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8792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02019.6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耐用性的抗风张弦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张弦梁结构技术领域,张弦梁结构包括刚性梁、张拉节点、钢绞线、撑杆和组装孔道;张拉节点设置在刚性梁上;钢绞线两端分别与张拉节点连接;组装孔道套设在钢绞线上,其内部设置浆料,两端与张拉节点柔性连接;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刚性梁、组装孔道连接。本发明在钢绞线外部套设组装孔道,对钢绞线进行保护,避免高温、潮湿等气候对钢绞线强度的影响,提升耐久性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无需更换受拉构件;在组装孔道内灌浆,利用水泥将钢绞线包裹,解决了结构的防火问题,耐火时间大大延长;同时,水泥增加了结构自重,有效保证结构在风吸力作用下预应力不退出工作,提升抗风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7603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99008.6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交轮辐式索桁架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依次为:铺放上环索;依次铺放径向下层索系、下层索系、上层索系和附加索;提升上环索;铺放、提升下环索;安装上环索和下环索之间的撑杆;分批次安装径向下层索系和斜交式上层索系之间的撑杆;连接斜交式上层索系与外环梁;安装、张拉径向下层索系。本发明采用“支撑架拼装内环索、分组提升径向索、张拉下径向索”的施工成形方法,避免大跨度空间结构搭设满堂红脚手架的施工措施,提高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通过对内环索、索系的分批次提升,降低单次提升重量,降低对提升设备的要求,提高结构安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760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699008.6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交轮辐式索桁架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依次为:铺放上环索;依次铺放径向下层索系、下层索系、上层索系和附加索;提升上环索;铺放、提升下环索;安装上环索和下环索之间的撑杆;分批次安装径向下层索系和斜交式上层索系之间的撑杆;连接斜交式上层索系与外环梁;安装、张拉径向下层索系。本发明采用“支撑架拼装内环索、分组提升径向索、张拉下径向索”的施工成形方法,避免大跨度空间结构搭设满堂红脚手架的施工措施,提高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通过对内环索、索系的分批次提升,降低单次提升重量,降低对提升设备的要求,提高结构安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4177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210454548.8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及方法,该多点控制边界索提升安装结构包括:边界索、边界梁、桅杆以及多个提升组单元,其中,边界索分别通过第一提升组单元与两侧竖直设置的桅杆相连接,边界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边界索节点,第一边界索节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边界索节点,第二边界索节点通过第二提升组单元与桅杆相连接,第二边界索节点通过第三提升组单元与边界梁的端部相连接,第一边界索节点通过第四提升组单元与边界梁的中部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对边界索上的关键节点进行空间位态的不断调整,使各个索段之间可以平缓过渡,减少施工过程对拉索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0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22916.3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卢立飞 , 尧金金 , 尤德清 , 高晋栋 , 司波 , 马健 , 张维廉 , 王丰 , 王泽强 , 张开臣 , 胡洋 , 袁明明 , 张峥 , 鲍敏 , 张晓迪 , 张书欣 , 杨越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穿梁式双索结构及张拉方法,涉及大直径双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竖梁、垂直于所述竖梁且设置在所述竖梁侧部的穿索梁和锚固梁、设置在所述锚固梁上的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设置在所述穿索梁上的第一张拉装置和第二张拉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穿索梁和所述锚固梁之间的第一临时拉杆组件和第二临时拉杆组件;在穿索梁上沿所述穿索梁的延伸方向开设有长孔,所述第一拉索和所述第二拉索的顶部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长孔,第一张拉装置与第二张拉装置通过连接件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不仅使穿索梁上的张拉点满足施工强度,同时还保证了足够的施工空间来安装施工设备,并且该设备既可以对双索结构进行整体张拉,也可以对单索进行索力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53792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1451249.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柱改造用加固装置,属于旧建筑改造技术领域,包括梁顶钢构件、抽柱位置钢构件、预应力拉索和梁底钢构件,所述预应力拉索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梁顶钢构件连接,所述预应力拉索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抽柱位置钢构件与另一个所述梁顶钢构件连接;所述梁底钢构件用于套设于拟抽除柱两侧的原结构混凝土柱上且位于所述梁顶钢构件下方,所述梁底钢构件用于固定新加钢筋的端部。通过在边柱、拟抽除柱上设置钢构件完成新加钢筋以及预应力筋的连接,使加固措施对原结构的损伤大大减小,并且荷载传递路径明确,能保证改造后的结构具备安全可靠的受力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23671.4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长型索承网格结构低撑力成型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V撑杆与环向索夹之间设计一种可调撑杆,实现大大降低了上弦单层网格与下弦索系的环索索夹的安装难度;通过利用可调撑杆的调节螺杆实现下弦索系的应力施加,同时可调撑杆能够调节长度,可以实现径向索的定长型设计,相比可调索,定长索的重量更轻、成本更低且施工难度更小;利用支撑组件调整环索索夹和V撑杆之间的力值,可以对整个钢结构体系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步骤S1中的施工仿真进行实时调整,大大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同时由于该部位施加支撑力较小,大大降低了施工设备的使用吨位,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81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05941.2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德化县城镇房地产开发公司 , 德化县建设工程质量站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柔性索封边的索网结构及其成型方法,属于柔性边界索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边梁、桅杆、主边索、侧边索、承重索、稳定索、平衡索和斜拉索;主边索两端分别与桅杆连接;侧边索一端与边梁连接,另一端与桅杆连接;承重索间隔布设,其一端与边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主边索或侧边索连接;稳定索与承重索正交连接;平衡索间隔设置,其一端与地面锚固点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主边索或侧边索连接;斜拉索与桅杆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平衡索控制柔性边索关键节点的空中位形,大大提高索网结构的成型精度;通过张拉组件不断调整平衡索的索力值,消减索网在提升过程中,对桅杆产生的扭转和倾斜变形等不利影响,降低施工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0255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92996.2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柳州市通筑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索结构智能同步液压提升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系统包括:智能提升千斤顶、智能同步液压提升泵站和智能主控操作站;所述智能主控操作站向所述智能同步液压提升泵站发送操作指示;所述智能同步液压提升泵站根据所述操作指示中的操作信息控制所述智能提升千斤顶进行运作。本实施例适用于索结构智能同步液压提升系统和使用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08468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010823344.8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索结构找形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索结构零状态几何模型;2、输入预应力值确定索结构初始形态;3、进行各种荷载态分析,确定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若满足规范要求,则索结构初始形态即为索结构设计形态;若不满足规范要求,则修改参数,返回步骤1,最终找到索结构设计形态;4、进行施工全过程仿真计算,得到索结构新形态;5、将索结构新形态与索结构设计形态对比,判断误差是否可以接受;若可以接受,则索结构新形态即为索结构成型态;若不可以接受,则修改参数,返回步骤1,最终找到索结构成型态;本发明既能满足规范应力、变形等要求,也能满足对索结构成型态几何位形的要求,使得索结构成型态无限接近设计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