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0923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0013375.5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垫船纵横倾力矩测量工装及测量方法。所述测量工装包括系留组件、测量组件和压装,系留组件包括系留塔、带缆桩和系留缆,系留塔固定于地面上,带缆桩固定于气垫船上,系留缆用于连接系留塔和带缆桩,系留缆被设置为当气垫船垫升后保持松弛状态,以解决气垫船垫升后晃动的问题;测量组件包括两个读数尺以及连接两个所读数尺的水平管,两个读数尺分别布置于气垫船的两个测量点,水平管呈U型设置,水平管的一端与一个读数尺平行,另一端与另一个读数尺平行,水平管被设置为至少与读数尺相对应的部分为透明段,以方便试验人员读数,提高试验效率及准确度;压载包括移动小车,方便移动压载,无需吊车配合,提高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587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01700.8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苏州博莱尼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型压电六维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由防护件与连接件构成,其中所述防护件罩设在传感器主体的外部,且防护件的内壁与所述传感器主体的外表面完全贴合;所述连接件设置在防护件的内壁,并与所述传感器主体的外表面相抵;所述传感器主体的各个侧面处固设有连接头,所述防护组件上预留有供连接头贯穿的孔;针对压力式六维传感器,本发明采取了在其外部增设防护组件的技术方案以增强其电磁兼容性,该防护组件紧密包裹传感器外壳,形成一道物理屏障,有效阻挡外界电磁辐射对传感器内部电子元件的干扰,确保传感器信号输出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786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76956.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中特检管网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埋地燃气管道应力监测系统,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应变片传感器,所述应变片传感器的内侧贴合设置有燃气管道本体,所述保护壳的外侧设置有侧盖,所述侧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本发明当需要维护应变片传感器时,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第一防护箱内部的电动推杆,使得输出轴通过连接件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进而带动侧盖移动并与保护壳分离,同时与侧盖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通过导向孔在导向杆上滑动,可以提高侧盖移动时的稳定性。综上所述,该埋地燃气管道应力监测系统可以将侧盖从保护壳上拆下,方便工作人员维护保护壳内部的应变片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40208.9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L5/00 , G01L1/26 , G01D21/02 , G08B31/00 ,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高墩桥梁支撑结构的应力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桥梁支撑结构应力检测技术领域。该应用于高墩桥梁支撑结构的应力检测方法,对于高墩桥梁支撑结构中的每根桥梁支撑柱,分别获取支持状态数据,并分析初始应力指数以及修正处理,得到高墩桥梁支撑结构的应力综合修正指数,并与预设的应力评估区间进行判断分析,本发明通过获取每根支撑柱的实时数据并结合多种环境因素进行动态修正,支撑柱的初始应力指数在每次监测后都会根据局部位移、局部应变和负荷的变化进行修正,确保应力评估的实时性和精确性,这种精确修正机制能够针对每根支撑柱的不同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及时反映出结构的动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6430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69633.1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深圳大学 , 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 , 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毅 , 付艳斌 , 陈湘生 , 王新华 , 肖惠 , 胡瑜 , 熊旺 , 王坚 , 王江波 , 叶忠 , 余征毅 , 张小龙 , 郭明耀 , 张炜 , 王翔宇 , 张宇娜 , 戴文 , 高越 , 何镇远 , 黎小平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变监测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应变监测系统用于监测被测管道的应变,包括监测通道、光纤和监测件,监测通道设于被测管道的内壁和被测管道的外壁之间,部分光纤设于监测通道内,且光纤沿监测通道延伸,监测通道内还设有填充体,填充体充填于光纤和监测通道内壁之间,填充体适于将被测管道的应变传递至光纤;监测件与光纤相连以监测光纤沿其长度方向各位置的应变。本申请提供的应变监测系统具有对被测管道的应变测量精度较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951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27818.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同温度下的压电薄膜压力传感器,包括有从上往下顺次叠置的上保温层、上加热层、压电材料薄膜层、下加热层和下保温层,压电材料薄膜层封装于上加热层和下加热层之间并通过信号线将压电信号引出;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均是由硬质支撑骨架和柔性隔热填充材料组成,硬质支撑骨架为镂空的网格支撑架,硬质支撑骨架的厚度即是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的厚度,柔性隔热填充材料填充于硬质支撑骨架的网格内。本发明通过设置保温层,消除压电薄膜压力传感器受外部温度影响的问题,保证压电薄膜压力传感器灵敏度的同时,提高压电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39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43569.1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温度和孔隙压力的煤岩体三向应力监测传感器及方法,属于应力测量技术领域,三向应力监测传感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通过同步安装机构设置有测量机构,测量机构包括X轴应力测量单元、Y轴应力测量单元以及Z轴应力测量单元,X轴应力测量单元、Y轴应力测量单元以及Z轴应力测量单元的测量组件均包括温度传感器、孔隙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应力传感器。同时公开了基于考虑温度和孔隙压力的煤岩体三向应力监测传感器的方法,设置有同步安装机构,使得位于三个方向的测量组件,同步向外延伸,提高安装效率,且操作方便。根据温度数据以及孔隙压力数据对应力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三向应力数据,提高监测精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0769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0876309.6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L1/00 , G01L1/26 , G21C17/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壳预应力系统的测力传感器系统,包括测力传感器、上承压板、下承压板及灌油帽;测力传感器、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均套设在预应力系统的预应力钢束上,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分别设置在测力传感器上下两端;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且上承压板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核电站安全壳建筑体内的预埋承压板上,下承压板直接固定在核电站安全壳预应力系统的预应力锚具上;灌油帽套在预应力钢束端部并与下承压板密封连接。本发明的测力传感器系统,能够适应各种堆型核电站预应力系统预应力钢束监测,且在预应力孔道灌油期间及灌油期后也能对预应力钢束进行实时监测,为后期预应力损失评估及预应力分析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337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92651.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深圳锐视智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昌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视触觉传感器、夹持力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可以通过控制夹持装置夹持物体进行移动,所述夹持装置上设置有视触觉传感器;在控制夹持装置夹持物体的移动过程中,响应于所述视触觉传感器上的事件相机所输出的事件信息,调整所述夹持装置的夹持力度。由此,通过夹持装置上所设置的视触觉传感器,在控制夹持装置夹持物体的移动过程中,能够根据视触觉传感器上的事件相机所输出的事件信息,及时调整夹持装置的夹持力度,以防止出现物体的滑动、甚至脱落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5097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948621.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杭州微影传感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涉及压力传感器封装技术领域,旨在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测试精度。压力传感器包括封装基座、承托结构以及压敏元件。封装基座包括第一表面,和位于封装基座内部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开口朝向第一表面。承托结构位于第一凹槽内,且承托结构的侧壁与第一凹槽的侧壁连接,承托结构的底部与第一凹槽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隔,压敏元件设置于承托结构顶部,与承托结构连接。悬空设计使得压敏元件在高低温变化下,与封装基座之间的热传递和机械耦合程度降低。由于热应力的主要来源被承托结构所隔离,而应力作用在压敏元件之前,首先会被承托结构所缓冲,所以能够减少压敏元件的变形和信号漂移,从而保障压力传感器的测试精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