素的化合物与高分子粘结剂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前驱体溶液;设计纤维排列的形状,将其输入自动点胶机控制系统,以便后续有序成形;将前驱体溶液注入注射器中,调节注射速率,挤出前驱体溶液沉积在基材上,通过基材的高速移动拉伸液滴以及溶剂的迅速挥发来制备微米级纤维,并利用自动点胶机控制针尖相对于基板沿x‑y轴双向移动形成含Ag+纤维网格结构;将含Ag+纤维网格结构置于紫外光环境下辐照,获得银纤维透明电极。本发明制备的银纤维透明电极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导电性、柔韧性以及性能稳定性,可实现对银纤维排列结构的精准控制,且能够实现低成本、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085632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04450.X
申请日:2017-12-11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热塑性成形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振动的塑性成形及梯度增韧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a)在待成形的非晶合金零件上划分待加强韧性的部位用于形成纳米晶增韧相;(b)设计用于成形所用的增韧装置,其包括与超声振动变幅杆相连的镶块和加热棒,镶块与待加强韧性的部位相对应,用于对其施加超声振动,加热棒用于将待加工的原材料坯料加热至其成形温度;(c)将原材料坯料置于装置中,加热棒加热,装置合模成形所需的非晶合金零件,合模过程中启动超声振动,开模时停止。同时本发明还公开所采用的装置。通过本发明,增韧与热塑性成形同时进行,实现成形和韧化的一体化,简化生产工序,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尺寸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085632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1304450.X
申请日:2017-12-11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热塑性成形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振动的塑性成形及梯度增韧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a)在待成形的非晶合金零件上划分待加强韧性的部位用于形成纳米晶增韧相;(b)设计用于成形所用的增韧装置,其包括与超声振动变幅杆相连的镶块和加热棒,镶块与待加强韧性的部位相对应,用于对其施加超声振动,加热棒用于将待加工的原材料坯料加热至其成形温度;(c)将原材料坯料置于装置中,加热棒加热,装置合模成形所需的非晶合金零件,合模过程中启动超声振动,开模时停止。同时本发明还公开所采用的装置。通过本发明,增韧与热塑性成形同时进行,实现成形和韧化的一体化,简化生产工序,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尺寸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08063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087943.0
申请日:2018-01-30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的増材制造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非晶合金箔材的激光3D打印成形系统及成形方法。通过第一激光器剪裁非晶合金箔材多余样料,再利用第二激光器对剩余部分选择性的扫描加热,使非晶合金加热到过冷液相区的超塑性状态,然后用预热的辊碾压,结合超声振动作用,使上下两层非晶合金箔材产生原子间联系,并急速降温冷却,从而成形大尺寸复杂形状、具有孔洞结构的非晶合金零件。本发明克服了传统非晶合金制备方法对非晶合金件尺寸和形状的限制,采用非晶合金箔材作为原料,相较于传统3D打印非晶粉末成本更低,采取辊轮碾压超薄非晶合金箔材制造,制备的非晶合金零件内部结构更致密。
-
公开(公告)号:CN1149519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68339.9
申请日:2022-04-29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 文华学院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复合板的非晶合金连接和柔性成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复合板的一体化制备成形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前置超声预成形组件和后置主成形组件;前置超声预成形组件用于对预热后的复合待成形复合板坯除去氧化层,并使部分非晶合金被压入待复合成形的金属板表面凹槽中,起到预焊接的作用;再利用后置主成形组件的工具头将加热至过冷液相区的非晶合金压入并充满金属板表面的凹槽中。本发明将现有技术金属板的整体复合离散为金属板之间的点复合,使得金属板之间各个区域随工具头的运动均能被施加相同的应力,以板料的局部变形代替整体变形,减小了板料的回弹量和应力集中现象,实现了变形的均匀分布,提高了板料的成形极限。
-
公开(公告)号:CN11175345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80979.X
申请日:2020-06-23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0 , B21D26/00 , B21D26/14 , B23K26/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柔性成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非晶合金零件的能场辅助智能多点成形方法及系统。首先根据目标非晶合金零件的几何轮廓信息和板坯的尺寸信息,将板坯划分为若干个成形区域;赋予各成形区域包括能场在内的成形工艺参数,构成该零件内部的场分布,对该非晶合金零件进行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拟,然后利用遗传控制算法对数据样本进行寻优,得到针对不同成形区域的效果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即最优场分布;在获得的最优场分布下采用多点成形工艺进行目标非晶合金零件的成形。本发明通过在零件内部构成场分布,协调零件整体成形,能够实现非晶合金复杂零件的形性协同智能制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