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8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1002797.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10 , B22D11/16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轻压下裂纹位置的数值模拟验证方法及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属于连续铸造技术领域,包括:构建连铸轻压下的凝固传热模型;以所述凝固传热模型的初始条件对实际生产过程进行指导,记录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裂纹的方坯所对应的第一初始条件;对所述方坯的裂纹靠近中心侧进行连线,测量预设位置处的连线到表面的第一距离;将存在裂纹的方坯所对应的第一初始条件输入至所述凝固传热模型中,通过所述凝固传热模型计算与所述预设位置相对应处粘滞性温度(LIT)到表面的第二距离;通过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对凝固传热模型进行校验。一方面解决了模型验证的问题,使得模型更加准确,另一方面考虑了裂纹能被轧合的情况,扩大了工艺窗口。
-
公开(公告)号:CN117548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17738.0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改善棒材带状缺陷和力学性能的方法及凸轮轴,属于连铸工艺技术领域,对成分合格的钢水通过连铸机进行浇铸;在凝固阶段,采用压下工艺;凝固后,将热态铸坯进行轧制;所述压下工艺为通过铸坯中心固相率的变化来控制压下量,压下区域的中心固相率为0.09‑1.0之间,总压下量为10mm,中心固相率小于0.4所对应的连铸压下区域内,总压下量不小于1mm且不大于2mm。通过控制压下工艺,同时抑制等轴晶区域的宏观偏析和半宏观点状偏析的形成,大大改善带状缺陷,提高了凸轮轴棒材径向塑性和冲击韧性,使得后续采用楔横轧制备出的凸轮轴满足指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22605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17739.5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6 , B22D11/18 , B22D11/115 , B22D11/20 , B22D11/22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18 , C22C38/08 , C22C38/16 , C22C38/20 , C22C38/40 , C22C38/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改善高碳低合金钢宏观和半宏观偏析的压下控制方法,属于连铸工艺技术领域,所述高碳低合金钢的合金含量质量百分比为1.5‑2.5%,C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50‑0.65%,其中Mn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5‑1.0%;在连铸压下区域内,通过铸坯中心固相率 的变化来控制压下量,所述压下区域的中心固相率为0.09‑1.0,总压下量为10mm,中心固相率小于0.4所对应的连铸压下区域内,总压下量不小于1mm且不大于2mm。本发明通过控制压下工艺,同时抑制等轴晶区域的宏观偏析和半宏观点状偏析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722605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17739.5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6 , B22D11/18 , B22D11/115 , B22D11/20 , B22D11/22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18 , C22C38/08 , C22C38/16 , C22C38/20 , C22C38/40 , C22C38/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改善高碳低合金钢宏观和半宏观偏析的压下控制方法,属于连铸工艺技术领域,所述高碳低合金钢的合金含量质量百分比为1.5‑2.5%,C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50‑0.65%,其中Mn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5‑1.0%;在连铸压下区域内,通过铸坯中心固相率的变化来控制压下量,所述压下区域的中心固相率为0.09‑1.0,总压下量为10mm,中心固相率小于0.4所对应的连铸压下区域内,总压下量不小于1mm且不大于2mm。本发明通过控制压下工艺,同时抑制等轴晶区域的宏观偏析和半宏观点状偏析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738518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02797.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10 , B22D11/16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轻压下裂纹位置的数值模拟验证方法及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属于连续铸造技术领域,包括:构建连铸轻压下的凝固传热模型;以所述凝固传热模型的初始条件对实际生产过程进行指导,记录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裂纹的方坯所对应的第一初始条件;对所述方坯的裂纹靠近中心侧进行连线,测量预设位置处的连线到表面的第一距离;将存在裂纹的方坯所对应的第一初始条件输入至所述凝固传热模型中,通过所述凝固传热模型计算与所述预设位置相对应处粘滞性温度(LIT)到表面的第二距离;通过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对凝固传热模型进行校验。一方面解决了模型验证的问题,使得模型更加准确,另一方面考虑了裂纹能被轧合的情况,扩大了工艺窗口。
-
公开(公告)号:CN11754863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517738.0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改善棒材带状缺陷和力学性能的方法及凸轮轴,属于连铸工艺技术领域,对成分合格的钢水通过连铸机进行浇铸;在凝固阶段,采用压下工艺;凝固后,将热态铸坯进行轧制;所述压下工艺为通过铸坯中心固相率的变化来控制压下量,压下区域的中心固相率为0.09‑1.0之间,总压下量为10mm,中心固相率小于0.4所对应的连铸压下区域内,总压下量不小于1mm且不大于2mm。通过控制压下工艺,同时抑制等轴晶区域的宏观偏析和半宏观点状偏析的形成,大大改善带状缺陷,提高了凸轮轴棒材径向塑性和冲击韧性,使得后续采用楔横轧制备出的凸轮轴满足指标要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