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92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40138.0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岳梦云 , 刘巧珍 , 范瑞祥 , 胡晓军 , 黄晨 , 夏伟强 , 张素明 , 白冰 , 王晓林 , 韩雨桐 , 王伟 , 徐昊 , 王冠 , 邓新宇 , 王子瑜 , 田玉蓉 , 程大林 , 程兴 , 王晨 , 陶久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驱动的运载火箭智能飞行天地镜像系统,包括:数据收发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箭上遥测参数存储至平台数据库;同时,将箭上遥测参数发送至故障诊断模块;故障诊断模块,用于根据箭上遥测参数进行故障诊断,将故障信息存储至平台数据库;趋势预测模块,用于根据预测火箭后续的飞行趋势,将飞行趋势预测结果存储至平台数据库;可视化显示模块,用于对从平台数据库获取的箭上遥测参数、故障信息和飞行趋势预测结果予以展示。本发明真实再现了火箭的运行状态,使发射人员能够更好的掌握任务进行状况;同时,充分利用地面的计算资源,能够先于箭上检测出潜在故障并预测后续趋势,必要时人为上行干涉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306788.X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7/18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的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其中,获取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的打靶数据;将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的打靶数据在坐标系中进行标记,以形成多个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点;测算多个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点与理论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点的偏差,并将多个偏差形成偏差集;遍历偏差集,并确定满足预设置信度区间的多个参考偏差点;选取多个参考偏差点中面积最小的区域,并确定为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的安全区,从而提高了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的评估的准确度,充分利用了偏差概率和安全区域之间的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25292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1240138.0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岳梦云 , 刘巧珍 , 范瑞祥 , 胡晓军 , 黄晨 , 夏伟强 , 张素明 , 白冰 , 王晓林 , 韩雨桐 , 王伟 , 徐昊 , 王冠 , 邓新宇 , 王子瑜 , 田玉蓉 , 程大林 , 程兴 , 王晨 , 陶久亮
IPC: G06Q10/04 , G06F16/23 , G06F11/07 , G06N3/04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驱动的运载火箭智能飞行天地镜像系统,包括:数据收发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箭上遥测参数存储至平台数据库;同时,将箭上遥测参数发送至故障诊断模块;故障诊断模块,用于根据箭上遥测参数进行故障诊断,将故障信息存储至平台数据库;趋势预测模块,用于根据预测火箭后续的飞行趋势,将飞行趋势预测结果存储至平台数据库;可视化显示模块,用于对从平台数据库获取的箭上遥测参数、故障信息和飞行趋势预测结果予以展示。本发明真实再现了火箭的运行状态,使发射人员能够更好的掌握任务进行状况;同时,充分利用地面的计算资源,能够先于箭上检测出潜在故障并预测后续趋势,必要时人为上行干涉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04679652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81876.8
申请日:2015-02-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1/36
Abstract: 一种基于Markov方法的仿真系统测试用例生成方法,首先获取仿真系统所有功能操作及各功能操作的转移概率,根据功能操作及其转移概率建立有向图并得到功能操作个数与最长功能操作序列的长度,然后根据功能操作及其转移概率构建的有向图生成多个长度不定的且元素介于0与1之间的数组,最后依次遍历数组元素来选取功能后组成测试用例,并使用得到的测试用例完成测试。本发明方法根据转移概率计算得到的数组来生成测试用例,与现有技术相比覆盖同样的仿真系统功能需要的测试用例少,减少了测试重复率和测试的次数,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测试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72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306788.X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7/18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的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其中,获取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的打靶数据;将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的打靶数据在坐标系中进行标记,以形成多个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点;测算多个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点与理论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点的偏差,并将多个偏差形成偏差集;遍历偏差集,并确定满足预设置信度区间的多个参考偏差点;选取多个参考偏差点中面积最小的区域,并确定为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的安全区,从而提高了固体火箭子残骸落地的评估的准确度,充分利用了偏差概率和安全区域之间的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04679652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081876.8
申请日:2015-02-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1/36
Abstract: 一种基于Markov方法的仿真系统测试用例生成方法,首先获取仿真系统所有功能操作及各功能操作的转移概率,根据功能操作及其转移概率建立有向图并得到功能操作个数与最长功能操作序列的长度,然后根据功能操作及其转移概率构建的有向图生成多个长度不定的且元素介于0与1之间的数组,最后依次遍历数组元素来选取功能后组成测试用例,并使用得到的测试用例完成测试。本发明方法根据转移概率计算得到的数组来生成测试用例,与现有技术相比覆盖同样的仿真系统功能需要的测试用例少,减少了测试重复率和测试的次数,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测试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39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87764.6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时遥测数据的运载火箭数字伴飞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弹道仿真模型、动力仿真模型、质量仿真模型、气动仿真模型、环境仿真模型、时序模型、触发修正模型;弹道仿真模型、动力仿真模型、质量仿真模型、气动仿真模型、环境仿真模型同步进行仿真;时序模型,在每个仿真步长,根据预设的飞行时序和实时遥测数据,判断关键时序动作是否发生,采用离散事件消息,模拟关键时序动作;触发修正模型,根据实时获取的运载火箭遥测数据,判断弹道仿真模型是否需要修正,需要修正时,发送修正消息至弹道仿真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54122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1331213.4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火箭回收大姿态翻转的虚实结合仿真模拟方法,属于火箭落点控制技术领域;步骤一、将箭体安装在三轴飞行转台内框上;步骤二、将惯组安装在三轴飞行转台内框上;步骤三、将预处理后的飞行姿态数据发送至三轴飞行转台;步骤四、三轴飞行转台带动箭体进行姿态仿真,惯组测得三轴飞行转台的姿态数据;步骤五、等比例放大处理,获得惯组在空间中的真实角度;步骤六、将真实角度转换为箭体相对于发射惯性坐标系的旋转角速度在箭体坐标系内的分量;步骤七、计算箭体姿态角变化率,积分得到箭体姿态角,完成姿态解算;本发明消除了由奇异点导致的转台不受控高速旋转现象,有效地提高了一子级回收半实物仿真试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4122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31213.4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火箭回收大姿态翻转的虚实结合仿真模拟方法,属于火箭落点控制技术领域;步骤一、将箭体安装在三轴飞行转台内框上;步骤二、将惯组安装在三轴飞行转台内框上;步骤三、将预处理后的飞行姿态数据发送至三轴飞行转台;步骤四、三轴飞行转台带动箭体进行姿态仿真,惯组测得三轴飞行转台的姿态数据;步骤五、等比例放大处理,获得惯组在空间中的真实角度;步骤六、将真实角度转换为箭体相对于发射惯性坐标系的旋转角速度在箭体坐标系内的分量;步骤七、计算箭体姿态角变化率,积分得到箭体姿态角,完成姿态解算;本发明消除了由奇异点导致的转台不受控高速旋转现象,有效地提高了一子级回收半实物仿真试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4482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611034150.X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快速虚实互换的运载火箭半实物仿真方法,从模块库中提取统一接口参数的设备原理模型和设备接口模型,根据运载火箭系统具体的测试任务建立待测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调试得到正确运行的系统仿真模型,再通过设备接口模型实现系统仿真模型与实际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将实际参试设备接入至系统仿真模型中,然后,采用统一的时间戳和仿真步长协调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设备原理模型和实际设备的同步,最终将型号数字仿真系统能够快速转化为半实物仿真系统。该方法加快了半实物仿真技术响应型号研制任务的速度,解决型号研制任务进度紧张,与半实物仿真试验环境搭建复杂之间的矛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