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3793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51250.1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梁加固锚固的钢节点,包括原结构混凝土柱和拟加固梁,原结构混凝土柱上套设有水平环板和环箍板,环箍板设置于水平环板上,水平环板一端位于拟加固梁上,环箍板靠近拟加固梁的一侧连接有多个新加纵向钢筋。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混凝土梁加固锚固的钢节点锚固方法,包括:确定环箍板、水平环板外轮廓尺寸;确定环箍板、水平环板的钢材强度等级、厚度;建立钢节点有限元分析模型;在加工厂生产钢节点,预留两条拼接焊缝,待到现场拼装完成后焊接;钢节点现场拼装焊接,并在钢节点与原结构混凝土柱之间灌注结构胶。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梁加固锚固的钢节点和锚固方法,使施工简便,新加纵向钢筋锚固可靠,对原结构损伤小,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605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93424.0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墙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墙结构、超长无缝混凝土墙体及其施工方法。该连接墙结构包括先凝墙和后浇带。每个先凝墙包括多层相对的两个波浪形甩筋。后浇带包括多层钢筋架,每层钢筋架包括两条相对的波浪形水平筋和多个竖向的环形筋。每个环形筋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水平筋的波谷。每层的多个环形筋和相邻层的多个环形筋一一相切固定。每条水平筋的一端连接在一侧先凝墙的甩筋上,另一端连接在另一端先凝墙的甩筋上,水平筋的波峰贴合甩筋的波峰,水平筋的波谷贴合甩筋的波谷。该超长无缝混凝土墙体使用该连接墙结构来分段连接,提升墙体的抗震性能,改善先凝墙和后浇带之间的开裂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3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83738.4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G13/04 , E04G17/00 , E04G17/065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吊装模板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下吊装模板,本专利在型钢梁的两侧加设加劲肋,在加劲肋两侧提前焊接竖向受拉螺杆,通过使两根竖向受拉螺杆穿过型钢梁下端的梁下底板和第一托梁,并用第一螺母固定,从而增加了吊装模板稳定性,有效防止型钢梁因下吊模板引起局部受力集中导致屈曲的问题;通过水平对穿螺杆穿过型钢梁、两侧的梁侧模板以及第二托梁,并通过第二螺母将其固定,保证梁侧模板受力均匀,同时,为了及时监测竖向受拉螺杆和水平对穿螺杆的受力状态,引入安全监测系统,能够更直观、更精确的掌握螺杆的应力状态,避免竖向受拉螺杆和水平对穿螺杆因承受过量荷载可能发生危险,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56485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55515.5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E04B1/342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大跨度桁架传感器监测点的选取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选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施工图纸建立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受力分析,以得到传力路径;识别传力路径上的节点,该节点作为传力节点,并识别传力节点上的结构杆件;判断结构杆件的两端是否均与传力节点连接,若是,则该结构杆件作为重要杆件;逐个抽离重要杆件,以形成重要杆件的仿真计算模型;对仿真计算模型进行倒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确定监测对象,在所述监测对象上设置传感器的监测点。本申请能够合理确定监测点的数量与位置,以较少数量的监测点实现对施工过程全面、可靠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5417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454637.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索提升张拉转换装置,包括:锚固点、提升组件、张拉组件、提升拉索以及支撑调节架,锚固点固定连接在锚固梁上;提升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锚固点、提升拉索的索头可拆卸地连接,通过提升组件的提升千斤顶的运动对提升拉索进行提升;张拉组件包括张拉叉耳、反力架、导向杆、张拉千斤顶及承力架,张拉叉耳与锚固点连接,承力架安装在提升拉索上,导向杆固定在张拉叉耳上,并穿过承力架和反力架,张拉千斤顶设置在承力架和反力架之间,支撑调节架设置在提升拉索调节螺杆处,并分别与导向杆、承力架相连接。本发明先通过提升组件对提升拉索的销轴进行长距离提升,在索头距离耳板较近处,将提升装置改为张拉装置,对拉索进行短距离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419625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99640.4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后张预应力智能加固体系,包括智能钢绞线(1)、涂覆剂层(2)、护套(3)以及锚头,智能钢绞线、涂覆剂层、护套形成体外预应力智能钢绞线,体外预应力智能钢绞线端部通过锚头与被加固体系连接,智能钢绞线(1)中设有光纤光栅传感器(11),光纤光栅传感器(11)分为监测光纤光栅传感器(111)和温度补偿光纤光栅传感器(112)。本发明将光纤光栅智能钢绞线和后张预应力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将其应用到体外预应力加固体系中,使其满足加固所需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兼具感知特性,形成智能加固体系,可广泛应用于采用钢绞线作为受力构件的既有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后张预应力加固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94107.6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7/1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转体桥施工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转体桥施工监控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桥梁结构的转体过程中,实时采集第一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通过安装在所述桥梁结构上的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得到;基于所述第一监测数据确定所述桥梁结构的健康状态是否正常;若确定所述健康状态异常,则向所述桥梁转体动力系统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并生成第一预警信息,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桥梁转体动力系统中止转体牵引,可实现在转体过程中的桥梁结构的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控,并在发现异常时及时中止转体,以便于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排查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82990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96808.X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姚迪 , 宋孟燕 , 兰春光 , 王黎丽 , 孟剑 , 张超琦 , 严佳川 , 蒋迪 , 徐曼 , 卫启星 , 李荣鹏 , 钱林峰 , 高经纬 , 杨青屿 , 武蕊 , 王东洋 , 裴昱
IPC: G21C13/093 , G21C17/003 , G2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安全壳的预应力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安全壳的预应力智能钢绞线及预应力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智能传感筋、多条边丝和牵引中丝;智能传感筋用于预应力值的监测;多条边丝环绕智能传感筋的外周排列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包括传感段和牵引段,智能传感筋的两端均凸出于传感段设置;牵引段具有固定连接在传感段的一端工作位置,及与传感段分离的分离位置;牵引段处于工作位置时,智能传感筋凸出于传感段的部分位于牵引段内;牵引中丝与智能传感筋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固定连接在牵引段内,一端与智能传感筋间隔设置,另一端凸出于牵引段,本发明通过设置牵引段,在进行智能钢绞线的穿束施工作业时,可以避免对智能传感筋造成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38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80863.5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构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光栅智能钢绞线和建筑用预应力结构构件。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光纤光栅智能钢绞线,包括中心复合筋和光纤;光纤上设置有应变光栅和温度补偿光栅;缓冲组件包括导向管以及缓冲板;温度补偿光栅位于导向管内;缓冲板和温度补偿光栅相对固定,缓冲板的周缘和导向管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导向管内部填充有缓冲油脂。另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用预应力结构构件,包括混凝土结构和光纤光栅智能钢绞线,光纤光栅智能钢绞线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内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纤光栅智能钢绞线和建筑用预应力结构构件,能够有效解决预应力张拉时因震动造成的温度补偿精度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051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93424.0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墙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墙结构、超长无缝混凝土墙体及其施工方法。该连接墙结构包括先凝墙和后浇带。每个先凝墙包括多层相对的两个波浪形甩筋。后浇带包括多层钢筋架,每层钢筋架包括两条相对的波浪形水平筋和多个竖向的环形筋。每个环形筋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水平筋的波谷。每层的多个环形筋和相邻层的多个环形筋一一相切固定。每条水平筋的一端连接在一侧先凝墙的甩筋上,另一端连接在另一端先凝墙的甩筋上,水平筋的波峰贴合甩筋的波峰,水平筋的波谷贴合甩筋的波谷。该超长无缝混凝土墙体使用该连接墙结构来分段连接,提升墙体的抗震性能,改善先凝墙和后浇带之间的开裂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