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9846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046782.2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透镜的微光像增强器脱胶机理分析及处理方法,包括耦合胶固化后的收缩量计算、耦合胶补给范围的计算、耦合透镜脱胶的机理分析及补充空缺区域所需耦合胶。本发明通过应用证明,像增强器阳极玻璃在耦合前用抛光粉抛光时,若阳极玻璃倒角处清擦不彻底遗留抛光粉或污物,则固化时产生的收缩效应会使抛光剂或污物迁移进入耦合面边缘区域,固化后该区域的耦合面与耦合胶未充分粘接在一起,导致粘接强度有所下降。此像增强器在后续的流转、试验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热胀冷缩效应,对该区域造成多次应力作用,不断地激励和累积应力导致该区域缓慢出现剥离,最终使微光像增强器出现脱胶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8011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28906.X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波导片、衍射光波导显示装置,波导片上设置依序光路连接的耦入光栅设置区、扩展光栅设置区、耦出光栅设置区;耦入光栅设置区与准直镜头光路连接;耦出光栅设置区向用户传输图像信息;耦入光栅设置区上设置耦入光栅;扩展光栅设置区上设置扩展光栅;耦出光栅设置区上设置耦出光栅。本装置通过在波导片上设置耦入光栅、扩展光栅、耦出光栅,并对3种光栅的形状、周期、占空比、倾斜角等微纳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使得用于近眼显示系统的光波导衍射装置的输出亮度均匀性从9.8%提升到了62.9%,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户的观看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21553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26312.9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进能 , 赵恒 , 龚燕妮 , 李晓峰 , 褚祝军 , 常乐 , 李廷涛 , 杨琼连 , 李金沙 , 王乙瑾 , 高兵祥 , 马怀超 , 杜木林 , 刘倍宏 , 汪云 , 钟梓源 , 须恃瑜 , 杨振 , 杨小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晶粒锐钛矿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抑制锐钛矿大晶粒现象的技术难题,有效地提高了像增强器输入窗与光电阴极界面的透过率,提高了光电阴极的光电发射效率,属于光电探测领域。本发明所述小晶粒锐钛矿光学薄膜制备在玻璃基底表面。小晶粒锐钛矿光学薄膜由过渡层、锐钛矿薄膜和夹层薄膜组成。锐钛矿薄膜制备在过渡层薄膜表面,在锐钛矿薄膜的基础上制备夹层薄膜,周期性的重复锐钛矿薄膜和夹层薄膜的制作,且表层为锐钛矿薄膜,达到要求的厚度即完成小晶粒锐钛矿光学薄膜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6984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046782.2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透镜的微光像增强器脱胶机理分析及处理方法,包括耦合胶固化后的收缩量计算、耦合胶补给范围的计算、耦合透镜脱胶的机理分析及补充空缺区域所需耦合胶。本发明通过应用证明,像增强器阳极玻璃在耦合前用抛光粉抛光时,若阳极玻璃倒角处清擦不彻底遗留抛光粉或污物,则固化时产生的收缩效应会使抛光剂或污物迁移进入耦合面边缘区域,固化后该区域的耦合面与耦合胶未充分粘接在一起,导致粘接强度有所下降。此像增强器在后续的流转、试验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热胀冷缩效应,对该区域造成多次应力作用,不断地激励和累积应力导致该区域缓慢出现剥离,最终使微光像增强器出现脱胶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7991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28934.1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替换衍射波导方案下光引擎镜头组的超透镜及AR设备,包括:SiO2衬底及设置于SiO2衬底上的球缺形微纳米结构;球缺形微纳米结构的阵列周期p为:200~400nm;球缺形微纳米结构的阵列直径d为:60~280nm;球缺形微纳米结构的阵列高度h为:50~300nm。该超透镜的透镜组体积为10mm*5mm,相比于传统透镜组的30mm*5mm长度缩小2/3,大幅减小增强整机的体积,而入射光的准直效率不小于70%,视场角不小于30°,畸变不大于3%,与传统光学透镜组性能相当,部分光学性能参数略优于传统光学透镜组。
-
公开(公告)号:CN11288568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046923.0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光像增强器的高效荧光屏及其制作方法。该高效荧光屏包括基底层及在该基底层依次制作的MgF2增透膜、荧光粉层和铝层,基底层与荧光粉层之间靠特薄胶粘接。该方法的步骤包括:荧光粉的包膜处理及颗粒分选;清洗基底,基底层镀MgF2增透膜;荧光粉层和基底层之间通过特薄胶粘接,高温焙烧胶层;浸硅酸钾加固粉层,在粉层表面涂覆有机膜;用真空镀膜机镀铝,分两次镀铝,此时蒸镀的铝膜平整性好而具有良好的反射性。本发明通过在现有的刷涂法基础上增加选粉及基底层镀膜等新工序并优化荧光粉的刷涂工艺和镀铝工艺,提高了荧光屏的发光效率和分辨率,有效提升了微光像增强器性能,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1553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426312.9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进能 , 赵恒 , 龚燕妮 , 李晓峰 , 褚祝军 , 常乐 , 李廷涛 , 杨琼连 , 李金沙 , 王乙瑾 , 高兵祥 , 马怀超 , 杜木林 , 刘倍宏 , 汪云 , 钟梓源 , 须恃瑜 , 杨振 , 杨小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晶粒锐钛矿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抑制锐钛矿大晶粒现象的技术难题,有效地提高了像增强器输入窗与光电阴极界面的透过率,提高了光电阴极的光电发射效率,属于光电探测领域。本发明所述小晶粒锐钛矿光学薄膜制备在玻璃基底表面。小晶粒锐钛矿光学薄膜由过渡层、锐钛矿薄膜和夹层薄膜组成。锐钛矿薄膜制备在过渡层薄膜表面,在锐钛矿薄膜的基础上制备夹层薄膜,周期性的重复锐钛矿薄膜和夹层薄膜的制作,且表层为锐钛矿薄膜,达到要求的厚度即完成小晶粒锐钛矿光学薄膜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88059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046991.7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微光像增强器的像对准调校和检验方法,通过使用像对准调校系统,装配后的微光像增强器的阴极输入中心与外壳中心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能有效检验灌封后的微光像增强器,包括:组装灌封模具或者检验模具,打开像对准调校和检验装置、调节气瓶压力调节阀及压力表、将气体通入灌封模具或者检验模具中、把灌封模具或检验模具置于下触环上方、关闭阀门使得上触环下落至灌封模具或检验模具的顶端、调节聚焦调钮和升降旋钮,将摄像机产生的光点聚焦到灌封模具或检验模具的十字线上、把十字线中心与光点重合、观察十字线中心与光点偏移情况、若超过规定则调节滚花螺钉对准再进行灌封等。本发明提高了像增强器的良品率及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805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46991.7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微光像增强器的像对准调校和检验方法,通过使用像对准调校系统,装配后的微光像增强器的阴极输入中心与外壳中心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能有效检验灌封后的微光像增强器,包括:组装灌封模具或者检验模具,打开像对准调校和检验装置、调节气瓶压力调节阀及压力表、将气体通入灌封模具或者检验模具中、把灌封模具或检验模具置于下触环上方、关闭阀门使得上触环下落至灌封模具或检验模具的顶端、调节聚焦调钮和升降旋钮,将摄像机产生的光点聚焦到灌封模具或检验模具的十字线上、把十字线中心与光点重合、观察十字线中心与光点偏移情况、若超过规定则调节滚花螺钉对准再进行灌封等。本发明提高了像增强器的良品率及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7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29540.5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衍射光波导中的二维扩瞳微纳光栅结构及其波导片,为二维微纳光栅阵列,二维微纳光栅阵列包括:光栅G1、光栅G2、光栅G3;光栅G1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光学结构;光栅G1中多个光学结构沿Y轴上、下对齐设置;光栅G2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光学结构;光栅G2中多个光学结构与x轴成30°夹角规则设置;光栅G3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光学结构;光栅G3中多个光学结构与x轴成‑30°夹角规则设置。能有效解决一维衍射光栅光学元件光能利用率低,衍射效率会随着波长偏离设计值而下降很快的问题,可以应用于夜视、光通信等领域,在实现二维扩瞳微纳光栅的同时,保证该结构可以实现涵盖绿光到红光的宽光谱(480nm~600nm)的衍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