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415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6838.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体组合结构自主式位姿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属于在轨测量和装配领域;基准平台、多目组合测控系统、机械臂均安装在飞行器上;多目组合测控系统通过多目组合测控系统测控线路与基准平台连接;多目组合测控系统通过机械臂测控线路与机械臂连接;机械臂末端抓取接口设置在机械臂的末端;相机组A、相机组B、相机组C均安装在基准平台上;功能扩展模块A、功能扩展模块B均为独立飞行模块;功能扩展模块B上设置有标定板、靶标、功能扩展模块抓取接口、ORU模块;功能扩展模块A上设置有标定板、靶标、功能扩展模块抓取接口、ORU模块;本发明能够实现在轨多体组合结构的自主式测量与位姿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914757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29164.0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变形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属于热变形测量技术领域;制作多功能变形测量装置;对被测试件进行标记;使用参比标准物对测量系统的精度进行校准;在试验平台上安装温度传感器;通过真空系统抽真空处理;通过温度精准调控模块进行温度控制;形成热辐射边界;调整测量相机视角和焦距;调整单色照明光源,实现灯光覆盖被测试件;在被测试件上喷涂散斑;对被测试件的初始状态进行测量;通过温度精准调控模块进行温度控制;测试并记录整个试验过程中每个温度点被测试件的变形情况;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方法在测量试件仅局限于材料级样品、测量环境模拟适用范围小、测量误差大等难题,用以保障航天器大尺寸复合材料结构热变形的高精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29148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03107.5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变形起落架结构静力试验的加载装置及方法,属于起落架静力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测量模块、边界与固支模块、加载模块和试验件模块;其中,测量模块包括载荷测量单元和加载点位移测量单元;解起落架结构在静载荷试验中大变形结构多维力逐级协调加载难以实现的问题;该方法适用于大变形起落架结构静力试验的加载,适用于不同尺寸起落架结构静力试验多维力逐级加载,也适用于其他条件下不同结构件静载荷试验的多维力逐级协调加载。
-
公开(公告)号:CN119557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27488.2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记录类卷积化轨迹距离的数据筛选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对预设的批次性多产品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数据轨迹矩阵;区分多批次产品相同测试数据的轨迹矩阵与单一产品单次测试数据轨迹矩阵;根据多批次产品相同测试数据的轨迹矩阵得到单台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差异量;根据单台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差异量和预设的产品异常阈值筛选出多批次产品内的异常数据产品;根据单一产品单次测试数据轨迹矩阵得到性能数据异常影响量;根据性能数据异常影响量和预设的性能指标异常阈值筛选出异常性能指标;根据多批次产品内的异常数据产品和异常性能指标得到异常产品并定位具体异常性能指标。本发明能够有效识别多批次数据的批次异常和指标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6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74704.7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丽霞 , 李夏侨 , 徐丽霞 , 孙子杰 , 王书超 , 马宁 , 唐小军 , 穆城 , 白宇君 , 吕海清 , 陈栋康康 , 田欣 , 辛亮 , 万蕾 , 周双锋 , 高静 , 汪文 , 杨路 , 曲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薄壁加筋结构内部质量非接触式检测系统,包括激光超声检测模块、3D动态视觉成像模块、机械运动模块及信号处理与控制模块。激光超声检测模块检测被测物体的表面振动,获取被测物体内部缺陷的详细信息。3D动态视觉成像模块扫描获取被测物体的三维信息并生成三维模型。机械运动模块通过自身移动来带动激光超声检测模块、3D动态视觉成像模块,实现对被测物体的全方位检测。信号处理与控制模块设定机械运动模块的运动路径,控制激光超声检测模块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得到被测物体扫描范围内的缺陷信息,在生成的三维模型上进行标记缺陷位置,完成对大尺寸薄壁加筋结构内部质量在位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1472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29384.3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大变形结构热力耦合试验测试系统及方法,属于静载荷试验测试领域;采用自适应和主动相结合的加载调节机构,实现了在热力耦合试验过程中加载偏移动态跟随的难题,有效解决了传统试验方法无法与被试件变形随动,对大变形结构试验测试误差大的难题;同时,本发明具有大变形高精度、通用的柔性结构热力耦合试验测试方法,可解决航天航空、重型机械、重大工程等领域中柔性大变形结构热力耦合试验测试难题,能够对柔性大变形结构热力耦合试验实现高精度热力耦合加载和性能测试;本发明能够有效实现大型柔性化大变形结构的精准热力耦合性能试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1415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66838.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体组合结构自主式位姿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属于在轨测量和装配领域;基准平台、多目组合测控系统、机械臂均安装在飞行器上;多目组合测控系统通过多目组合测控系统测控线路与基准平台连接;多目组合测控系统通过机械臂测控线路与机械臂连接;机械臂末端抓取接口设置在机械臂的末端;相机组A、相机组B、相机组C均安装在基准平台上;功能扩展模块A、功能扩展模块B均为独立飞行模块;功能扩展模块B上设置有标定板、靶标、功能扩展模块抓取接口、ORU模块;功能扩展模块A上设置有标定板、靶标、功能扩展模块抓取接口、ORU模块;本发明能够实现在轨多体组合结构的自主式测量与位姿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67658.3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距离分布式应变测量方法,属于大尺寸复杂结构应变参量测量领域;设计无线应变测量系统;安装应变测量传感器,并进行电缆连接;启动分布式应变测量模块,判断各模块电量;当蓄电池电量满足测试要求,为电量不足的蓄电池充电;设置测量电桥电路的参数;设置各分布式应变测量模块的特征编号;发送传输信号;接收分布式应变测量模块的传输信号;解析传输信号,获取特征编号及测试数据;根据特征编号信息与测点位置关系,实现测量数据显示、存储处理;本发明能够有效采用远程无线测量方式替代传统有线测量方式,减少超长线缆质量载荷干扰,避免长线缆传输信号,进一步提高试验过程应变测量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007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229378.X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振动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密封穿舱隔振模块、被动式气浮隔振模块和主动隔振模块,所述密封穿舱隔振模块包括:测试平台、支撑柱、法兰接口、真空波纹密封管和支撑墩,所述被动式气浮隔振模块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刚性平台、位移传感器、弹簧、支撑件、储气罐、气路、控制柜和被动隔振控制系统,所述动隔振模块主要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致动器、数据采集器、控制器和主动隔振控制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隔振效率,实现高低温环境下的高效隔振。
-
公开(公告)号:CN11196614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27167.6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环境下高精度面内控温系统,属于航天器元器件在真空、高低温环境中的热边界控温技术领域;现对舱体进行抽真空处理;通过舱体内壁循环介质的流通,形成真空舱体均匀热辐射边界,以减弱外边界热辐射对高精度面内控温的影响;通过采用超高热导率材料面板减少热量传导过程损耗,并使平台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通过采用腔体式金属承载平台,内置液体和热控组件进行微热量传导,实现平台面内温度的精准可控微调,最终实现真空环境下的高精度面内控温。解决了现有传统真空控温方法存在的精度、稳定性、均匀性等方面的不足。
-
-
-
-
-
-
-
-
-