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源共栅级联结构的氮化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924405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770430.X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装基板及基于该基板形成的共源共栅氮化镓器件,该封装基板包括基板本体,基板本体的一个端面印制器件线路铜层,另一个端面印制热排气铜层,器件线路铜层包括第一铜层面和第二铜层面,第一铜层面和第二铜层面之间电气隔离;热排气铜层上设置有若干条延伸到基板边界的间隙。本发明优化了封装基板的结构和器件线路铜层的相对位置,改变封装基板器件线路铜层和硅器件及GaN器件的连线关系,不仅实现了共源共栅氮化镓器件的同侧Gate、Drain、Source顺序的管脚排布,同时,也把其中起主要的作用的共源寄生电感优化到了最小值。

    一种封装基板及基于该基板形成的共源共栅氮化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924405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770430.X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装基板及基于该基板形成的共源共栅氮化镓器件,该封装基板包括基板本体,基板本体的一个端面印制器件线路铜层,另一个端面印制热排气铜层,器件线路铜层包括第一铜层面和第二铜层面,第一铜层面和第二铜层面之间电气隔离;热排气铜层上设置有若干条延伸到基板边界的间隙。本发明优化了封装基板的结构和器件线路铜层的相对位置,改变封装基板器件线路铜层和硅器件及GaN器件的连线关系,不仅实现了共源共栅氮化镓器件的同侧Gate、Drain、Source顺序的管脚排布,同时,也把其中起主要的作用的共源寄生电感优化到了最小值。

    一种基于InGaN插入层实现GaN器件隔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269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771532.3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nGaN插入层实现GaN器件隔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GaN外延片,GaN外延片的GaN沟道层和AlGaN势垒层之间形成二维电子气,在GaN外延片的隔离区之间设置InGaN插入层,InGaN插入层设置在AlGaN层外,InGaN插入层与AlGaN势垒层的异质结中诱导出极化负电荷,极化负电荷耗尽二维电子气中的电子以实现不同器件区的隔离。本发明实现了器件的隔离,隔离区稳定性高,平坦化好。本方法避免传统GaN器件隔离工序中因离子注入造成的损伤和不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刻蚀带来的界面损伤和深槽,保证了器件的平坦化,是基于大尺寸平台量产GaN器件工艺中非常好的技术选择。

    栅极区域图形化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器件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899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82026.2

    申请日:2017-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栅极区域图形化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器件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GaN外延片;在GaN外延片的上表面上形成掩膜层;在掩膜层预设形成栅极的区域上开设多个掩膜层开孔;在GaN外延片上形成图形化栅极区域;去除掩膜层;在GaN外延片的上表面和图形化栅极区域内沉积栅介质层;制作源漏电极和栅电极。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GaN外延片上刻蚀纳米级的图形化栅极区域,实现器件增强型操作的同时,有效的保证了栅电极下方的2-DEG浓度,提高了增强型器件的导通电流,降低了导通电阻,可以很好的保证制成器件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其制作工艺均为Si CMOS工艺兼容,工艺复杂度低,可操作性强,为开发基于Si工艺兼容的增强型GaN HEMT量产方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及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公开(公告)号:CN107623030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710650735.2

    申请日:2017-08-02

    Abstract: 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及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对清洗完成的晶圆,沉积Si3N4介质层;定义隔离区,在隔离区内填充SiO2;制备第一级栅极窗口;在晶圆表面沉积栅介质层后,再次在第一级栅极窗口内制备第二级栅极窗口;沉积栅极金属;制备源极窗口和漏极窗口;沉积欧姆接触金属,并定义出源极金属电极区域、漏极金属电极区域、和栅极金属电极区域,由此形成具有2层金属场板的帽形栅结构;制备表面保护层,并对该保护层进行开孔,以打开源极金属电极区域、漏极金属电极区域、和栅极金属电极区域。

    一种基于InGaN插入层实现GaN器件隔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269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0771532.3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nGaN插入层实现GaN器件隔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GaN外延片,GaN外延片的GaN沟道层和AlGaN势垒层之间形成二维电子气,在GaN外延片的隔离区之间设置InGaN插入层,InGaN插入层设置在AlGaN层外,InGaN插入层与AlGaN势垒层的异质结中诱导出极化负电荷,极化负电荷耗尽二维电子气中的电子以实现不同器件区的隔离。本发明实现了器件的隔离,隔离区稳定性高,平坦化好。本方法避免传统GaN器件隔离工序中因离子注入造成的损伤和不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刻蚀带来的界面损伤和深槽,保证了器件的平坦化,是基于大尺寸平台量产GaN器件工艺中非常好的技术选择。

    一种增强型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8747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72026.1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一种增强型HEMT及其制备方法,该增强型HEMT包括GaN外延片、分别位于GaN外延片两端的源极和漏极及位于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栅极,该栅极包括多个凹型栅槽,该凹型栅槽表面直接沉积有栅极金属层形成肖特基栅极,或依次沉积栅介质层和栅极金属层形成MIS栅极,凹型栅槽的底部位于GaN外延片的势垒层内,其总长度等于预设栅长,保证了足够的栅极控制能力;各凹型栅槽的深度沿远离源电极的方向依次减小,使得沟道中电子耗尽程度依次减弱,保证了沟道中存在足够的电子,这样能够在实现增强型的基础上维持大电流的特性,从而减小了沟道的导通电阻,降低了器件的功耗。

    一种增强型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8727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64945.4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一种增强型HEMT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包含衬底、缓冲层、沟道层、势垒层和帽层结构的GaN外延片;在GaN外延片上刻蚀由第一层光罩定义的隔离区和栅极区,形成刻蚀深度深入沟道层的隔离窗口和栅极窗口;依次沉积栅介质层和栅极金属层,使栅介质层和栅极金属层覆盖GaN外延片表面及隔离窗口和栅极窗口的内壁;刻蚀由第二层光罩定义的欧姆接触区,使刻蚀停止在势垒层的表面、内部或底部,形成源极窗口和漏极窗口;沉积欧姆金属层;刻蚀掉由第三层光罩定义的电极区以外的欧姆金属层和栅极金属层,形成源极、漏极和栅极。由于隔离区和栅极区使用同一层光罩同时进行制备,减少了一层光罩的使用,从而有效降低了加工成本,更适合于进行批量生产。

    一种GaN MOS-HEM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400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682055.9

    申请日:2017-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aN MOS-HEM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在GaN外延片上沉积氮化硅介质层,保护材料表面;刻蚀形成栅极窗口;在氮化硅介质层表面和栅极窗口内沉积多晶硅层;将多晶硅层氧化为SiO2栅介质层;刻蚀形成欧姆接触孔;淀积欧姆金属并形成源漏电极;淀积栅电极金属并形成栅电极;表面保护并打开电极(PAD)窗口。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和条件均与Si CMOS工艺兼容,其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很好的协调了器件性能和工艺复杂度之间的矛盾,为GaN MOS-HEMT器件的量产提供了可能;本发明的栅介质层采用SiO2薄膜构成,其致密性良好,陷阱电荷少,既可降低GaN器件的栅极泄漏电流,又能使GaN器件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可显著提升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