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2889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762894.3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形‑服役全过程在线监测方法及监测装置。该监测方法利用多功能材料的热释电效应与压电效应来监测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与服役过程中的健康状态。该监测装置包括对温度、应变具有响应的多功能材料作为信号源发生器,与多功能材料所引出的导线负极及构件表面正极连接的外部电路和处理器。通过本发明,可实现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形过程与服役过程中温度、应力、应变的实时监测,从而实现成形‑服役全过程监测,减少多种传感监测系统附加对构件性能产生的影响,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监测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09187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350504.9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到发站台真空保持系统,属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舱体、旋转舱体、抽真空通道和真空泵;所述固定舱体上分布有站台门和第一抽气孔;所述站台门上分布有均流孔;所述旋转舱体上分布有连通孔、第二抽气孔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抽气孔和第二抽气孔上均连接有密封阀门和位置传感器。本发明中旋转舱体通过旋转运动和真空泵的抽气作用使得其内部腔体在真空状态与常压状态间转换。本发明能够保证真空管道内的真空度不受站台上下客的影响,同时当列车进站后可保证乘客在常压状态上下车;当列车继续前行时,又可保证常压空气不进入真空管道,能够显著提高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输送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8362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71661.4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波辐射的过滤灭菌装置及包含其的通风空调系统,属于室内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其通过在空气传输路径上对应设置过滤单元,可以有效实现空气中微生物颗粒的过滤、捕集,再通过过滤材料与吸波材料复合形成过滤单元,以及对应吸波材料设置微波发射模组,利用微波发射模组发射微波、吸波材料吸收微波,实现过滤单元所捕集的微生物的杀灭。本发明的基于微波辐射的过滤灭菌装置,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在保证过滤单元对微生物颗粒捕集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对捕集微生物的杀灭,实现了空气的过滤杀菌,减少了室内环境的微生物污染,提升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清洁性,显著提升人们在室内生活、工作的舒适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2552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667707.0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焦燃烧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半焦类难燃燃料的无焰燃烧系统,该系统包括燃烧室、燃烧器、给粉装置和烟气处理装置,其中燃烧室被隔板分隔为内燃烧室和外环燃烧室,内燃烧室的下端设置有燃烧器,隔板的上端设置有切向导流出口,外环燃烧室的外壁设置有水冷管和烟气出口,其底端设置有返料斗;燃烧器包括同轴设置的一次风喷管、有焰二次风喷管、无焰二次风喷管和返料喷管,同时还包括伸入内燃烧室的点火组件;给粉装置与一次风喷管连接,用于为其提供燃料;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换热器和除尘器。本发明将燃烧过程和烟气利用过程进行分离,既能够保证内燃烧室进行无焰燃烧所需的高温环境,又能够实现烟气热量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8362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71661.4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波辐射的过滤灭菌装置及包含其的通风空调系统,属于室内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其通过在空气传输路径上对应设置过滤单元,可以有效实现空气中微生物颗粒的过滤、捕集,再通过过滤材料与吸波材料复合形成过滤单元,以及对应吸波材料设置微波发射模组,利用微波发射模组发射微波、吸波材料吸收微波,实现过滤单元所捕集的微生物的杀灭。本发明的基于微波辐射的过滤灭菌装置,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在保证过滤单元对微生物颗粒捕集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对捕集微生物的杀灭,实现了空气的过滤杀菌,减少了室内环境的微生物污染,提升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清洁性,显著提升人们在室内生活、工作的舒适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255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67707.0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焦燃烧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半焦类难燃燃料的无焰燃烧系统,该系统包括燃烧室、燃烧器、给粉装置和烟气处理装置,其中燃烧室被隔板分隔为内燃烧室和外环燃烧室,内燃烧室的下端设置有燃烧器,隔板的上端设置有切向导流出口,外环燃烧室的外壁设置有水冷管和烟气出口,其底端设置有返料斗;燃烧器包括同轴设置的一次风喷管、有焰二次风喷管、无焰二次风喷管和返料喷管,同时还包括伸入内燃烧室的点火组件;给粉装置与一次风喷管连接,用于为其提供燃料;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换热器和除尘器。本发明将燃烧过程和烟气利用过程进行分离,既能够保证内燃烧室进行无焰燃烧所需的高温环境,又能够实现烟气热量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1354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800651.4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焰燃烧及热量回收装置和应用。所述装置包括:炉膛本体、设置在炉膛本体的进口端上的燃烧器、设置在炉膛本体内部的内循环件、形成于内循环件与炉膛本体之间的环腔、设置于内循环件和/或所述炉膛本体上的冷凝换热件;其中,内循环件为一端敞口一端密闭的筒体,内循环件的敞口端面向炉膛本体的进口端,且与炉膛本体的进口端之间留有预设间距,以使得从燃烧器喷出的燃料和氧化剂进入内循环件进行无焰燃烧,且燃烧烟气从内循环件的敞口端流出,经过环腔再从炉膛本体的出口端排出;冷凝换热件用于将燃烧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本发明不仅能够保证在炉内建立稳定的无焰燃烧,还可在实现低NOx排放量的同时实现热量高效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20135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00651.4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焰燃烧及热量回收装置和应用。所述装置包括:炉膛本体、设置在炉膛本体的进口端上的燃烧器、设置在炉膛本体内部的内循环件、形成于内循环件与炉膛本体之间的环腔、设置于内循环件和/或所述炉膛本体上的冷凝换热件;其中,内循环件为一端敞口一端密闭的筒体,内循环件的敞口端面向炉膛本体的进口端,且与炉膛本体的进口端之间留有预设间距,以使得从燃烧器喷出的燃料和氧化剂进入内循环件进行无焰燃烧,且燃烧烟气从内循环件的敞口端流出,经过环腔再从炉膛本体的出口端排出;冷凝换热件用于将燃烧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本发明不仅能够保证在炉内建立稳定的无焰燃烧,还可在实现低NOx排放量的同时实现热量高效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192889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62894.3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形-服役全过程在线监测方法及监测装置。该监测方法利用多功能材料的热释电效应与压电效应来监测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与服役过程中的健康状态。该监测装置包括对温度、应变具有响应的多功能材料作为信号源发生器,与多功能材料所引出的导线负极及构件表面正极连接的外部电路和处理器。通过本发明,可实现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形过程与服役过程中温度、应力、应变的实时监测,从而实现成形-服役全过程监测,减少多种传感监测系统附加对构件性能产生的影响,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监测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0918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50504.9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到发站台真空保持系统,属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舱体、旋转舱体、抽真空通道和真空泵;所述固定舱体上分布有站台门和第一抽气孔;所述站台门上分布有均流孔;所述旋转舱体上分布有连通孔、第二抽气孔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抽气孔和第二抽气孔上均连接有密封阀门和位置传感器。本发明中旋转舱体通过旋转运动和真空泵的抽气作用使得其内部腔体在真空状态与常压状态间转换。本发明能够保证真空管道内的真空度不受站台上下客的影响,同时当列车进站后可保证乘客在常压状态上下车;当列车继续前行时,又可保证常压空气不进入真空管道,能够显著提高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输送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