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648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455515.5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E04B1/342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大跨度桁架传感器监测点的选取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选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施工图纸建立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受力分析,以得到传力路径;识别传力路径上的节点,该节点作为传力节点,并识别传力节点上的结构杆件;判断结构杆件的两端是否均与传力节点连接,若是,则该结构杆件作为重要杆件;逐个抽离重要杆件,以形成重要杆件的仿真计算模型;对仿真计算模型进行倒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确定监测对象,在所述监测对象上设置传感器的监测点。本申请能够合理确定监测点的数量与位置,以较少数量的监测点实现对施工过程全面、可靠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56485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55515.5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E04B1/342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大跨度桁架传感器监测点的选取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选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施工图纸建立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受力分析,以得到传力路径;识别传力路径上的节点,该节点作为传力节点,并识别传力节点上的结构杆件;判断结构杆件的两端是否均与传力节点连接,若是,则该结构杆件作为重要杆件;逐个抽离重要杆件,以形成重要杆件的仿真计算模型;对仿真计算模型进行倒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确定监测对象,在所述监测对象上设置传感器的监测点。本申请能够合理确定监测点的数量与位置,以较少数量的监测点实现对施工过程全面、可靠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3273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18768.9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雄安)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结构内屋面天窗龙骨安装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拼装胎架安装;步骤S200、屋面结构上层檩条安装、下层檩条胎架内就位;步骤S300、上下通长横梁、天窗立面小拼单元安装;步骤S400、天窗主次结构梁连接安装;步骤S500、提升系统布置;步骤S600、整体提升;步骤S700、嵌补杆件。根据弧形桁架内庭及外侧弧形桁架与落地大拱之间连系桁架区结构特点,将弧形桁架内庭天窗根据主桁架分段,外侧连系桁架区根据次桁架分段,将分段的小拼单元在地面使用胎架组装焊接完成,借助电动绞磨及定滑轮多次转换受力方向而整体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56958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63627.5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雄安)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4G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向封闭三角翼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安装时将三角翼支撑单元分块吊装,且在吊装时实时监测三角翼支撑单元的竖直状态,在安装就位后通过临时支撑和预埋件拉锚保证其稳定,且三角翼支撑单元分为两种安装形式安装,直至将结构安装完。本发明通过三角翼支撑单元的自重不平衡,两侧三角翼组件向外倾斜,在立柱组件通过调整三角翼支撑单元的空中姿态,确保立柱组件垂直安装,三角翼支撑单元安装就位后通过临时支撑和预埋件拉锚保证自身稳定,所有结构安装完之后,结构整体能自平衡,相对传统安装方式减少了大量斜三角翼支撑,充分利用结构自身竖向承载能力,通过拉杆保证结构侧向稳定,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68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617196.4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雄安)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安装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在步骤1中,根据钢结构‑混凝土组合结构,确定组合箱梁的焊接孔、排气孔、灌浆孔的位置;在步骤3中,在拼装组合箱梁时,预留焊接孔、排气孔、灌浆孔;在步骤4中,将组合箱梁吊装在框架部分上就位后,对钢管混凝土柱内浇筑混凝土,并且在组合箱梁两侧的负弯矩区范围内对组合箱梁内浇筑混凝土。根据本发明的钢结构‑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安装方法能在钢结构‑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中进行更有效的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5357976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929596.8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结构性能的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方案的迭代计算方法,包括:根据设计要求建立大跨度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根据某一施工方案中临时支撑的截面信息、位置信息以及边界信息,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临时支撑的有限元模型,同时根据施工流程定义结构组、边界组以及荷载组,并进行模拟施工以得到大跨度钢结构的模拟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跨度钢结构的模拟模型的位移进行迭代计算,以输出最终的零态模型和最终的施工方案。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没有考虑施工过程产生的变形和内力对最终建造完成的大跨度钢结构承载力性能的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24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60050.5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柱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拼装钢柱单元:首先拼装制作钢柱单元,并且在钢柱单元的两端分别安装校正板,且校正板延伸出钢柱单元的端部;S2、安装钢柱单元:首先安装第一根钢柱单元,将第一根钢柱单元与预埋的螺栓连接;然后安装第二根钢柱单元,使操作平台套设在第二根钢柱单元上,将第二根钢柱单元与第一根钢柱单元对正,下放第二根钢柱单元,且使第二根钢柱单元与第一根钢柱单元上的校正板贴合,在操作平台内壁上开设有校正槽,使校正槽卡入到两块贴合的校正板上,将第一根钢柱单元与第二根钢柱单元校正;然后依次安装剩余钢柱单元。本申请具有改善操作平台搭设繁琐问题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617198.3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雄安)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箱梁的安装方法,属于组合箱梁安装的技术领域。该安装方法包括:步骤Z10:设置地下混凝土结构并布置工装预埋件,安装导轨和胎架,在地下混凝土结构的顶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框架结构;步骤Z20:在胎架上组装至少一榀组合箱梁,所述至少一榀组合箱梁包括多个组合箱梁分段,在所述至少一榀组合箱梁的底部安装滑移装置;步骤Z30:利用滑移装置和导轨将所述至少一榀组合箱梁滑移到水平预定位置;步骤Z40:在框架结构和所述至少一榀组合箱梁上设置提升装置,利用提升装置将所述至少一榀组合箱梁竖直提升至竖直预定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0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01770.5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钢结构构件统一计算长度确定方法,包括:第一步:建立空间钢结构的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第二步:对整体结构施加边界条件及各种工况荷载;第三步:在构件i的端部建立局部坐标系,计算得到构件i的弹性分析静力解;第四步:进行特征值分析,输出前m阶屈曲模态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第五步:得到符合判别要求的屈曲模态,输出对应的特征值,并求解得到构件的换算长细比;第六步:重复第三步到第五步的过程,得到所有构件的换算长细比;第七步:由所述换算长细比得到计算长度。本发明能够得到符合经典稳定理论中基于位移函数理论的屈曲临界荷载,且可以使用数值方法直接求解,并基于此较为方便地得到构件的计算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49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29590.0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规则支撑条件下斜交单层网格结构施工变形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施工前,采用定义施工阶段的方法来对网格结构进行施工模拟,采用释放梁端约束的方法模拟所述网格结构的支座封闭以及杆件焊接情况,采用改变节点坐标的方法模拟所述网格结构的竖向支撑体系及所述网格结构的屋盖的预变形值;步骤S2:施工时,使所述竖向支撑体系的竖向钢柱预留控制变形量、合理设置临时支撑、提前预起拱,并制定合理的安装顺序、焊接工艺及卸载顺序,从而对所述网格结构的施工变形进行控制。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非规则支撑条件下斜交单层网格结构容易出现安装质量难于控制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