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2751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83757.4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钢梁抵抗累积疲劳断裂的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辅助装置包括钢梁和活动设置于所述钢梁上的绳索结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锁止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绳索结构沿钢梁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绳索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或第二驱动机构呈绷紧状态。能够通过张拉状态,实现预应力绷紧,达到反拱的效果,实现载荷位置的局部钢度加强的目的,提高钢梁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同时由于预应力绳索结构的存在,即使钢梁发生破坏也不会完全失效,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8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80895.1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结构索自动加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大跨度预应力结构施工技术领域,自动加载装置包括钢梁、结构索、可调连接件、加载机构和自动调力机构;结构索包括第一锚具和索体;可调连接件包括第二锚具和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两端分别与第一锚具、第二锚具螺纹连接;加载机构包括承力架、拉杆和加载千斤顶;自动调力机构包括夹持部、安装座、支撑板、驱动电机、主齿轮、第一调节螺母和调节板。加载机构和自动调力机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张拉‑调力循环,直至张拉至索力设计值,自动完成整个张拉过程,实现对张拉力、加载速度和索力进行精确而动态地控制,无需施工人员高空作业,降低施工强度,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620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221558.7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抗滑移索夹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大跨空间结构中的索网结构领域,包括边界索,边界索之间通过抗滑移索连接,抗滑移索上连接有第一斜拉索和第一联系索;边界索上间隔连接有抗滑移索夹,抗滑移索夹之间连接有钢拉杆,抗滑移索夹上连接有第二斜拉索和第二联系索。抗滑移索夹包括索夹主体及通过螺栓连接在索夹主体两侧的外凸板;索夹主体为一体结构,中部为并排的钢拉杆孔道,钢拉杆孔道的两端为半圆形的内凹板,内凹板的两端向上、下延伸形成连接部。本发明解决在某些特殊索节点处,无法通过断索来抵抗较大的不平衡力的问题;同时解决通过断索来抵抗较大的不平衡力时,加工制造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879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102019.6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耐用性的抗风张弦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张弦梁结构技术领域,张弦梁结构包括刚性梁、张拉节点、钢绞线、撑杆和组装孔道;张拉节点设置在刚性梁上;钢绞线两端分别与张拉节点连接;组装孔道套设在钢绞线上,其内部设置浆料,两端与张拉节点柔性连接;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刚性梁、组装孔道连接。本发明在钢绞线外部套设组装孔道,对钢绞线进行保护,避免高温、潮湿等气候对钢绞线强度的影响,提升耐久性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无需更换受拉构件;在组装孔道内灌浆,利用水泥将钢绞线包裹,解决了结构的防火问题,耐火时间大大延长;同时,水泥增加了结构自重,有效保证结构在风吸力作用下预应力不退出工作,提升抗风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3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83738.4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G13/04 , E04G17/00 , E04G17/065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吊装模板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施工安全监测功能的下吊装模板,本专利在型钢梁的两侧加设加劲肋,在加劲肋两侧提前焊接竖向受拉螺杆,通过使两根竖向受拉螺杆穿过型钢梁下端的梁下底板和第一托梁,并用第一螺母固定,从而增加了吊装模板稳定性,有效防止型钢梁因下吊模板引起局部受力集中导致屈曲的问题;通过水平对穿螺杆穿过型钢梁、两侧的梁侧模板以及第二托梁,并通过第二螺母将其固定,保证梁侧模板受力均匀,同时,为了及时监测竖向受拉螺杆和水平对穿螺杆的受力状态,引入安全监测系统,能够更直观、更精确的掌握螺杆的应力状态,避免竖向受拉螺杆和水平对穿螺杆因承受过量荷载可能发生危险,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3388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276257.0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跨度索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精准控制弧道索夹位置的装置以及弧道索夹安装方法,设置于拉索的外表面,包括:设置于拉索外表面的固定台,设置于固定台一侧的划线机构,以及设置于划线机构和固定台之间的转向机构,所述划线机构靠近固定台的一侧设置有导杆,所述划线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台一侧的转角盘,设置于转角盘远离固定台一侧的移动盘,设置于移动盘和转角盘之间的划线笔和把手,所述转角盘和移动盘均为半圆型结构,所述转角盘上沿半圆轮廓设置有把手轨道,所述移动盘上沿半圆轮廓设置有划线轨道,所述把手穿过把手轨道固定连接于移动盘,所述划线笔活动连接于划线轨道内;所述转向机构用于调整划线机构与拉索之间的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417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454637.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索提升张拉转换装置,包括:锚固点、提升组件、张拉组件、提升拉索以及支撑调节架,锚固点固定连接在锚固梁上;提升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锚固点、提升拉索的索头可拆卸地连接,通过提升组件的提升千斤顶的运动对提升拉索进行提升;张拉组件包括张拉叉耳、反力架、导向杆、张拉千斤顶及承力架,张拉叉耳与锚固点连接,承力架安装在提升拉索上,导向杆固定在张拉叉耳上,并穿过承力架和反力架,张拉千斤顶设置在承力架和反力架之间,支撑调节架设置在提升拉索调节螺杆处,并分别与导向杆、承力架相连接。本发明先通过提升组件对提升拉索的销轴进行长距离提升,在索头距离耳板较近处,将提升装置改为张拉装置,对拉索进行短距离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78792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02019.6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耐用性的抗风张弦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张弦梁结构技术领域,张弦梁结构包括刚性梁、张拉节点、钢绞线、撑杆和组装孔道;张拉节点设置在刚性梁上;钢绞线两端分别与张拉节点连接;组装孔道套设在钢绞线上,其内部设置浆料,两端与张拉节点柔性连接;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刚性梁、组装孔道连接。本发明在钢绞线外部套设组装孔道,对钢绞线进行保护,避免高温、潮湿等气候对钢绞线强度的影响,提升耐久性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无需更换受拉构件;在组装孔道内灌浆,利用水泥将钢绞线包裹,解决了结构的防火问题,耐火时间大大延长;同时,水泥增加了结构自重,有效保证结构在风吸力作用下预应力不退出工作,提升抗风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0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22916.3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卢立飞 , 尧金金 , 尤德清 , 高晋栋 , 司波 , 马健 , 张维廉 , 王丰 , 王泽强 , 张开臣 , 胡洋 , 袁明明 , 张峥 , 鲍敏 , 张晓迪 , 张书欣 , 杨越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穿梁式双索结构及张拉方法,涉及大直径双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竖梁、垂直于所述竖梁且设置在所述竖梁侧部的穿索梁和锚固梁、设置在所述锚固梁上的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设置在所述穿索梁上的第一张拉装置和第二张拉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穿索梁和所述锚固梁之间的第一临时拉杆组件和第二临时拉杆组件;在穿索梁上沿所述穿索梁的延伸方向开设有长孔,所述第一拉索和所述第二拉索的顶部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长孔,第一张拉装置与第二张拉装置通过连接件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不仅使穿索梁上的张拉点满足施工强度,同时还保证了足够的施工空间来安装施工设备,并且该设备既可以对双索结构进行整体张拉,也可以对单索进行索力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87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380895.1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结构索自动加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大跨度预应力结构施工技术领域,自动加载装置包括钢梁、结构索、可调连接件、加载机构和自动调力机构;结构索包括第一锚具和索体;可调连接件包括第二锚具和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两端分别与第一锚具、第二锚具螺纹连接;加载机构包括承力架、拉杆和加载千斤顶;自动调力机构包括夹持部、安装座、支撑板、驱动电机、主齿轮、第一调节螺母和调节板。加载机构和自动调力机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张拉‑调力循环,直至张拉至索力设计值,自动完成整个张拉过程,实现对张拉力、加载速度和索力进行精确而动态地控制,无需施工人员高空作业,降低施工强度,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