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2610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155685.3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面向在轨服务的可重构细胞卫星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自适应拼接角度的空间细胞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可调侧板组件包括侧板、左销轴、右销轴、上固定块、齿轮推杆、下固定块、螺钉;所述箱体的4个面上均分布有锁紧机构与被动端接口或主动端接口,同一面上设置有主动端接口或被动端接口,并且设置有锁紧机构A或锁紧机构B,锁紧机构A与锁紧机构B在结构上镜像对称,本发明利用涡轮蜗杆自锁功能精确控制细胞卫星侧板转动角度、具有侧板角度调节精度高、对接锁止可靠、拓扑关系变化灵活、拼接航天器自由度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488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53415.2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模块化通用对接、锁紧、释放机构,包括锁紧座、缓冲机构、推送机构、抱紧下压机构、拨叉机构、锁板机构、上顶机构及挂锁机构;推送机构安装在锁紧座底部,与锁紧座滑动配合;推送机构上设有曲线行程槽,拨叉机构首端与曲线行程槽滚动配合,推送机构沿曲线行程槽移动,带动抱紧机构与目标接触;抱紧下压机构驱动目标向下运动,拨叉机构绕锁紧座底部铰接轴回转,拨叉机构尾部带动上顶机构上移,带动锁板机构绕其回转轴回转并下压目标外边缘,直至目标底面贴合锁紧座上的缓冲机构;压紧后缓冲机构触发向控制系统给出锁紧信号,推送机构继续运动,挂锁机构对上顶机构限位并锁紧。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目标定位对中及连接锁紧和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8956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182365.7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失效卫星捕获对接装置,采用套索捕获机构完成对目标星的捕获,然后带动被捕获的目标星与靠近任务星,通过缓冲对接锁定机构实现任务星与目标星的对接;另外,本发明失效卫星捕获对接装置中还增加了控制器,对捕获及对接过程进行智能控制;本发明集捕获、对接、锁紧和释放于一体,具有捕获容差大、捕获成功率高、对接牢靠的优点,且在抓捕后两颗卫星抵近过程中能够削减两颗卫星之间的姿态偏差,提高对接的准确性,可重复实施多次捕获任务,实用性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失效卫星捕获对接装置实现的失效卫星捕获对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15865.0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轨可变构型的重复使用卫星,包括:防热模块、平台舱和伞舱模块;平台舱两端分别与防热模块和伞舱模块连接。在上述在轨可变构型的重复使用卫星中,该重复使用卫星在发射、在轨及回收过程中构型可变。卫星典型回收过程如下:可展收太阳翼的太阳帆板收拢;柔性防热气囊充气展开,将平台舱包覆在柔性防热气囊中;卫星调姿制动后进入大气层减速;当卫星到达一定高度后,可控翼伞弹出并展开,同时抛掉刚性防热大底;可控翼伞展开后进一步使卫星减速,进行归航控制,此时着陆缓冲气囊充气,使卫星到达指定着陆场地,实现卫星安全可控着陆回收。本发明可低成本实现全系统安全回收和快速重复使用,提升了航天器重复使用应用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06142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792567.2
申请日:2020-08-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64G1/22
Abstract: 一种可在轨更换的模块化快换机械接口,涉及可在轨更换机械接口领域,包括伺服电机、空间凸轮上固定板、空间凸轮下固定板、定位导向板、定位导向销、传动轴、传动装置、传动齿轮、槽轮机构、空间凸轮机构、被动齿轮、内爪;内爪包括传动筒、连接齿板;槽轮机构包括主动拨盘和槽轮;空间凸轮机构包括空间凸轮和驱动销,空间凸轮呈套筒状、设有轴向起伏的驱动滑槽,空间凸轮套设在槽轮上侧的传动筒上;驱动销设置在传动筒上,连接齿板位于空间凸轮上固定板上侧,伺服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主动拨盘设置在传动轴上。具有传动简单、结构紧凑,锁合快速、传动精度高、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6095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600367.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细胞机器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控制组件和视觉捕获机构感知自身姿态,并利用控制计算机进行任务分析从而生成任务所需空间拓扑结构和最优接口拼接决策,依靠六向推力装置进行相互拼接,进而完成任务所需航天器的自重构搭建的自重构细胞星装置,包括:箱体(1)、可调角度侧板(2)、旋转顶板(3)、控制组件、通用对接口(5)、六向推力装置(6)、热传感器(7)、视觉捕获机构(8)、电气接口(9)、驱动组件(10)、蓄电池(11)、推进剂模块(12)、控制计算机(13);该细胞星具有自适应、高拓展性、去中心化、架构开放及经济性等优点,可充分适应未来空间任务的复杂性,对在轨航天器构型具有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91140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82363.8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索式空间捕获装置,包括支架和安装于支架上的套索捕获机构,套索捕获机构中绳索固定组件使捕获绳索两端分别连接在内捕获圈和外固定圈上,内捕获圈相对外固定圈转动时,多根捕获绳索向内收拢,收拢的捕获绳索形成一个捕获绳圈,当绳圈内切圆直径不大于目标捕获物体外径时,即可对目标捕获物体进行捕获。该装置特别适用于对倒锥形物体进行捕获,具有较大的捕获容差,使用两个轴向平行安装的套索捕获机构同时捕获即可提高捕获的可靠性,也可对捕获物体的姿态进行纠正。
-
公开(公告)号:CN1190626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42525.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可转动式半球连接机构,包括上半球壳、下半球壳、上半球连接板、下半球连接板、交叉滚子轴承、轴承外挡圈、轴承内挡圈组成;本发明所有结构均集中于球壳底面,内部空间占有率较低,为半球连接机构的拓展应用提供结构基础;上半球壳设计有第一环形凸台以及下半球壳设计有第二环形凸台分别与上半球连接板的第一环形凹槽和下半球连接板的第二环形凹槽嵌连,可以实现较大的力传递,同时保证位姿传递精度;上半球壳与下半球壳其外表面分别设计第一直槽口和第二直槽口,便于球壳安装、内部散热和观测内部结构;通过交叉滚子轴承,并将其安装于下半球连接板中的凸轴上,能够在传递较大力的同时,保证运动的顺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10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155685.3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面向在轨服务的可重构细胞卫星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自适应拼接角度的空间细胞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可调侧板组件包括侧板、左销轴、右销轴、上固定块、齿轮推杆、下固定块、螺钉;所述箱体的4个面上均分布有锁紧机构与被动端接口或主动端接口,同一面上设置有主动端接口或被动端接口,并且设置有锁紧机构A或锁紧机构B,锁紧机构A与锁紧机构B在结构上镜像对称,本发明利用涡轮蜗杆自锁功能精确控制细胞卫星侧板转动角度、具有侧板角度调节精度高、对接锁止可靠、拓扑关系变化灵活、拼接航天器自由度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25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469763.0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5J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2K‑H差动行星齿轮作为核心机械部件的两输入、单输出动力传递,可以实现将多个细胞机器人的动力聚集在一起,提供更大转矩输出的可靠性高、可任意替换、负载能力强、输出载荷可控、适应能力强的自重构空间细胞机器人的能力聚集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锁紧板、细胞机器人下部外壳、动力总成下外壳、直流无框电机、行星轮、动力总成上端盖、动力总成上外壳、太阳轮齿轮、内齿圈、谐波减速器、电机输入齿轮、行星架、外齿圈、太阳轮轴、电机制动器、固定连接板、太阳轮制动器;所述主轴通过锁紧板的深沟球轴承与动力总成上外壳的轴承实现轴向固定,并通过轴端花键与行星架连接,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