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586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0596226.6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N3/044 , G06N3/08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洪水预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机理模型和深度学习的洪水预报模型和方法,该洪水预报模型包括:普通神经网络层以流域特征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输出第一数据;P‑RNN层以气象驱动因子时间序列数据作为输入数据,集合第一数据,输出当前径流特征数据,P‑RNN层包括预设循环神经元,预设循环神经元是基于水文机理模型编码得到的;第一循环神经网络层以前期洪水流量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输出前期洪水特征数据;第二循环神经网络层以前期洪水特征数据、当前径流特征数据和气象驱动因子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输出洪水特征数据;输出层以洪水特征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输出洪水流量数据。本发明实现深度学习主导的水文模型与物理一致性,提升洪水预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331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1681.6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调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雨水调蓄装置包括:蓄水件、连通管组和控制器;进水阀、排水阀和弃流阀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适于接收、储存和分析降雨预报,根据降雨预报中的降雨信息分别控制进水阀、排水阀和弃流阀的开启和关闭,当控制器控制进水阀开启,排水阀和弃流阀关闭时,蓄水件处于蓄水状态,当控制器控制弃流阀和排水阀开启,进水阀关闭时,蓄水件处于排水状态,根据控制器分别控制进水阀、排水阀和弃流阀的开启和关闭,从而使得蓄水件实现对雨水的存蓄和排出,以克服城市内涝以及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76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26237.6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5/025 , G06N5/04 , G06F16/29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文模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径流演进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待演进水网的实体信息、水文信息、水利工程信息;基于待演进水网的水文信息、水利工程信息,构建径流演进计算情景库;提取径流演进计算情景库中的特征数据,获得径流演进计算知识;基于实体信息、径流演进计算知识,建立水文知识图谱数据库;基于水文水动力计算规则库以及水利工程运行规则库,建立径流演进计算规则库;基于预先构建的知识驱动计算引擎,将水文知识图谱数据库、径流演进计算规则库进行集成,获得径流演进模型。通过该方法不仅建模效率高,且构建出的径流演进模型模拟效率高且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5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040983.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透水铺装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透水铺装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透水性铺装性能检测会破坏铺装本身的问题,并且能够检测透水铺装实际应用中的雨水渗透性能和雨水滞蓄能力。该透水铺装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测试箱、密封圈以及喷淋器。沿第一直线方向,测试箱的至少一端为敞口结构,测试箱于敞口结构的一端连接有密封圈。喷淋器靠近测试箱设置,用于向测试箱内喷淋液体。本申请提供的透水铺装性能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透水铺装的透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299923.1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渗漏溯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调水工程渗漏溯源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调水工程设置监测点,收集关键监测点的温度、压力和流速数据,对参数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实时分析水流动态和环境变化,生成状态监测数据。本发明中,通过利用状态监测数据分析渗漏附近的环境变化,并通过模拟对比分析识别异常变化,更精确地预测和定位渗漏点,通过熵增计算,评估渗漏前后的能量状态,进一步精确预测渗漏位置和时间,通过模拟差异化环境条件下的能量流动,提高对渗透路径识别的准确性,实现更高效的渗漏源定位,使得整个渗漏溯源识别过程更为系统和科学,大幅增强水利设施的安全监管和维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94258.1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调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雨水调蓄装置包括:调蓄池、感应器和控制器。感应器设于雨落管排水口的下方,用于检测降雨信号,感应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接收降雨信号,并根据降雨信号控制连接管的伸缩,使得连接管的第一端具有延伸至与雨落管排水口相对的蓄水状态,以及具有收缩至调蓄池内的停蓄状态。该雨水调蓄装置,实现自动化雨水调蓄,降低人工成本,从而避免了城市内涝的发生,且有效对雨水进行收集,避免雨水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7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26237.6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5/025 , G06N5/04 , G06F16/29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文模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径流演进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待演进水网的实体信息、水文信息、水利工程信息;基于待演进水网的水文信息、水利工程信息,构建径流演进计算情景库;提取径流演进计算情景库中的特征数据,获得径流演进计算知识;基于实体信息、径流演进计算知识,建立水文知识图谱数据库;基于水文水动力计算规则库以及水利工程运行规则库,建立径流演进计算规则库;基于预先构建的知识驱动计算引擎,将水文知识图谱数据库、径流演进计算规则库进行集成,获得径流演进模型。通过该方法不仅建模效率高,且构建出的径流演进模型模拟效率高且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64534.3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海绵城市建设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评估区域的城市建设数据与下垫面数据;将待评估区域划分为若干排水分区,确定各排水分区的城市建设数据与下垫面数据;基于排水分区的城市建设数据及下垫面数据,计算得到排水分区的综合径流系数;基于排水分区中城市建设数据、下垫面数据与综合径流系数,计算得到排水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筛选得到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值的达标排水分区;计算达标排水分区面积在待评估区域的面积占比,得到待评估区域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占比。本发明通过针对不同区域的控制目标,对海绵城市建设达标情况进行评估,具有区域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01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67983.8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体病原微生物来源解析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水体样本采集信息,通过水体的取样位置,识别目标水体的多个水分来源,并计算多个来源水体对采样点的贡献度,生成水体位置分析结果。本发明中,通过识别水体的多个来源并计算多个水体来源对采样点的贡献度,结合实时气象和地形数据模拟污染的扩散路径,提升对污染风险区域的预测准确性,通过评估水体样本中的微生物种群分布模式,提高对污染源类型的预测能力,为识别污染源位置提供的数据支持,结合与多个污染源的微生物样本进行对比,识别病原微生物的多个来源位置,为采取有效的水质保护和疾病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提升环境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62703.4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流制溢流的污染解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首先基于研究区域的设施和运行数据,构建排水数值模型,之后依次将研究区域的地表径流监测数据及旱期管道监测数据输入至排水数值模型进行模型模拟,并获取排水数值模型输出的模拟结果;最后基于模拟结果与研究区域的排口监测数据,对研究区域的污染源进行物料守恒的量化解析处理,以获取所述研究区域的污染源解析结果。上述方案通过全过程监测和模型模拟,实现了对合流制溢流污染的科学、简便、可操作性强的解析,对数据要求低,可为合流制溢流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