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85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53578.1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水力管网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流量法的管网系统泄漏判定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分别在管网系统中安装流量传感器和定压补水组件;判断补水量与设备组供水端流量之和的比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若是,则管网系统正常运行,若否,则管网系统发生泄漏并进入下一步;判断泵组总出水口流量是否大于设备组供水端流量之和,若是,则判定供水总干路或设备组供水支路发生泄漏,若否,则进入下一步;判断设备组供水端流量之和是否大于设备组回水端流量之和,若是,则判定某设备组内部供水支路发生泄漏;若否,则判定回水总干路或设备组回水支路发生泄漏。本发明能够对管网系统中泄漏发生部位进行准确定位,提高判定速度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918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50504.9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到发站台真空保持系统,属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舱体、旋转舱体、抽真空通道和真空泵;所述固定舱体上分布有站台门和第一抽气孔;所述站台门上分布有均流孔;所述旋转舱体上分布有连通孔、第二抽气孔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抽气孔和第二抽气孔上均连接有密封阀门和位置传感器。本发明中旋转舱体通过旋转运动和真空泵的抽气作用使得其内部腔体在真空状态与常压状态间转换。本发明能够保证真空管道内的真空度不受站台上下客的影响,同时当列车进站后可保证乘客在常压状态上下车;当列车继续前行时,又可保证常压空气不进入真空管道,能够显著提高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输送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68481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85859.4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4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地铁站厅站台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站厅和站台送风支管上分别安装的第一有阀位反馈信号的电动调节风阀和第二有阀位反馈信号的电动调节风阀、回风支管上分别安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分别与两电动调节风阀和两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对应的电动调节风阀的开度,并通过两电动调节风阀的风阀开度反馈信号控制风机转速,以使得其中较大的风阀开度处于设定的大开位置,从而实现满足站厅站台风量需求的同时使风机能耗较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铁站厅站台的温度控制方法。本发明在满足地铁站厅站台不同的室内温度控制要求所需的风量的同时可以大大地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1782260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010100561.0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徐新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水系统优化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建筑节能及绿色空调领域。本发明根据测量的水泵的进出口压差,采用一定的算法计算出水泵的流量及水系统的阻力特性值,调节水泵的频率以使水系统的阻力特性值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该阻力特性值范围为水系统末端阀门大开时的系统阻力特性值。本发明可以避免在实际水系统中安装用于实际系统控制的流量传感器成本过高及由于现场安装空间及位置不足等造成测量不准的缺点;避免定速泵水系统在空调末端部分负荷条件下能耗高的缺点;避免变速泵水系统由于压差控制点的设置位置不合理及压差控制点设定值的不合理造成的能耗高及末端冷量不够的缺点。本发明适用于一次泵冷冻水系统,二次泵冷冻水系统,同样也适用于空调热水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2607185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45658.5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腔内水流式窗体节能系统,包括:窗体热交换部分,其具有在墙体上的窗体,窗体上具有空腔的双层玻璃,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分别设置在空腔两端,水流通过供水管道进入并在空腔内流动;蓄能部分,通过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与窗体热交换部分连通,用于对环水流进行蓄冷或蓄热;动力输送部分,设置在供水管道上,提供循环水流在管道和窗体内流动的输运动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节能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在夏季减少室外向室内的温差传热,在冬季通过水流的散热减少室内向室外的温差传热,水流吸收的冷和热可以存储在地源中以供夏冬轮流使用,本发明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小室外气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减少了为对高品位能源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1761998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1010100502.3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2 , Y02B10/20 , Y02B10/24
Abstract: 一种围护结构内嵌管道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一种利用可再生低品位能源的绿色空调领域。该空调系统包括:建筑热交换部分,蓄能部分,辅助冷源部分,辅助热源部分和动力输送部分。本发明通过在围护结构中内嵌管道扩大循环流体与围护结构的换热面积以实现在直接利用可再生低品位能时的低温差传热并获取大的换热量,在供冷/供热的同时实现热量/冷量的直接存储,以及通过辅助冷源部分及辅助热源部分实现可再生低品位能的捕捉并通过蓄能部分进行存储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供冷与供热能力。该空调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低室外气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大大减少甚至取消为满足室内舒适性要求对高品位能源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01040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910465512.8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1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列车热交换系统,属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技术领域。包括导流侧壁、空气压缩泵、第一涡流管束、第二涡流管束、四通换向阀、第一空气通道、第二空气通道、进气均流孔板和排气均流孔板;第一涡流管束用于将压缩空气转换成冷空气和热空气,得到的冷空气或热空气进入空调换热机房以冷却冷凝器或加热蒸发器,第二涡流管束用于将压缩空气转换成热空气和冷空气,得到的冷空气进入动力设备间以加强放热设备的散热。该发明既满足真空管道高速磁浮列车散热要求,又可以通过主动的压缩残余空气降低列车迎风面的风阻,同时列车侧方的排气口可保证空气压力平衡,避免列车运行过程的气体动力不均。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82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1515814.0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设备模拟阻力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管网水力特性研究领域,所述射频设备模拟阻力件包括:阀套和阀芯,所述阀套和所述阀芯通过螺纹阀座连接;所述阀套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阀座,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数量根据射频设备冷却需求设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通径D0根据连接管段通径进行设定;所述阀芯参考节流阀进行设计,采用锥形、偏心式或轴向三角槽式节流口,所述阀芯对应阀口处半锥角α为15°。本申请通过设计制造符合所有射频设备冷却管网水力特性参数的模拟阻力件以代替真实射频设备进行集中冷却联调试验,可以极大地降低联调试验实现的难度及成本,提高相关水力特性科研任务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2560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1117636.6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广州坤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漆渣烘干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漆渣处理领域。所述漆渣烘干系统包括烘干装置、喷淋装置、真空泵和气压调控组件,烘干装置包括加热罐和加热件,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罐、循环泵和喷头,循环泵的进水口与喷淋罐的底部连通,循环泵的出水口与多个喷头连通,且多个喷头位于喷淋罐的顶部内壁上,加热罐的出气口与喷淋罐的进气口连通,喷淋罐的出气口与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气压调控组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本发明提供的漆渣烘干系统,能够使得加热罐与喷淋罐内的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值动态恒定,使系统处于较高的烘干效率,从而提高脱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6527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97145.8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蓄热和夜间辐射的散热系统,属于节能技术领域,其通过对应发热单元设置吸热单元、储热单元和散热单元,利用各干管的对应设置,对应连通形成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并且通过优选设置各单元和各循环管路中的换热材料,利用热量在对应相变材料中的存储和传递,从而有效实现发热单元所产生热量的持续带出。本发明基于相变蓄热和夜间辐射的散热系统,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可有效利用夜间辐射,无需设置额外的冷却设备便能实现机房和数据中心机柜的全天候散热,降低了机房中散热系统的设置成本,避免了高品位能源的额外消耗,系统工作的稳定性高、连续性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